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自己说,我只是还没赢
2019-03-27嵇振颉
嵇振颉
他坐在我面前不停喝酒,一杯接着一杯。记得他以前滴酒不沾,怎么现在对杜康如此青睐?“酒这东西,小酌怡情,多喝对身体不好。”我摁住他倒酒的右手。“我要喝!我都这副模样了,您还不让我再放纵一回?”他回答道。
这是我的表弟,大学毕业才三年。第一年,他帮老板打工,换了两家公司。后两年,他自己创业,然而初创的公司倒在了汹涌的市场浪潮中。
父母没有责怪他。市场竞争本来就激烈,工作经验丰富、人脉广的行业资深人士尚且会输得灰头土脸,更遑论这个毛头小子。栽跟头正常,何况他还年轻,有输得起的资本和时间。
表弟却不这么看。两次被命运打倒,他的自信心早已丧失殆尽。其实,表弟何必这样自我否定,下面这位仁兄的经历,比他可惨多了。
小时候,他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上小学和初中各跳了一级,后来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时还未满弱冠之年。青春迷茫,他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继续留在校园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光电子专业硕士,听上去是一个处在研究前沿的学科。研究生课程,比本科时期的更少。面对这张空白光盘,他没有任意挥霍光阴。研二下半学期,他去一家私人企业实习。
实习生,说好听点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说残酷点就是廉价的劳动力。他每天上下班时间和正式员工差不多,而收入,连同事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上司分配给他的活儿,基本就是一些复印、装订材料等没有技术含量的任务。他却不甘平庸,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公司的研究成果,为这家企业申请了4个专利,其中2个专利实现投产,为公司带来了几百万的利润。老板不能再轻慢这位创新型人才,用超出普通员工3倍的高薪,试图挽留他。这次他倒“拽”起来,以去清华大学读博士为借口,婉言谢绝高薪厚禄。
申请博士很顺利,但才读了一个月,就有了一种“走对大门,走错小门”的感觉。他立刻调转枪头,考取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物流供应链专业。读博的第二年,他有了创业的念头。
物流供应鏈,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其中生鲜和冷链物流正对应了现代人对食品安全的需要。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生鲜和冷链物流做得不是很好,如果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产生的收益可能以千万计。
每个人都会有创意和灵感,但横亘在成功人士和普通人之间的城垣就是能否将想法付诸行动。他不是空想主义者,有了这个想法后,立刻开始实地考察,足迹遍布全国七八个省市,几十个农产品种植基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和老农唠家常,与跑长途运输的商贩一起算账,向种植基地大户讨教,跟街头的小商贩、小老板提出合作意向。他经常跑了整个白天,到了晚上依然顾不上休息,在电脑上整理当日获取的信息资料。生鲜行业涉及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链条,他都要亲自去看一看,发现和摸索其中的问题。
做了完整的市场调研,项目正式上马。他做了一个车货对接服务平台,由于平台前期投入很多,需要后续资金跟进。但是说服投资人显然不是他的专长。最后,自己一次性投入90多万元,全都赔了进去。这些钱,有父母的积蓄,还有很多是向亲朋好友借来的。为了避免损失更大,他只好暂时关闭平台。回望杂乱不堪的办公室,他无奈地耸耸肩:还是先老老实实地做学生吧。
才消停半年多,创业的欲望再次蠢蠢欲动。这次,他的目标是“生鲜物流平台”。当时O2O(从线上到线下)风靡一时,他想打造一个生鲜物流平台,将蔬菜产地和社区零售菜贩无缝连接。由于对农产品销售行业了解还不够深入,再加上难以解决农产品挑选、分拣、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他再次遭受挫折,又亏了100多万元。
这一次,父母对他失去了信心,不再像之前那样,在资金和情感上给予他全部支持。然而,挫败感只在他心中停留了一个晚上。两次创业失败,他赔了将近200万,却买到一条经验:只有同时保证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都运转顺畅,并提高效率,压缩成本,才能产生盈利和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次创业,他不像前两次那么盲目,做了一份很完整的创业企划书。他对现有的老旧菜市场进行“生鲜商超化改造”,凭借物联网技术与运营经验,运用互联网平台将菜市场进行提升改造,以现代化设计理念打造全新的菜市场购物体验,形成“互联网+菜市场”的新型社区菜市场平台,使菜市场具备私人订制、大数据应用、平台导流、产品推荐等功能,从而实现“互联网+菜市场”的服务扩展与数据转换应用。
试点成功后,他开始做连锁店,把从产地运来的各种生鲜在店内进行挑选、分级,手下员工增加到300多名。这一次,他不仅收回了前两次亏损的近200万元,每年还净赚上千万元。
他就是徐传超,一位去卖菜的博士,如今公司估值过亿。然而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他曾两次摔得很惨。不过,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是输了,只是没赢而已。”
输和没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认输就是认命,给自己盖棺定论,不愿意再去尝试。而没赢,意味着把目光投向未来,那里藏着赢的机会,为什么要畏首畏尾?
给自己一份希望,很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只是没赢而已。
(摘自《华人时刊》201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