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于老龄化的乡村归隐式宅院设计研究
2019-03-28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艺术学院301811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艺术学院 301811)
社会老龄化是伴随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现象,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在对生活环境上的要求提高。老人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本文从养老空间设计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居住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手法来增强退休老人的生活幸福感和社会归属感,帮助退休老人过上更好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一、老年特征与居住空间需求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设计要点
人作为身体机能不断变化的生命体,其生理特征经历了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阶段性变化。一般来说,女性60岁以上、男性65岁以上的老年人便处于生理机能由强逐渐变弱的阶段,其中最明显的便是感觉机能的退化、神经系统的退化、免疫系统的退化等。感觉机能的退化主要指老年人的视力、听力衰退,经常会出现看东西模糊、听不清旁人所讲的话等情况;神经系统的退化主要指老年人的“后知后觉”,反应较年轻时越来越迟钝,记忆力也逐渐下降;免疫系统的退化指老年人对于气候的变化更加敏感,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等。这些生理的变化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起居,也是针对老年人进行居住空间特殊设计的本质原因,因此需要结合老年人生理现实设计出更安全、更便捷、更贴心的室内居住空间。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呈现身体机能逐渐退化的特点,基于此,在进行退休老人养老居住空间设计时要结合老年人生理特征充分采用无障碍设计来尽可能的适宜和便捷退休老人的出现需要。如在居住空间内多采用扶手的设计在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的同时来彰显对于退休老人的人性关怀,通过在卫生间、门厅等位置设置扶手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完成起蹲和转身等动作,或在楼梯、坡道两侧设置扶手帮助老年人更好的上下通行,或在阳台及非安全空间设置护栏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扶手功能的不同,需要结合扶手的安全性质和老年人的实际生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尺寸设计。一般而言上层扶手感度为850mm,下层扶手高度为650mm,扶手的横截面以手掌全握为标准进行设计。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设计要点
依据种种研究数据表明,当代老年人的健康杀手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因素。因此在退休老人养老居住空间设计之前了解和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必不可少。对于退休老人而言,年轻时在工作单位打拼和奋斗,已经形成了数十年的生活作息习惯;步入老年阶段,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生活节奏、行为模式趋于“归零”,这种现实变化会导致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要重新寻找生活的重心和新的心理寄托方能走出这种“心里迷茫”的困境。加之老年人的生理机能正好处于不断退化的阶段,身心的双重打击让老年人缺少安全感和满足感,久而久之会使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负面情绪。由此,在进行养老居住空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舒适性以及人文性对心理治疗的辅助作用。从整体布局规划,在老年人的身心调理过程中,阳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适老化建筑的整体空间规划上必须重点关注阳光的影响,公共建筑应该实现充足的日照时长。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呈现出焦虑、失落、抑郁的状态,因此在进行退休老人养老居住空间设计时要注重生活空间的“动静结合”,不能让老年人过度的沉浸在“静”的空间而失去生活的活力,也不能完全处于“动”的空间影响正常的作息。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以采用空间分区、有机衔接的方式。首先将整个居住空间分为出入空间区、休息空间区、公共空间区以及私密空间区等不同性质的区域空间,分别承担老年人不同的生活需求,让退休老人得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满足心理需求的基本空间保障;其次,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在进行具体的空间装饰设计时,要避免采用纷繁复杂的条纹进行装饰,整个装饰设计风格应趋于简单、大方、明亮、温暖,要在整个设计风格中彰显出关爱、呵护的人文化情感,辅助治疗或抵消老年生活不良心理的影响;最后,在进行具体的空间装置设计和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到退休老人怀旧、喜静的心理需求,尽可能的采用操作便捷的装置设计和防噪音的功能布置,确保退休老人的基本生活质量。
(三)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及设计要点
从老年人的现实生活可以发现其行为特征呈现出长期性、个性化、拓展性等特征。长期性是指退休老人虽然并没有强制性的生活作息要求,但在数十年的生活习惯下,退休老人无论从起床、用餐、活动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相对规律的生活习惯;个性化是指由于退休老人之前工作性质、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情况的不同,对于居住空间的喜好以及设计风格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存在明显的个人偏好;拓展性是指退休老人拥有大量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去实现许多以前想过但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或梦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规划自身的时间参加生活拓展性项目,借以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例如:根据老人兴趣爱好,老人在宗教信仰方面,部分老人信仰佛教在设计中添加佛堂等根据老人爱好所设立的区域。老年人在一般情况下,最关注和家人的沟通交流,其次重视个人兴趣爱好,主要包括阅读书籍、培育植物,基于此,老年居家空间规划上更要注重人性化,参考老人的生活习惯对空间展开调整,广泛借助内部装饰等方法。因此在进行退休老人养老居住空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退休老人的行为现实,满足退休老人灵活性、便捷性、多空间的设计需求。
针对老年人长期性、个性化和拓展性的行为特征,空间分区的设计方式既符合心理需求,又符合行为需求。退休老人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分区中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老度过自己的老年生活,但需要在设计时需要合理把握空间尺度满足不同的行为需求。如针对养老居住空间起居室的规划,
这是老人生活的重点区域,属于链接各个区域的中心地带,通过该区域能直接进入卧室和阳台等,所以要尽可能规划在住宅核心区域,充分实现老人在居住空间中转移的便捷性,降低行动难度。客观而言,起居室的开间、进深尺寸是借助普通家具的规划、轮椅的移动和老人看节目的科学视距来设计的。通常,开间应该是3.3m-4.5m,进深一般超过3.6m。再比如通行空间的设计,应能满足轮椅的自由回转,面积一般至少应为6㎡,确保能实现单人转身活动的需求,还要满足两人同时移动和轮椅灵活移动的客观条件。
二、住宅设计研究
在根据生理心理行为等细节方面的设计例如:墙面色彩搭配选择让老年人心情舒适的暖色系让老人感受到温暖,再设计中屋内的颜色我采用了较为偏淡色的米色系,室内的地面防滑设计防止老人摔倒发生意外,保证老人的安全性,安装智能警报紧急呼叫按钮让远离父母的子女可以随时随地知道老人的安全,老人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通知到子女。室内的通电设施属于低按键、高插座设置。根据老年人免疫机能退化,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较高,设置室内空气循环系统,若开窗通风遇到阻碍,该系统必须保障老人可以实现无尘、无菌、温度湿度适宜的呼吸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低噪声污染的送风效果。
关于室外的地面做好防滑处理,采用防滑地砖水磨石砖防止老人雨天地面滑倒,地面应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水磨地砖拥有很好的下渗雨水,防止地面积水造成安全隐患。室外地面采用是无障碍设计,包括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地板铺设要维持道路平整,不能过度采用鹅卵石,道路规划上要有适当的曲折性,提高老人散步兴趣,拓宽台阶面积,不应出现急坡。在缓坡处墙面设置扶手。在居住环境绿化等角度,绿色能够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降低疲劳程度,老人有培育植物的习惯,室外活动可以提高老人身体健康程度,特别是喜欢晨练的群体,室外绿地是其核心活动区域。植物配置上应该提高绿色树木和彩色花卉的比例,以此提升老人生活积极性。绿地应该设计得相对平坦,避免种植带刺的危险植物。
在我的设计中着重充分的考虑到了关于老年人因为身体的各分方面的衰退从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来考虑:
在室内设计中关于墙角转角处的尖锐得到了处理,在一些容易滑倒和需要老人蹲下的地方安置扶手,防止老人滑倒或者眩晕摔倒,老人房内设置了充足的采光以及满足了老人可以在室内晒太阳。
在室外的地面铺装主要采用的渗水性质较为好的荷兰砖,有较为高的防滑性,室外设置了池塘池塘上方设置走廊采用防腐木(俄罗斯樟子松)材质,可以较好的防止因为与水面的长期接触导致腐败造成安全隐患。室外还设置了会客聚会区域可以使老人在室外休闲会客品茶等。
室外绿化植被多采用竹子(小琴丝竹)芭蕉等易于存活的植被,方便老人日常生活打理,花卉采用花期较长如:梅等。
综合而言,以适老化为核心观念的空间规划有大量需要注重的方面,应该参考老人需求制定一套科学的空间调整策略。
三、总结
退休老人养老空间设计关系到生活的和谐稳定,传统的养老居住空间设计仅考虑到了老龄人群简单的生活需求,并未满足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需求。本文便在以往老年养老居住空间设计的基础上,突出人文情怀,着重在居住空间的室内外设计从中彰显人性的温暖与呵护,提升老年人群养老生活幸福感,助力和谐社会的实现。未来,相信人性化的设计将成为养老居住空间的主流设计方向,更将成为人们迈向更加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