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膦酸二钠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致疼痛
2019-03-28李伟芳
李伟芳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肿瘤内科 濮阳 457001)
骨转移指原发于骨组织外的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到骨组织的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1]。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表现主要为骨损害、疼痛等,疼痛为骨转移时最早出现、最痛苦也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因此,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导致的疼痛患者,需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减轻其痛苦,提升其生存质量。本研究以我院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为例,旨在分析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与参照组39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8岁,平均(58.42±13.41)岁;肿瘤类型:肺癌 12例,胃癌 8例,直肠癌7例,其他13例。参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 44~77 岁,平均(58.41±13.38)岁;肿瘤类型:肺癌13例,胃癌10例,直肠癌5例,其他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组织学、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恶性肿瘤,并经ECT、MRI等检查经确定为骨转移;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伴血钙异常者;伴骨质疏松者;伴甲状腺疾病者;伴精神疾病、认知、沟通障碍者;近期使用相关药物治疗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参照组 予帕米膦酸二钠(国药准字H20065199)90 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释静滴,单次滴注时间应>6 h,持续治疗2周。
1.3.2 研究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14021231)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滴,持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ALP指标。(1)疗效评估标准[3]:以WHO制定的实体瘤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治疗后2周,疼痛症状彻底消失,恢复正常生活,为完全缓解;治疗后2周,疼痛症状显著改善,但对其日常生活、睡眠、食欲等存在轻微影响,为局部缓解;治疗后2周,疼痛症状有所减轻,但对其日常生活、睡眠、食欲等均存在较重影响,为轻度缓解;治疗后,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疼痛甚至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为无效。(2)生存质量稳定情况采用Karnofsky评分[4]进行测评:治疗后评分提升超过10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评分波动<10分,为稳定;患者治疗后评分降低>10分,为无效。(3)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研究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生存质量稳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治疗前后ALP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L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P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ALP指标比较(μg/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ALP指标比较(μ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参照组40 39 t P 188.56±65.42 188.47±65.37 0.006>0.05 113.54±23.74#129.85±37.41#2.319<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在临床十分常见,疼痛为其最常见的症状,致痛原因与转移灶大小、病理组织形态、肿瘤类型等相关。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具体致痛机制为以下方面:(1)转移灶压迫脊髓、肿瘤细胞对神经根浸润等原因,可引发疼痛[5];(2)介导骨破坏的部分因子可作用于脑干周边痛觉感受器,进而产生痛觉[6]。对骨转移引发的疼痛需进行立即治疗,缓解疼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避免或延缓出现骨相关事件。
帕米膦酸二钠为第二代双磷酸盐药物,田晓华[7]研究认为,双磷酸盐药物在抗肿瘤方面效果理想,可有效调节骨转移微环境,阻止肿瘤细胞扩散,抑制细胞因子生长、血管生成,免疫活性较好。但双磷酸盐药物使用后,患者会出现大量不良反应,如呕吐、发热、贫血等,甚至诱发下颌骨坏死症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存在一定局限性。复方苦参注射液主要由白土苓、五灵脂、苦参、山慈菇等药物组成。其中五灵脂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效,白土苓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效,苦参有消炎、安神定志之效,山慈菇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抗炎等作用[8]。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燥湿祛邪、消炎之效,在骨转移所致疼痛中效果理想,可缓解疼痛,减少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增强加免疫机能,提升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9]。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可有效缩小肿瘤面积,防止其对周边组织造成挤压,浸润神经系统,减轻疼痛感,提升生存质量[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稳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L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ALP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帕米膦酸二钠与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骨转移引发的疼痛中应用价值较高。综上所述,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疼痛患者采用帕米膦酸二钠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改善骨生化指标,提升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