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分析

2019-03-28谢晓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比值

谢晓华

(河南省长葛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长葛 461500)

人的胃肠道约有30属1 000多种细菌,包含近200万基因,其中微生态环境是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之一,可抵抗病原菌入侵、调控上皮发育和免疫机制、为宿主提供营养[1~2]。幽门螺杆菌为革兰阴性菌,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主要致病因子。同时,多项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过程均有微生物菌群参与[3]。本研究以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为例,分析幽门螺杆菌对其胃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从微生态角度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不同,分为阳性组61例和阴性组39例。阳性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28~72岁,平均(47.24±9.54)岁。阴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0~72岁,平均(47.36±9.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均已明确诊断,为初次患病,患者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铋剂、H2受体拮抗剂、益生菌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抗凝剂药物等治疗;无消化系统手术史;溃疡面积在2 cm以下,溃疡数量在2个以下。排除标准:近1个月内出现消化道出血者;伴器质性病变者;伴有炎症性肠炎者;伴有糖尿病者;伴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长期吸烟、酗酒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无法正常沟通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采用碳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为阳性。

1.3.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四联疗法,包括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90091)餐后口服,20 mg/次,2次/d,给药1个月;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10444)餐后口服,500mg/次,2 次 /d,给药 10d;胶体果胶铋(国药准字H20093593)餐后口服,150mg/次,3次 /d,给药 10 d;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20174107)餐后口服,1000mg/次,2 次 /d,给药10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及治疗前后微生态菌群变化情况。(1)内镜下检查溃疡愈合处于S1~S2期即为愈合,其他情况则为未愈合。(2)内镜下选取胃黏膜标本,采用PCR定量方法检测所有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菌群含量。留取粪便标本,检测粪便标本中的相关微生物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微生态菌群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阳性组微生态菌群失衡状态较阴性组严重,杆菌数量明显较高,球菌数量明显较低,且球/杆低于阴性组,P<0.05;治疗后,两组微生态菌群失衡均明显得到纠正,球/杆比值均接近正常比值(正常健康人球/杆为25∶75,比值约0.33[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微生态菌群变化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微生态菌群变化比较

时间 组别 n 阳性杆菌(log10 CFU/mg) 阳性球菌(log10 CFU/mg) 球/杆 阴性杆菌(log10 CFU/mg) 阴性球菌(log10 CFU/mg) 球/杆治疗前 阳性组阴性组61 39治疗后t P阳性组阴性组t 61 39 278.86±25.37 251.26±22.97 5.502<0.05 230.83±17.13 228.15±16.55 0.773>0.05 58.79±18.50 67.84±17.66 2.428<0.05 74.17±11.08 75.28±10.53 0.498>0.05 0.21±0.04 0.27±0.03 6.691<0.05 0.32±0.02 0.33±0.01 1.478>0.05 195.62±24.91 156.60±21.32 8.070<0.05 148.56±16.72 147.60±15.88 0.285>0.05 39.61±17.44 42.28±17.10 0.752>0.05 46.52±9.30 48.69±9.24 1.140>0.05 0.20±0.02 0.27±0.02 17.071<0.05 0.31±0.01 0.33±0.01 1.561>0.05

2.2 两组溃疡愈合情况比较 阳性组溃疡愈合率80.33%(49/61),明显低于阴性组溃疡愈合率100%(39/39),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的溃疡,发病原因包括胃蛋白酶、胃酸侵袭,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是幽门螺杆菌胃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高危险因素,定植后可产生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空泡毒素A、脂多糖、尿素酶、炎症因子等毒性介质[5~6]。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研究者逐渐发现胃内除幽门螺杆菌定植外,还有其他细菌定植,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减少胃酸分泌、改变胃肠道微生物环境、黏膜免疫屏障影响胃肠道的微生态菌群数量平衡[7]。如胃酸分泌减少,pH值低于4,可杀死细菌,而pH值高于4的环境下,则可使细菌在胃内定植。

幽门螺杆菌本身具有独特的耐酸特质,为胃黏膜酸性环境中的病原菌,其分泌多种酶,可促进碱性物质的生成,中和胃内微环境,以升高pH值,进而利于细菌在胃内定植,诱导或加重胃肠道菌群失衡,破坏正常菌群微生态环境对胃肠道营养素的合成、免疫调节、生物拮抗等作用,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8]。

本研究结果显示,阳性组溃疡愈合率80.33%(49/61),明显低于阴性组溃疡愈合率 100%(39/39),P<0.05。治疗前,阳性组微生态菌群失衡状态较阴性组严重,杆菌数量明显较高,球菌数量明显较低,且球/杆低于阴性组,P<0.05;治疗后,两组微生态菌群失衡均明显得到纠正,球/杆比值均接近正常比值(正常健康人球/杆为25∶75,比值约0.33),P>0.05。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可明显加重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道微生态菌群失衡状态,促进细菌定植,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胃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溃疡愈合。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比值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