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梵高绘画的艺术特征

2019-03-27张彩霞

神州·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梵高色彩

张彩霞

摘要:通过梵高的绘画作品,分析了梵高的绘画风格及内心情感,研究总结出了梵高的绘画特点。运用波形线和旋转线来表现内心情感,在色彩上使用高纯度色彩,对比强烈,并将炙热的感情注入画中。梵高卓越的成就使得他成为表现主义的先驱,并且影响了二十世纪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

关键词:梵高;主观情感;色彩;内心情感

1 梵高线的形式——波形线、旋转线

梵高的绘画中运用了大量的波形线条:大地在跳动,天空似火焰,树木缠绕。这种有力且富有激情的线条,具有粗犷、豪放、强烈充满动势的节奏感。既不倾向物体自身的动态,也不顺应物体固有的肌理,而是以独特的形式表现自然的心灵象征。梵高在住进精神病院疗养期间创作的《日落时的阿瑟冷公园》,这幅画就是运用了大量扭动、狂躁的线条来表现公园景象,表现此刻梵高内心的痛苦、低迷。

梵高另一种线的独特表现形式为旋转线。梵高的线条奔放自如,通过线条我们就能体会到他那不羁、烦躁的情感,使整个画面躁动不安,体会到他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压力却依旧热爱艺术的情感。在大家熟知的作品《星空》中,无论是漫天的繁星还是流动热情的河流,亦或是跳动雀跃的火焰,都形成了一个漩涡,充满激情与活力。画中的风景是一种奇妙的感知,一场非凡的体验,一次视觉的冲击。在梵高笔下,这些独特个性的旋转线富有生命力,随着他的内心变化而在画布上起舞,使我们感受到梵高内心的激情,线条如丝般炙热燃烧。

2 梵高笔触的运用——表现力

梵高绘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加强笔触的表现力,笔触是画家情感的总结,也是抒发压抑情感的方式。首先,他将笔触赋予了生命力,带入了感情,是生命的表达,是天性的释放,是质朴的语言。梵高的《自画像》正是通过笔触来表达内心的落寞与孤寂。他展现的自己,不带自我辩解,不带一丝浪漫的色彩,很纯粹,他用独立短小有力的笔触不带任何修饰的展现了自身的内心状态。笔触和画面和谐一致,展现的只是一个平静的男人,和他的内心世界。

其次,梵高笔触随心随型转动。笔触像长城的砖石,一块块堆积成一幅画作,不仅仅展现事物的形态,同时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展现着独特的艺术韵律。在《弹钢琴的加歇医生女儿》中,运用竖竖的笔触将玛格丽特纤长的身体表现的格外引人注目。裙子下摆处的笔触按照裙子走向摆动,笔触虽然略显粗犷厚重,但是却没有挡住裙子的飘动感,随风舞动的姿态。梵高的笔触犹如画中弹琴女子奏出的音符一般,连绵不绝,高低起伏,优美流畅。

3 梵高内心的呐喊——高纯度色彩

梵高以红黄蓝为画画的起点。他在画面中使用大量高纯度色彩,善于运用互补的色彩对比,使色彩相互对立、相互交融,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成为梵高的标志性用色。梵高把色彩当做表达主观感受和内心情感的媒介。

首先,梵高经常将人物背景或者天空用一种叫做普鲁士蓝色去描绘,人物和建筑物则用明亮的橙黄色或者是粉红色。用这种互补对比方式,使明度与纯度的对比达到最大限度,使主体的表现突出,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老农像》中,背景用了橙色,老农的衣服则用了蓝紫色,补色对比强烈,画面光彩夺目。老农的肤色用了粉色和褐色,袖口和围巾用了大红色,与背景颜色相呼应,使画面的色彩并不觉得单调。在这幅画中,表现了梵高对印象派还是有深入研究的,借鉴了修拉常运用的方式,用互补色并置法将画中背景进行了处理,达到了视觉混色的效果。

其次,梵高最有代表和喜爱的颜色就是明亮而颤动的黄色。《向日葵》让我们置身在黄色的阳光中,画面的主色调都是黄色,像一团有生命力、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火,而每一朵向日葵都是活的,挣扎着想跳出来。梵高借助酒在半醒半醉的状态下,将意识中的欲望和情感结合,带着冲动和激情的震颤,把本真的梵高呈现出来,使向日葵都变成了真实存在的个体,这就是梵高色彩的感染力。

梵高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绘画是他最真挚的友人,也是他毕生的信仰,色彩则是他诉说孤独的语言,是他与友人交流的语言,是表现自我的方式。

4 梵高作品中炙热的情感表达

梵高通过绘画来抒发情感,这是震撼人心的地方。他对乡村生活和劳动人民题材的巨大热情使他创作出了很多作品,其中有那幅最著名的《吃土豆的人》。画中衣衫褴褛,满脸皱纹,淳朴穷苦的人们围坐在桌前享用土豆,桌子上方悬挂着煤油灯似乎把他们都联系在一起了,营造了一种温暖又神秘的气氛。画面没有任何的修饰,梵高将朴实的生活再现,用最真实朴素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生活的真挚热爱。

尽管梵高的一些画哀伤低沉,画笔下的人物表情冷漠,目光呆滞,毫无生气,但也无法掩盖梵高对艺术的炙热情感。如《加歇医生》梵高最具特色的肖像画之一。加歇是位医生,却也热爱艺术,梵高认为他们是同病相怜的朋友。画中加歇医生面容憔悴,身体消瘦,身体的走势在画面中呈现对角线位置,背景两条线有一种不平衡感,而瘦弱的肘臂撑在桌面上,維持平衡。从画中我们能体会到加歇医生的忧郁和哀伤,梵高绘画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像他一样悲惨,他将自己对艺术的炙热情感全在画面中展现出来。

梵高的绘画生涯虽不长,但每一幅作品都是从他内心炙热的情感出发的,所有的情感变化都是他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对生活的热情和憧憬。梵高借助绘画表达内心,言不尽意,象以尽意。梵高用心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抓住生活的本质,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结束语

梵高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对艺术的热爱,他用最朴素的生活体验表达最真实炙热的艺术情感。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勇于探索创新使他有了一套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独特的波形线和旋转线,超强的笔触表现力和敢于运用高纯度色彩,这正是梵高艺术所呈现的独特魅力。梵高用一幅幅作品向我们讲述他的故事,历经磨难却仍保留着对艺术的热爱和激情。

参考文献:

[1]林和生.凡高·麦田里的人[M].成都: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丰子恺.梵高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3][美]欧文·斯通,常涛译.渴望生活:梵高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本社,2014.

[4]何政广.梵高疯狂的天才画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司穆.孤独大师:梵高传[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梵高色彩
梵高的星空三部曲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
蒋勋:梵高的受苦与救赎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