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农业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与农村产业融合

2019-03-28丁玉龙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业部门国民经济湖北省

丁玉龙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话题,农民的增收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农业基础,但长期来看,若仅是孤立地发展农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定会面临低效、不稳定与不可持续等问题。产业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给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提供了发展思路以及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

表1 2012—2016年湖北省农业产值、农业总产值在中部地区及全国的占比、农业总产值增速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及其占中部地区和全国比重高,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数值见表1)。2016年湖北省农业总产值高达6278.40亿元,占中部地区及全国比重分别为21.30%和5.62%。随着人口与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农村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湖北省农业发展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耕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2016年全国人均占有耕地1.46亩,而湖北省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166.4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为0.88亩,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27%。二是农业粗放式经营现象依然普遍,农业产值增速放缓,增长乏力。2011年湖北省农业产值增速高达21.44%,而近三年平均增速降为6.78%。三是在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逐渐走低的形势下,农产品竞争压力日趋增加,利润降低,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及农民的收益受到了不小影响。因此,湖北省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基于此,本文利用湖北省投入产出表以及相关指标,研究湖北省农业在中部地区以及全国的比较优势,并测度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为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发展以农业为基点的产业融合提供充实依据,对于推动农业多元化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的产业关联与农村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随着农业资源约束和农产品竞争加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成为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任务。诸多学者对农业的产业关联与农村产业融合进行了深入研究。李俊岭(2009)认为产业融合拓展了农业的功能,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促使新型业态的产生。①耿献辉、周应恒(2011)将农业生产部门、农产品加工制造部门、农产品运销部门归类为农业关联产业部门,对农业关联产业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关联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产业融合度不足,但是农业关联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强。②刘合光、潘启龙、谢思娜(2012)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中美农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美农业的产业关联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业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均低于美国,并且中国农业关联性较强的产业主要是低端制造业,而美国除了制造业之外,与农业关联性较强的产业还包括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因此认为我国应加强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③王琪延、徐玲(2013) 利用RAS法编制了2010年北京市的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北京市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北京市旅游业与农业主要存在后向关联,旅游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强,但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弱,从总体上看,北京市旅游业与农业的关联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④

芦千文、姜长云(2016)根据实地调研,运用案例分析法,总结了湖北省宜昌市农村产业融合的四种形式,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所在地存在产业融合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与政策支撑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引领与支持作用,并优化外部环境,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⑤张荣光、高宇星、杨劬(2016)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四川省第一、三产业的动态变化关系以及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四川省第一、三产业之间互促互进,且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⑥李云新、戴紫芸、丁士军(2017)利用湖北省随县的农户调研数据,侧重于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⑦

此外,有学者分别对制造业、旅游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融合展开了研究。在制造业方面,姚星、唐粼、林昆鹏(2012) 利用2002和2007年四川省投入产出表,研究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发现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强,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却有限,因此需继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⑧赵玉林、汪美辰(2016)利用投入产出法以及区位商指标对湖北省制造业的融合、集聚进行测算,并且通过建立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湖北省制造业处于融合但非集聚状态,产业集聚度较低,制约了产业融合以及该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⑨在旅游业方面,李江帆、李冠霖、江波(2001)利用投入产出理论与投入产出表,对广东省旅游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进行研究,认为广东省旅游业与工业、金融业以及建筑业的关联度高,并且旅游业对促进就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作用。⑩刘晓欣、胡晓、周弘(2011)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分析我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发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强于国民经济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认为我国旅游业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应积极主动发展旅游业。⑪

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投入产出法,分析了各产业之间的关联以及波及效应。在农村产业融合研究方面,主要以农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为主线,探究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以及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多数研究以全国为样本,但不同地区经济基础、政策条件、农业资源禀赋均存在异质性,因此已有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值得商榷,并且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对研究对象农业发展优劣状况的定量判断。本文在此作出突破,先利用区位商,对湖北省农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判断与分析,为促进农业发展以及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提供充实、可靠的依据,再运用投入产出表,对农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农业与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旨在为湖北省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方向与指引,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率。

三、湖北省农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在分析农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之前,先了解湖北省农业在中部地区以及全国的地位,有助于正确认识该省农业与其他产业渗透与融合的基础和禀赋。区位商是衡量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比较优势的常用指标,该指标可以识别地区的优势产业。它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比重与某区域这一产业产值在该区域总产值比重之比,用公式表示:

其中i、j分别表示产业和地区,m、n分别表示地区数和产业数,Qij与Lij分别表示产量与区位商。一般地,若区位商大于1,表示某地区该产业在整个区域中具有比较优势,专业化程度较高;反之,该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专业化程度低。2011—2016年湖北省农业在中部地区以及全国的区位商见表2。

由表2可见,2011—2016年湖北省农业的区位商在中部地区以及全国均大于1,比较稳定,表明湖北省农业在中部地区以及全国均具有比较优势,并且湖北省农业在全国的区位商明显大于在中部地区的区位商,体现出湖北省农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更强。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的主产区,2016年中部地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比重高达25.96%,其中多数省份(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是农业大省,因此,湖北省在中部地区与在全国相比,其农业比较优势相对较弱。湖北省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以及农业发展优势,为该省发展农业现代化,拓展农业功能以及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表2 2011—2016年湖北省农业在中部地区以及全国的区位商

四、湖北省农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关系,包括产业间的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产业间的后向关联反映某产业部门对向其提供要素投入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一般用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表示。前向关联反映某产业部门对把该产业作为中间产品产业部门的推动作用,通常用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表示。

(一)农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分析

1.直接消耗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其他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用公式表示:

其中xij表示生产j部门产品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Xj表示生产j部门产品的总投入。

2.完全消耗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单位总产出完全消耗的其他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用公式表示:B=(I-A)-1-I,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共有42个行业部门。由表3可见,农业与农业、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的直接消耗系数位列前五,分别为0.1380、0.1281、0.0509、0.0509、0.0151,表示农业产出每增加1万元,直接消耗农业,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依次为1380元、1281元、509元、509元和151元,体现出农业与这五种产业的直接后向关联最为紧密。从总体上看,这些产业多数是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农业与服务业的直接后向关联度低。特别地,农业对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的直接消耗系数极低,分别仅为0.0009、0.0001和0.0002。

在生产过程中,农业对其他产业不仅具有直接消耗,而且还会产生间接消耗,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的加总即为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完全消耗。农业完全消耗较多的产业部门主要有农业、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完全消耗系数均在0.05以上,分别为0.2565、0.2524、0.1278、0.0665、0.0521,表明农业产出每增加1万元,对这些产业的完全消耗分别为2565元、2524元、1278元、665元和521元,农业与这些产业具有紧密的完全后向关联。

表3 湖北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

(二)农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分析

1.直接分配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分配给其他产业部门作为中间使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用公式表示:

其中xij表示i产业部门提供给j产业部门作为中间使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Mi表示i产业部门产品或服务的总供给,即国内产出+进口。

2.完全分配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和间接分配给其他产业部门作为中间使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用公式表示:W=(I-H)-1-I,其中H为直接分配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W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

由表4可见,农业与食品和烟草、农业、纺织品、木材加工品和家具、住宿和餐饮直接分配系数较高,排名前五,分别为 0.4042、0.1380、0.0501、0.0328、0.0180,即农业每增加1万元产出,直接作为中间产品投入到食品和烟草、农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品和家具、住宿和餐饮的产值分别为4042元、1380元、501元、328元和180元,表明农业与这些产业的直接前向关联度较高。特别地,农业与食品和烟草直接前向关联度最高,且远高于其他产业,农业对该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然而,农业与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服务业的直接前向关联度为0,表明农业对这些服务业的发展并不存在直接的推动作用。

再来看农业与各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农业与食品和烟草、农业、纺织品、木材加工和家具、住宿和餐饮完全分配系数依然较高,并且与相应的直接消耗系数相比均有大幅度增加,分别增加了91.09%、85.87%、129.54%、31.40%和213.33%,表明农业与这些产业具有较强的直接前向关联与间接前向关联,对这些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强。其中农业与食品和烟草的完全分配系数最高,为0.7724,农业每增加1万元产出,直接和间接作为中间产品投入到食品和烟草中的产值高达7724元。然而农业与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服务业的完全分配系数依然很低,农业对这些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极其微弱。

表4 湖北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与完全分配系数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与农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主要集中于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纺织品,木材加工和家具,住宿和餐饮等产业。这些产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服务业极少,农业与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服务业关联度非常低。

(三)农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效应反映了某一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农业的产业波及效应是指农业变动对各产业的连续性、传递性作用,最终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农业对国民经济变动的感应程度。具体包括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用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表示;以及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感应程度,用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表示。

1.农业的影响力分析

(1)影响力:表示某一产业部门产出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能力。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xj表示j产业的影响力,n为产业数目,Cij为矩阵(I-A)-1中的元素。

(2)影响力系数:表示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占所有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平均值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ej表示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n为产业数目,Cij为矩阵(I-A) -1中的元素。

由表5可见,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为2.0275,表明农业产值每增加1元,将会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增加2.0275元,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所有42个产业中排名第28位,比较靠后。作为湖北省传统的支柱与民生产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纺织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大,排名前两位,影响力分别高达3.5110和3.3568。从影响力系数来看,农业的影响力系数仅为0.8730,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低于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

为了进行纵向比较,本文还计算了2007年湖北省各产业的影响力与影响力系数,排名前3位的产业分别为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纺织品、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影响力与影响力系数分别为3.0047和1.2901、2.9608和1.2713、2.8991和1.2448。而农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9106和0.8203,在所有42个产业中排名第32位。由此可见,2007—2012年,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2.农业的感应度分析

(1)感应度:表示某一产业部门受到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yi表示i产业的感应度,n为产业数目,Cij为矩阵(I-A)-1中的元素。

表5 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与影响力系数

(2)感应度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的感应度在国民经济所有产业部门感应度总和中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表6 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

其中fi为i产业的感应度系数,n为产业数目,Cij为矩阵(I-A)-1中的元素。

由表6可见,湖北省农业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分别高达4.3890和1.8899,位列所有42个行业中第4位,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排名前三位的产业均是制造业,依次是化学产品、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分别为6.3924和2.7525、6.3508和2.7346、5.1270和2.2077。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感应度高,具体来说,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值每增加1元,将会促进农业产值增加4.8890元,体现出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仅从农业产量上看,虽然湖北省农业在中部地区以及全国均具有比较优势,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但当前依然存在粗放型经营、耕地资源约束以及农业增长乏力等问题。

湖北省农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主要集中于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纺织品、木材加工和家具等低端制造业和少数服务业。然而农业与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服务业关联度极低。

湖北省国民经济对农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强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感应度强,但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低。

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引导并鼓励农产品规模经营与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质量型和效益型农业。

深入拓展农业功能,进一步扩大产业融合范围。不仅要促进农业与加工制造业的融合,更需加强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促进更多新型业态的形成,带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并引入社会资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与互联网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渗透,逐步普及“互联网+农业”的生产与销售方式,借鉴浠水县“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互联网+物流服务+农特生鲜”的电商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电商。

优化农村环境,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立一批诸如蔡甸区金龙水寨生态乐园、黄陂区木兰花海乐园景区、大冶市鑫东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在湖北积极发展一批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项目,引导农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注释:

① 李俊岭: 《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3期。

② 耿献辉、周应恒:《我国农业关联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

③ 刘合光、潘启龙、谢思娜:《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美农业产业关联效应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

④ 王琪延、徐玲:《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旅游学刊》2013年第8期。

⑤ 芦千文、姜长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的调查》,《江淮论坛》2016年第1期。

⑥ 张荣光、高宇星、杨劬:《基于Logistic模型的产业融合动态分析—以四川省第一、三产业为例》,《经济经纬》2016年第4期。

⑦ 李云新、戴紫芸、丁士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对345个农户调查的PSM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⑧ 姚星、唐粼、林昆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11期。

⑨ 赵玉林、汪美辰:《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基于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3期。

⑩ 李江帆、李冠霖、江波:《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旅游学刊》2011年第3期。

⑪ 刘晓欣、胡晓、周弘:《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测算及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基于2002年与2007年投入产出表视角》,《旅游学刊》2011年第3期。

⑫ 韩顺法、李向民:《基于产业融合的产业类型演变及划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9年第12期。

⑬ 崔峰、包娟:《浙江省旅游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分析》,《旅游学刊》2010年第3期。

⑭ 吴三忙:《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以中国旅游业为例》,《工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⑮ 梁红艳、王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福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⑯ 王琪、徐玲:《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旅游学刊》2013年第8期。

⑰ J.Henderson,Building the Rural Economy with High-growth Entrepreneurs,Economic Review,2002,87(3),pp.45-70.

⑱E.O.Kydyrbayeva,et al,Development of cluster integration in agricultural sector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Issues,2016,6(5),pp.65-71.

猜你喜欢

产业部门国民经济湖北省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唐山市氮代谢过程分析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山西省产业部门“能—水—碳”耦合研究
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网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