APP下载

新时代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价值观时代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四川 成都 610110)

一、引言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阵地。网络舆论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环境。习总书记多次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为此,做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建设,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

意识形态从产生之日起,就是服务于政党和阶级的。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也是一样,都是构筑我们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保障的同心圆。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识形态工作也必须随着调整,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九大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十九大确立了我国新的战略征程。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要实现这两个战略目标,我们全国全党上下必须凝聚一心,坚定自信,同心协力,团结奋斗。意识形态工作既是全国人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党长期的工作经验与积累。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踏上新征程,完成新任务,就务必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用新视野新要求指导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8月22号刚结束的2018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

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网络社会的到来,使得互联网成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和最前沿。互联网为意识形态带来传播便利的同时,也自带很多变量。其融合性、交互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等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创新意识形态传播途径和手段,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入传播和覆盖。而网络的低门槛及隐蔽性、虚拟性也给网络空间多种思潮的滋生带来了便利,挤压了主流的舆论空间。同时,境外敌对势力我国的渗透和围堵一直未有减弱,不断变换手法且日益隐蔽。虚拟现实界限愈益模糊、线上线下交错融合、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也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在互联网空间形成了巨大而复杂的舆论场。在这个争夺人心的主战场,“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是习总书记对思想宣传工作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我国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新时代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

互联网促进了媒介的传播与融合,成了信息的重要传播阵地。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承担起习总书记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就必须在网络空间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规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建立意识形态领域的科学智慧监管体系。

1.立场坚定把好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而这重中之重就是政治方向。方向是指路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偏差。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网络空间下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展现网络空间的自由、互联和共享。全网上下统一思想,构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同心圆,才能凝聚民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条件下,稳住阵脚,守住阵地,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

2.抓住机遇加强宣传,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主旋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们每个公民的要求,更是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赋予了意识形态传播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开放、创新、合作的网络精神,也能很好地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系。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科学认识和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用网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网络触及到每个角落,将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触角深入人心。旗帜鲜明坚持真理,营造强大的正面思想网络舆论,立场坚定批驳谬误,理直气壮唱响网络意识形态主旋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网络空间凝聚人心,提升文化自信,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需要,也是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的基础。

3.把握规律创新手段,坚持人民立场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本就具有抽象性和政治性,同时又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而互联网本身是大众化、生活化和草根化的。为此,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尊重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规律,坚持人民立场,才能达到网络意识形态的宣传效果。首先,创新宣传内容,使用生动、形象、大众化语言来解读抽象的理论,通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动态方式替换单一的静态表现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活化、通俗化、广大网民们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在内容上接地气,富有生活气息。其次,创新宣传手段,同样的内容,在互动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的表现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有各自特点,各具特色,适合不同类型的媒介传播。同时要兼具艺术性和体验性,才能无缝融合无痕传播。再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受众立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知识结构的人群,要考虑到不同的需求和接受方式。时代发展,人民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考虑到各种人群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才能找准文化和价值认同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感染和熏陶,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构建意识形态领域的智慧监管体系。习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除了坚定政治方向,网络空间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意识形态可管可控。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引领人们走向智慧生活。对于党和政府而言,充分利用新科技,打造意识形态领域的科学智慧网络监管体系很有必要。将线下和线上舆情纳入智慧监管,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科学精准地进行意识形态建设。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过去和现在的舆情状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科学认知相关舆情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形成意识形态管理的知识库,便于及时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已有知识库,对未来舆情进行科学研判,便于及时做好舆情防控预案。

四、结语

意识形态是做人的工作。哪里人多,哪里就是工作的重点。在网络空间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务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善用网络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网上主旋律,把握规律坚持人民立场,建立意识形态领域的科学智慧管控体系,才能打好新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注释】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共中央宣传部,第196-197页。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价值观时代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