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例题拓展 增强数学素养
2019-03-28郑金华
郑金华
数学素养中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等要求与“数与式”领域是紧密联系的。如何抓住本单元中的典型例题总结规律,从而进行延伸与拓展,这对同学们来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一、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方面,老师会让同学们整体感知数学运算,熟练运用运算法则开展适度、适量的训练;另一方面,我们在训练的同时,应更多地去关注对算理的理解。下面,我们为同学们提供一些经典例题,希望同学们能结合具体的数学运算,研究其中的运算原理。
1.对数学运算“法则”的理解。
例2计算:(3a2-ab)-(5ab-4a2+7)。
【解析】原式=3a2-ab-5ab+4a2-7=7a2-6ab-7。
例1是一道“数值”计算,例2是一道“代数式”计算。“数值”计算过程比较直观,结果是一个数值,非常具体;引入字母的“代数式”所进行的计算比较抽象,结果还可能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串”,如例2的运算结果。
2.对数学运算“算理”的理解。
例3甲地的海拔高度为32米,乙地的海拔高度为-18米,则两地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析】32-(-18)=32+18=50(米)
答:两地的高度相差50米。
例4全班学生分成5个组进行游戏,每个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第五组-100第一组100第二组150第三组-400第四组350
(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解析】(1)用最高的第四组的分数减去第二组的分数,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用最高的第四组的分数减去第三组的分数,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有理数减法的实质并不是小学阶段建立的“在整体中拿走一部分”。从本质上说,这两道例题能帮助同学们对数学运算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解数学算理。
二、培育数学“符号意识”
同学们应该明白,“数与式”中的内容并不是枯燥的符号和繁杂的计算,事实上,“数与式”内容非常丰富,与现实世界和生活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
例5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一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一根面条拉扣8次是多少根?一根面条拉扣n次是多少根?
【解析】一根面条拉扣1次是2根,一根面条拉扣2次是(2×2)根,一根面条拉扣3次是(2×2×2)根,一根面条拉扣4次是(2×2×2×2)根……所以,一根面条拉扣8次是根,记作28。一根面条拉扣n次是()根,记作2n。
例6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根据此规律,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计算:(1)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3小时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2)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n(n为正整数)小时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
【解析】(1)经过3小时后可分裂成22×3=26=64个细胞;(2)经过n(n为正整数)小时后可分裂成22n个细胞。
例713世纪数学家斐波那契的《计算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罗马有7位老妇人,每人赶着7头毛驴,每头驴驮着7只口袋,每只口袋里装着7个面包,每个面包附有7把餐刀,每把餐刀有7只刀鞘,则刀鞘有多少只?
【解析】7×7×7×7×7×7=76,刀鞘有76只。
例6与例7都是中考题,显而易见,这类题目是通过对教材的引例进行挖掘,然后变式延展而成的。同学们要在具体情境中主动识别运算类型、运算对象,自觉选择适当的运算法则,正确实施运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接受数学符号。
2.数学活动或数学游戏。
例8数学活动:李明同学用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和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以及两个长和宽分别为b、a的长方形(如图所示),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且他通过比较拼图前后的总面积发现了一个数学规律。
(1)请你画出拼成后的图形。
(2)请你用数学式子表示李明同学发现的数学规律,并利用规律计算(2x+3y)2。
【解析】(1)如图所示:
例9数学游戏:将若干枚棋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至少2枚),分别放在左边、中间、右边,并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第一次,从右边一堆中拿出2枚棋子放入中间一堆;第二次,从左边一堆中拿出1枚棋子放入中间一堆;第三次,从中间一堆中拿出几枚棋子放入右边一堆,并使右边一堆的棋子数为最初的2倍。小明认为:无论最初的棋子数为多少,按上述方法完成操作后,中间一堆总是剩下1枚棋子,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无论最初的棋子数为多少,最后中间只剩1枚棋子。理由:设原来平均每堆a枚棋子,则最后左边2a枚棋子,右边(a-1)枚棋子,总棋子数还是3a。列式:3a-2a-(a-1)=1,所以最后中间只剩1枚棋子。
在“数与式”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善于进行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找到规律,主动使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同学们正确认识数学符号的内涵,有助于你们形成“符号意识”,提高运算能力,促进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