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县话的几个程度副词

2019-03-28

关键词:萧县褒义点儿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1],萧县话属于中原官话区的洛徐片。萧县话里有一批能加在性质形容词之前作状语的程度副词,本文选择其中比较有地方特点的6个副词,对其句法语义特点进行分析。这些程度副词主要用在性质形容词前,形容词一般激活某个特定的量级,而修饰形容词的副词则是显示性质形容词的程度、量度特征或量级特征。使本来只表示抽象量级或性质属性的词语具有了程度或量度上的动态变化。

一、前加状语“血”与程度表达

萧县话中,“血”多用于贬义,表示程度极高,大致相当于“太”。句子的重音落在程度副词“血”上,携带重音的词语下面都标有着重号,下文同。如:

(1)您那个大的是血万恶。

(2)你血白舍。

(3)你血白板。

(4)他反正血坏。

(5)他血孬!

以上程度副词“血”用于贬义时,“血”后面能加上“不子”,加上“不子”后,贬义更明显,更突出,而且重音还在“血”上。如:

(6)您那个大的是血不子万恶。

(7)你血不子白舍。

(8)你血不子白板。

(9)他血不子坏。

(10)他血不子孬!

有时候,“血”也能用于褒义,表示程度较高,大致相当于“很”。此种情况下,句子的重音一般在“血”修饰的中心成分上。如:

(11)你看人家不大,就是血懂事儿。

(12)你不知道,人家血能干。

(13)你看他闺女长的血俊不。

(14)天天搁地来干活,身上还血白来。

(15)你尝尝,这个苹果血甜来。

(16)这个人血好。

“血”用于褒义的时候,“血”后面不能加上“不子”。以上表示褒义的诸例都不能在“血”后面加上“不子”。如:

(17)*你看人家不大,就是血不子懂事儿。

(18)*你不知道,人家血不子能干。

(19)*你看他闺女长的血不子俊不。

(20)*天天搁地来干活,身上还血不子白来。

(21)*你尝尝,这个苹果血不子甜来。

(22)*这个人血不子好。

徐红梅关于涡阳话中程度副词“血”的分析结论与萧县话中的“血”是基本相同的[2]。张德岁、蒋宗霞关于皖北方言程度副词“血”的考察结果是多用于贬义[3],这个跟本文的考察大体一致,但是张德岁、蒋宗霞的讨论并没有指出能用于褒义的情况。

二、前加状语“透”与程度表达

“透”是使用频率很高、搭配能力很强的一个修饰性成分。从语义程度上看,“透”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挺”。所谓修饰性成分是说,首先可以跟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组合,或者说主要用在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前起修饰作用。如“透凉、透热、透高、透胖、透瘦、透远、透近、透白、透黑、透粗、透细、透香”等。徐红梅[2]认为,在涡阳话中,“透”一般带有赞赏的语气,所以表示贬义的形容词前不能加“透”。张德岁、蒋宗霞也提出,含有“透”的词语为褒义词[3]。如:

(23)你这西瓜透甜的

*你这西瓜透苦的

(24)俺庄上的干部透好的

*俺庄上的干部透坏的

(25)你这个亲家反正透实诚的

*你这个亲家反正透滑的

自然形态的性状对立,有的倾向于积极,有的倾向于消极,只要这种消极、积极不受到个人的主观评判左右,就都能说。有些词是绝对的积极,或绝对的褒义,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即全社会都认可的或都不认可的。绝对不认可的,绝对贬义的,就不大能进入“透A”,反之绝对认可的,绝对褒义的,就能进入“透A”。

徐红梅还提出[2],中性形容词带上“透”之后,表达说话者主观上想要的形容词的效果,如“红”无所谓褒贬,但前加“透”之后,表示“红”得恰到好处。萧县话的确也有这种作用。

有意思的是,进入“透+A”的一般是褒义词,或者说褒义越强的形容词,越容易进入“透+A”。与其他萧县话的程度副词一样,“透+A”之间也能加上“不子”构成“透+不子+A”。“透+不子+A”表示的都是贬义,也可以说,本来表示褒义的“透+A”中加入“不子”,“透+不子+A”整个格式表示的一定是贬义,因此可以说“透+不子+A”是个贬义格式。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某一种特定属性在一部分人看来是积极的、正面的,但总有另一部分人却把一般人认为的积极的东西当作是消极的因素。

三、前加状语“怪”与程度表达

“怪”是一个较常用的程度副词,既能用于褒义,又能用于贬义。如:

(26)今儿个还怪凉快来。

(27)这个电影怪好看啊。

(28)这几天怪暖和来。

(29)您家离咱学校怪远啊。

(30)你妈妈还怪厉害来,平时看不出来啊。

(31)今儿黑来的菜炒的怪咸啊,你少吃点啊。

以上句子中的“凉快”“好看”“暖和”一般情况下都是表示一种积极的体验,正面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三个词一般情况下是褒义词。相对来说,“远”“厉害”“咸”是一种消极的感觉,负面的评价,属于表示贬义的词语。以上例句表明,萧县话里表示程度副词“怪”既能修饰褒义的词语,也能修饰贬义的词语。这个特点通过以下实例的对比,能看得更为清晰。如:

(32)a.他这个人还怪大方来,没看出来来。

b.他这个人反正怪小气的,没看出来来。

(33)a.您小孩怪听话来,俺家那个可不这样。

b.您小孩还怪不听话来。

(34)a.你胆子怪大来,平时看不出来啊。

b.你这时候胆子还怪小来,平时咋恁么大。

(35)a.您这来的路怪宽来,比俺那来的强多了。

b.您这来的路怪窄来,咋不修宽点?

徐红梅[2]说,涡阳话里的“怪”也是既可以用在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前,又能用在消极意义的形容词前,萧县话中的“怪”与涡阳话没有多大区别。徐红梅还认为[2],涡阳话里的“怪”表达说话者的感叹,常用在“(还)怪+形容词+来!”句型中,这个观察非常准确,萧县话与此完全相同。需要补充的是,萧县话的“怪”倾向于一种主观的表达,程度也是一种模糊的量度,接近于“比较”“挺”,大于一般,但是小于“太”“非常”。

胡利华关于蒙城话里的“怪”观察结果与萧县话的“怪”也大体一致[4],徐红梅对涡阳话里的“怪”的分析也基本一致[2]。涡阳话、蒙城话属于中原官话区的郑曹片,萧县话属于洛徐片。综合以上洛徐片、郑曹片关于“怪”的考察结果,有三点相同:第一,对表达贬义、贬义的形容词都不排斥;第二,句末常有语气词“啊”“来”;第三,“怪A”前常有“还”。这三点综合起来,用一个简单的形式表示就是“怪”表示程度常用的句型,是“还+怪+A+语气词”。

如果把考察范围再放大,能够看到很有价值的重要结论。比如属于郑曹片的河南商丘市睢县话的“怪”[5],属于郑曹片的山东菏泽古城区的“怪”[6],郑曹片的山东济宁嘉祥话的“怪”[7]等,这几个区域的“怪”用法都是很相似的。这些研究都表明,在较大的中原官话中,作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程度副词“怪”,其用法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四、前加状语“稀”与程度表达

“稀”是萧县话里另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程度副词,表达的程度具有客观性。经常用在性质形容词前作状语,表示程度,构成“稀+A”的句型。如:

(36)羊肉烀的稀烂,有味的很,快来尅。(快来吃)

(37)你这天天日子不是过的稀得吗?(日子过得比较舒心)

(38)你看,人家这地种的稀好来。

(39)俺的梨稀小,卖不出去,非得白搭不管。(非得扔掉不行)

(40)他的脾气稀孬家伙,你咋能受了他来?

(41)你这褂子稀烂,不管换一个好点的吗?

以上例句(36)(37)(38)中的“烂”“得”“好”都是褒义的词语,(39)(40)(41)中的“小”“孬”“烂”是表示贬义的词语。这说明,“稀”既可以用在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前,又能用在消极意义的形容词前。从程度副词表达的程度大小方面看,“稀”大体相当于“非常”。

萧县话的“稀”在与其后的形容词搭配使用时,常常中间还能加上一个类似中缀的成分“不子”,形成“稀+不子+A”句型。加上中缀“不子”后,虽然表示的程度没有变化,但是有的感情色彩变了。为了更好地讨论,我们需要把褒义词分成两类:一类绝对的褒义词,如萧县话中的“俊、聪明、富、实诚、能干、厚道”等。这些绝对褒义的词语能说成“稀+A”,但是不能说成“稀+不子+A”,比如“稀俊”“稀聪明”“稀富”“稀实诚”“稀能干”“稀厚道”等中间就加不进中缀“不子”。可以对比如下:

(42)稀俊→*稀不子俊

(43)稀聪明→*稀不子聪明

(44)稀富→*稀不子富

(45)稀实诚→*稀不子实诚

(46)稀能干→*稀不子能干

(47)稀厚道→*稀不子厚道

以上实例(42)-(47)前后的对比说明,萧县话中绝对褒义的词语只能进入表示程度框架“稀+A”,进入不了框架“稀+不子+A”。

一般的褒义词,比如“甜”“暖和”“凉快”“老实”等,一般情况下是表示褒义,但是在特定语境下,还可能具有贬义,能在“稀+A”中间加上“不子”。看以下对比:

(48)a.这几棵杏树结的杏稀甜,能卖个好价钱。

b.南瓜稀不子甜,我不管吃。

(49)a.今儿个稀暖和来,出来晒晒暖。

b.今儿个稀不子暖和,你穿恁么厚非热不管。

(50)a.人家这个人稀老实家伙,你坑人家干啥?

b.您那一家子稀不子老实,哪能做生意。

本来贬义的形容词进入“稀+A”中间都能加上“不子”,也可以说所有贬义的性质形容词都能进入“稀+不子+A”表示贬义。当然,本来表示贬义的“稀+A”变成“稀+不子+A”后,贬义的性质不变,但是贬义的程度增强了。

五、前加状语“瞎”与程度表达

“瞎”是一个常用的程度副词,经常后面跟单音节性质形容词构成“瞎A一点儿点儿”或“瞎不子A”,很少单说“瞎A”。“瞎A一点儿点儿”中的性质形容词往往是量度的那一端。如:

(51)你给我说的那个男的瞎矮一点儿点儿,我不想给他见面。

(52)您家门口那路瞎窄一点儿点儿,就不管修宽一点吗?

(53)丝瓜子长的瞎小一点儿点儿,地没有一点劲吗,还是怪旱的?

(54)你的箱子瞎轻一点儿点儿,小孩都能拿动。

萧县话里基本上听不到“瞎高一点儿点儿”“瞎宽一点儿点儿”“瞎大一点儿点儿”“瞎沉一点儿点儿”这类说法。通过成对反义词的对比会更清楚。如:

(55)瞎近一点儿点儿——*瞎远一点儿点儿

(56)瞎细一点儿点儿——*瞎粗一点儿点儿

(57)瞎薄一点儿点儿——*瞎厚一点儿点儿

(58)瞎少一点儿点儿——*瞎多一点儿点儿

(59)瞎矮一点儿点儿——*瞎高一点儿点儿

(60)瞎小一点儿点儿——*瞎大一点儿点儿

(61)瞎窄一点儿点儿——*瞎宽一点儿点儿

(62)瞎轻一点儿点儿——*瞎沉一点儿点儿

从表义方面看,以上“瞎A一点儿点儿”的“瞎”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倾向于往量级的小里说,往程度的低里说。从情感色彩角度看,倾向于贬义,不可能是褒义。这一点从与“瞎A一点儿点儿”搭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不难看出来。

“瞎”经常使用的另一种形式是“瞎不子A”。为便于观察,对比分析如下:

(63)瞎不子轻——瞎不子沉

(64)瞎不子细——瞎不子粗

(65)瞎不子长——瞎不子短

(66)瞎不子大——瞎不子小

(67)瞎不子远——瞎不子近

(68)瞎不子窄——瞎不子宽

(69)瞎不子薄——瞎不子厚

(70)瞎不子贵——瞎不子贱

(71)瞎不子凉——瞎不子热

(72)瞎不子甜——瞎不子苦

(73)瞎不子咸——瞎不子淡

(74)瞎不子浅——瞎不子深

通过以上对比,有几点非常清楚:具有反义关系的性质形容词,都能进入“瞎不子A”;“瞎不子A”中的“瞎”表达的程度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瞎不子A”表示贬义;由于表达的是贬义,使得能进入“瞎不子A”格式中的性质形容词远远多于能进入格式“瞎A一点儿点儿”的词语。

当然,萧县话中,“瞎”还经常作状语修饰动词性成分。如:

(75)成天瞎转悠啥,不能好好地过日子吧。

(76)黑来睡觉的时候不能瞎想,要不肯定睡不好。

(77)瞎说啥,谁跟那个男的谈恋爱了。

(78)你就是瞎扯,啥都坏你嘴上。

很明显,在动词性成分前的时候,“瞎”类似于“乱”“胡乱”等。跟程度表达关系不大,不再讨论。

六、前加状语“恨”与程度表达

“恨”也是一个常用来表达程度的副词。从语义上看,相当于“太”。表达程度时,跟“恨”搭配使用的也都是性质形容词,构成“恨A”。具有反义关系的性质形容词,都能与“恨”组合使用,显示出程度副词“恨”组合的开放性。如:

(79)恨大——恨小 恨远——恨近

(80)恨粗——恨细 恨高——恨矮

(81)恨高——恨低 恨宽——恨窄

(82)恨胖——恨瘦 恨贵——恨贱

(83)恨软——恨硬 恨酸——恨甜

(84)恨咸——恨淡 恨热——恨凉

(85)恨黑——恨白 恨深——恨浅

(86)恨红——恨黑 恨里——恨外

需要注意的是,“恨A”不能单说,必须要跟其他成分配合使用。而且,与“恨A”直接搭配的往往是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如:

(87)床买的恨小不管,咱家来的人口多。

(88)手机恨贵咱买不起啊。

(89)你不能把麦晒的恨干。

(90)不管叫苹果树结的恨多。

“恨A”尝尝出现在表示假设性、条件性的小句中,当然与假设小句、条件小句配合使用的其他小句要么是出现否定性的词语,要么就是表达消极后果的。如:

(91)要是人家要的恨多,咱这媳妇就不说了,说不起。

(92)想卖的恨贵的话也不可能,咱这辣椒子不大好。

(93)喝的恨多,你非得难受不管。

(94)你要是说的恨难听,人家就都走了。

程度副词“恨”不仅能修饰性质形容词作状语,也能修饰动词性成分,构成“恨VP”同样表示的是一种高程度,相当于“太”。如:

(95)你要是追的恨紧的话,他就恼了。

(96)你睡的不能恨靠床外边儿。

(97)你要恨不好好过日子,人家谁愿意跟你过?

(98)你要真的恨揭不开锅,我就借你两个。

(99)人不能恨不要脸。

(100)不能恨往里走,里边儿水深啊。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萧县话里,不管是“恨A”,还是“恨VP”表达的都是一种与某类标准或规范不一致的情形,正是由于所属情况如某一标准不一致,才会导致不理想的结果或后果。所以,从广义上说,“恨A”和“恨VP”只能出现在否定性的句子中。也可以说,“恨A”与“恨VP”都是否定极性词语。张德岁、蒋宗霞在分析皖北方言含有程度意义的“恨”时认为,表程度极高,甚至略显过头[3]。我们的分析与此观察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萧县褒义点儿
春天不应该做点儿什么吗?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让善良打点儿折扣
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局限与演变
点儿变魔术
华艺园林建设的萧县街头游园
安徽萧县通联站站长——刘云升
你那点儿拼,真的不算什么
“点”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