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CS-RIS系统在《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28宁厚法张凤莲龙金凤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解剖学医学影像实验课

宁厚法,张凤莲,龙金凤,董 鹏

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山东 潍坊 261053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如X线、CT、MRI、超声等)的迅速发展,使现代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医学影像诊断,而《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学好医学影像诊断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现在多数学校开设的《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由解剖学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缺乏影像学的知识以及与影像诊断学的衔接。为改善《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效果,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从2013年开始采用PA- CS-RIS教学系统给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开设《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PACS-RIS系统建设及在《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1 PACS-RIS系统建设情况

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 munication systems,PACS)和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a- 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主要应用于医院的影像科,PACS-RIS系统以计算机存储式硬盘为基础,保存医院的影像资料,通过DICOM等多种接口将影像设备与网络连接,以网络高速传输并显示影像科的数字化图像[1]。

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于2004年筹建了专用于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的PACS实验室,2011年进一步改造升级成PACS-RIS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目的是强化学生在校期间临床工作环境模拟与技能水平训练[2],形成了基于PA- CS-RIS的数字化影像教学模式。

1.2 应用PACS-RIS系统开设《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课方式

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开设的《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程共60学时,其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各30学时,理论与实验课时比例为1∶1。理论课部分在普通教室大班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讲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实验课采用小班授课,每班使用一个PACS教室,每个学生一台电脑终端。教师先统一讲解,然后提供给学生断面解剖图像、CT、MRI对应图像以及一部分典型病例的CT、MRI检查图像,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有问题随时举手,带教教师给予解答。每次实验课最后20 min由带教教师提供一个病例的图像,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教师随机提问一部分学生,将实验报告及回答问题情况及时总结并反馈给学生。以肝脏部分的教学为例,肝脏的分段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学生学习线图时感觉比较清楚,但是在CT、MR图像上定位肝段感觉困难。我们使用PACS-RIS教学系统,把线图和CT、MRI图像同时显示在屏幕上,CT、MRI图像基本与线图一一对应,学生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加深理解,容易掌握。在熟练掌握解剖的基础上,学生在PACS-RIS系统中调阅肝脏疾病的病例图像,学习病变的肝段定位,了解在疾病情况下肝段的变化。

1.3 教学效果

1.3.1实验课成绩分析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2014级120名学生的《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课成绩(使用PACS-RIS系统),与2012级119名学生的实验课成绩比较(由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教师采用传统方式授课,如表1所示)。从表1看出,2014级学生的实验课成绩明显优于2012级(P<0.05),说明使用PACS-RIS教学系统可以改善《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成绩。

表1 2012级与2014级《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实验课成绩比较

1.3.2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显示,有92.2%的学生认为PACS-RIS教学系统对学习《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有帮助,91.5%的学生认为使用PACS-RIS教学系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93.1%的学生认为对学习后面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有帮助。

2 讨论

2.1 目前《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医学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而影像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的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目前,人体断面解剖学主要由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教师讲解,部分学校的影像解剖学教学任务也由解剖学教研室来完成[3],主要是利用教材、挂图、解剖标本以及部分电子图像来进行教学。解剖学教研室的教师解剖学知识扎实,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教学经验丰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解剖学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很多的研究[4-5],使断面解剖学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专业的关系,解剖学教研室的教师普遍缺少医学影像学知识,特别是缺乏医学影像诊断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进行《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教学当中,解剖学教师在基础知识讲解方面可以结合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但是如果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进行讲解,他们就感觉困难,虽然有的学校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到附属医院收集正常的CT、MRI胶片,把临床胶片引人教学实践中[6-7],但在具体病例的讲解中仍有困难。

2.2 应用PACS-RIS系统开设《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的优势

从2013开始,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程由医学影像诊断教研室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学校构建的PACS-RIS教学系统收集整理了附属医院大量的教学病例,其中包含大约500份的人体正常的CT、MRI图像,我们将这些病例按照颅脑、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几个部分进行整理分类,同时将一部分典型病例的CT、MRI图像也按照上述几个系统进行分类。学生在理论课上系统学习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学习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疑问,比如某些解剖结构的上下、左右的毗邻关系,或者同一解剖结构在不同层面的位置形态变化,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上实验课的时候,就可以自己通过PA- CS-RIS系统反复阅读相关部分的解剖图以及CT、MRI图像,也可以询问带教教师给予讲解。掌握了正常人体的断面解剖知识以后,学生可以调阅一部分典型病例的CT、MRI图像,某些疾病情况下相应组织结构的位置变化,这样就可以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了解和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后续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的学习。利用PACS-RIS系统进行《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授课以后,通过分析医学影像专业的学习成绩,和以前采用普通断面解剖学教学方法的学生成绩相比,学生成绩普遍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并且,在接下来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学习中,普遍感觉很多知识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习起来相对容易得多,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3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们使用PACS-RIS系统已进行3个年级的《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授课,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以及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我们也感觉到,一方面虽然教师影像学知识比教丰富,能够在教学中密切结合临床,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知识,但是影像学教师的解剖学知识,特别是局部解剖学的知识欠缺,在教学中有时候感觉讲解起来有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讲课中使用的断面解剖学图谱和CT、MRI图像来自于不同的标本和人体,很难做到一一对应,只能做到接近或相似,会给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造成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主动和解剖学教研室联系,让医学影像学系的教师经常到解剖学教研室交流、咨询、听课,特别是加强局部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和补充;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加PACS-RIS教学系统中正常图像的例数,派专人整理,尽可能地搜集整理能够和断面解剖学图谱相吻合的CT、MRI图像,利用新近开发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将断面解剖学图像和相应层面的CT、MRI图像融合到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断面解剖学图像的同时,可以了解到相应层面的解剖结构在CT、MRI上的表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

猜你喜欢

解剖学医学影像实验课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有趣的实验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