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道德情感
2019-03-28陈宏建
陈宏建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道德情感
陈宏建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阜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文化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也融入于人的情感之中,影响人的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发展。可以说,文化与道德情感密切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们选取提炼出来的理论性和习俗性的精神成果总称,它形塑着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以及审美情趣,涵育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爱感、自尊自爱感、自然敬畏感等道德情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文化之中,是涵育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实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道德情感;涵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33-34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秉承“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要求,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规范,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一、道德情感内涵与文化的关系解读
中外文献对“道德情感”的内涵有过多种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表述:一种强调认知是道德情感的基础。如认为道德情感是“从社会形成的道德出发,用道德原则的观点感知各种现实的观点时,人所体验的所有情感”[2]124-155,或“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体验,它是一个人根据一定道德标准,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体验到的心理活动”[3]135。这些表述容易被人质疑将情感作为认知的副产品,有可能将人引入唯认知主义的道路。另一种强调文化与道德唇齿相依,互为促进,道德需要是道德情感的基础。如: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引起的反应”[4]69,李建华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德情感看作“是一个人所具备的对道德需要的情感体验程度,反映了他对道德生活的基本态度和精神世界的面貌,表现出他的人格个性特征”[5]70。这种表述看到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除此之外,学者还从道德情感的本质、特征等来理解。如,郑信军教授从无私的诱因和亲社会性行为趋势等两个核心特征,区分道德情感与人类的情感系统;陈根法教授根据某种道德观念或道德准则来区别道德情感与其他高级情感。
综合而言,道德情感是行为主体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以社会认可的道德观念或道德准则为依据,对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个概念界定包涵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的起点。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是密切联系的,没有对社会道德规范或道德准则的理解、掌握,就不能引起人的情感体验。二是道德情感的依据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准则,而不是依据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规则,且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三是道德需要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将社会的外在道德要求化为个人的内在要求或自觉意识的结果,即道德需要产生于人们对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伴随着明显的情绪体验,就会产生道德情感。
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和意义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个人可以选择的,文化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改变着传统社会的结构、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着价值观念的嬗变,极大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解放。正如德国哲学家兰德曼所言:“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6]277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是道德的精神寓所,没有文化,就没有道德的发展,而道德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又是以情感的形式存在着。文化越来越融入人的情感,越来越受人的情感因素的强烈制约,并以其特有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道德认知的提高、道德需要的满足以及道德情感的生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文化,也就没有道德情感的存在。文化孕育着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外在文化的内在化。正如乔纳森·海特所言:“道德情感是被区域价值观以及意义所塑造的进化的、文化脚本的泛人类的产物。”[7]859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着大学生道德情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们选取提炼出来的理论性和习俗性的、对整个社会具有正面、积极、稳定、现实影响的精神成果的总称。它以其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基础与核心构筑着中华民族的根,并在中华民族的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以及审美情趣方面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来源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言,一是对于国家、民族激荡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等的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二是对于他人的“亲仁善邻”。儒家仁爱思想不仅将血缘的亲亲之爱作为仁爱的第一要义价值,还从亲亲之爱中提升出人人之爱。“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封建社会中后期,“仁爱”思想被进一步阐释为“博爱”情怀,如唐代韩愈认为“博爱之谓仁”,宋代欧阳修标举“大仁博爱”,朱熹呼吁“以博爱为仁”等都表现出对待他人要友爱、要尊重,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儒家仁爱思想的演进对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对其行为的关爱、信任、同情等彼此相关、相互延拓激活的情感,提供化解他们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各种冲突的实践智慧。三是对于个人而言,通过持志尚道、反省自克、主敬涵养、诚意慎独等自身功夫的修养,达到道德情操的提升,进而锻造其坚强的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论语·子罕》)、“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也”(《朱子语录》卷十二)、“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所不睹,恐惧乎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这种慎独、自省的修养方式促使大学生恪守原则底线、自尊自爱、知耻后勇,经常自我反思,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四是对于自然而言,已认识到天地万物皆为一体,人与自然是统一、协调、和谐相处的关系,也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命题,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情感思想。如荀子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强调人与万物共生共长、和谐统一;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他不仅把天人情感同类,还认为天人可以相感互动;张载提出“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篇》),他主张凡有生命之物,皆须尽力爱护,做到兼爱万事万物。这种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增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养成,激发学生对万物自然的敬畏之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的仁爱精神、民本思想、诚信意识、正义价值、和合观念、大同情怀蕴涵着历代中国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高超的道德智慧,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审美追求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自然也是大学生道德情感源源不断的文化养料。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道德情感的路径
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日常生活“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8]。可以说,文化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在形塑日常生活的同时,日常生活也形塑着文化发展水平及其相应的文化模式。传统文化内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已经接受了其对我们的影响与塑造,它“左右着我们的生存时空,虽看似无形,却以如此巨大的力量规范着某一天然共同体内的特定人群的生存方式乃至一切活动”[9]。
日常生活作为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始源和归宿,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观念,增强其情感认同。日常观念“本质上是一种非创造性的无意识、自在性的重复性思维,按其具体活动图式,日常观念常常表现为常识思维和经验思维”[10]。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以常识思维和经验思维为出发点,创新传统文化内容使之与大学生现代生活相兼容。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仁爱思想、修身原则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认知结构中,同时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托,将传统文化蕴藏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于大学生的经验思维中,使其思维方式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空间,强化其情感体验。空间不仅是物理的、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文化的,随着人的介入,空间的自然的物理属性逐渐被社会的文化属性所取代,从而不断再生产着社会文化关系。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然而,当前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的割裂。表现为:学校向学生传授的“高、大、上”道德规范与家风家训家规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相脱节、相背离,造成学生知情冲突、知行不一。因此,我们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产品、文化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空间,关键是打通他们日常生活三大空间之间的联系,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与协同运作方式,进而形成合力,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推进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力度。三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交往活动中,增加其情感密度。情感密度是指人们之间情感交往的频率,情感密度的高低与情感交往的频率成正比。情感交往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阿斯妮丝·赫勒认为日常交往的主体有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总是个人的交往,是两个人之间或更多人之间的交往”[11]236;另一个特征是通常具有血缘关系或具有地域关联性的人。正因为如此,赫勒才认为日常交往具有情感性,它能“引起许多不同的情感和感情,其中某些尤为突出,因为它们的基本功能实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为我们定向”[11]249。因此,日常交往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情感依恋、行为贴切的行动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日常交往就是情感性交往。由此,要增加大学生的情感密度,消除当下时代普遍存在的道德冷漠现象,就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日常交往活动。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缺失以及道德情感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不仅在于日常交往活动形式的单一,更在于日常交往内容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不衔接、不融通,缺少将传统文化以“格物致知”“致良知”“明明德”“忠恕之道”等为核心内容的为人之道与处事原则融入大学生日常交往之中。鉴于此,当下之需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家校联谊或者大众媒体等方式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为人之道与处事原则之核心内容来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诉求,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从而增加大学生情感交往的频率。
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儒家哲学以情感为核心将知、意、欲及性理统一起来,不仅重视私人的、主观的经验情感,更重视共同的、普遍的道德情感,这些是我们进行大学生道德情感课堂教学的文化资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式微,直接导致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课程难以进入课堂[12]。有些高校即使开设了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也因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教学内容缺乏历史和文化深度,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变当前高校教育状况,突出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一方面,应将传统文化课纳入教学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组织建设一批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同时在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等文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其他学科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进而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借助这些契合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以弘扬接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为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撑而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13]只有找准这个契合点,才能使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质和文化修养,实现文化的育人目标。
再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学校环境中,师生员工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而创造出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产物的全过程。校园文化大致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高校校园文化集中展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既具有塑造师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等功能,又具有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反哺的功能。“高校校园文化通过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各种文化媒体和文化书籍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与社会不停地进行互动交流对社会进行文化反哺,影响社会的潮流风尚。”[14]然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偏差,即校园文化建设过于注重校园硬件设施的简单布局,轻视校园文化精神传承的内涵谋划,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为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和反哺功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价值:一是要打造优良校风、学风,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校风、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一所学校积淀独特风气特征的体现,自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要抓住校风、学风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打造以优良校风、学风为推手,将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渗透到校园布局、物化景观、规章制度之中,如以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校园楼舍、道路;在校园石头或石碑上镌刻历史文化名人名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评估机制,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彰显校园文化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二是要开展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当前,高校校园特色文化活动不明显,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整体状态缺乏个性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重形式轻内容、活动实效性不强、教育内容肤浅等问题,难以走进学生的心里。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紧密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特色活动。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文化讲座、学术论坛、读书沙龙等活动,使大学生切身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或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作品展”以及民族风情游艺等活动,利用这种主题活动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中,使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高校相关主管部门要为这样的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场地及其他必要条件的支持,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化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亦或延伸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利用实践教学课和节假日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名城、遗址,不仅增加大学生对富含情感和文化内蕴的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会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4]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李建华.道德情感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种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米希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7]Haidt J. The moral emotions. In:R.J.Davidson,K.D.Scherer & H.H.Goldsmith(eds.).Handbook of affective science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8]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9]杨威.启蒙与批判: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重建之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10]王学俭,刘珂.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5(2).
[11]阿斯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2]覃萍.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J].梧州学院学报,2006(4).
[13]李国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7).
[14]沈兵虎.试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承载因素和社会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6(5).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motion with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HEN Hong-jian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Schoolof Marxism,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236037, Anhui)
Culture permeates all aspects of society, and integrates into people’s emotions, which affect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eople’s moral emotions. It can be said that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moral emotion.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passed down through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it is the theoretical and customary spiritual achievements selected by thinkers, shaping national character, ethics and ideal personality and aesthetic taste. It also cultivates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personal care, self-respect, and natural awe. Integ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ollege students’ daily lif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ampus culture is the realistic wa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motion.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student; moral emotion; cultivation
2018-11-15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冲突与培育研究——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SK2014A348),阜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2016PPJY23)。
陈宏建(1974- ),男,安徽五河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阜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9.01.27
G641
A
1004-4310(2019)01-01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