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

2019-03-27牛艺源

设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保护

牛艺源

摘要:靖江王陵遗址公园是以靖江王陵陵墓遗址与公园为一体的大型陵墓公园,记载着明朝这一历史时期藩王的陵墓制度及丧葬民俗文化,承载了该历史地段的城市风貌和历史文脉。文章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以遗址保护为前提,挖掘靖江王陵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针对遗址公园建设内容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研究型的设计方案,探寻遗址公园景观规划实施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靖江王陵 遗址公园 保护 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0069(2019)01-0145-03

Abstract: The Jingjiang Mausoleum Site Park is a large mausoleum park with the tomb site and park of the mausoleum of Jingjiang. It records the tomb system and funeral folk culture of the king of the Ming Dynasty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and carries the city style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historic district. On the basis of site investigation and investigation, the article excavated the historical culture behind the Jingjiang Mausoleum on the premise of site protection.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mction of the site park, a research type design scheme was put forward to explore the rational wa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te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Keywords: Jingjiang Mausoleum Ruins park; protection Landscape planning

一、靖江王陵概况

(一)历史溯源

靖江王陵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明代藩王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位于桂林尧山的西南麓,是明太袓朱元璋之重孙朱守谦及历代子孙的陵园。除此之外,遗址公园还葬有妃嫔、将军墓和尚未挖掘的地下陵墓遗址。靖江王陵整个墓葬群后枕尧山,倚山势坐东朝西,漓江自北向西、南环绕,前方奇峰对峙的山水环境。现开发王陵遗址均呈长方形,由内外两道陵墙围合,均有神道、石作仪仗、享堂与封土,表现出明代早、中、晚期的陵墓风格,为研究、验证和补充中国陵寝制度史、石像生制度史、随葬制度史以及丧葬习俗提供了充分的历史考证。

(二)景观规划开发区域分析

靖江王陵遗址考古挖掘工作主要对其中十一座王陵遗址展开,王陵范围内的墓葬形制及随葬情况还尚未全面系统地清理和勘察。目前靖江王陵遗址开发区域分为已开发区域、正在开发区域以及待开发区域。已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庄简王陵遗址及周边的服务功能区域,规划设计的侧重点可以落到保护和优化的层面上;正在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怀顺王陵、昭和王陵、悼喜王陵遗址,规划设计工作应结合遗址保护、考古环境,合理进行陵园景观设计,避免已开发区王陵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待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剩余王陵、妃嫔及将军陵墓区,应兼顾远近期的开发程度,对未开发区域做好规划与保护工作。

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底蕴,但由于相关理论研究的缺乏和景观规划不合理,出现了遗址文物破坏、文化主题不突出、景观质量良莠不齐等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不够、景观内容违背历史原真性、遗址保护管理措施粗放、没有合理兼顾近远期及不同程度区域的发展等,针对这些问题,对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将主要研究问题落到“挖掘”、“保护”的问题上,再进行遗址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有效保护靖江王陵基文物和传承历史文化。

二、靖江王陵遗址保护设计

(一)考古挖掘基址,露地文物保护及设计

靖江王陵遗址公园的研究问题、设计规划最终要落实在保护、还原场所的原真性上。挖掘靖江王、靖江王陵背后的历史文化,体现基地历史变迁的过程,展现明代藩王陵墓制度和丧葬文化,同时结合不同陵墓区域的规制特点,注意在改造设计中体现明代初期、中期、末期的历史轮廓。

1.建筑基址保护与展示:由于年久失修,特别是正在开发和待开发的陵区,如怀顺王陵、昭和王陵和怀顺王陵,常年受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建筑基址及踏步石构件多已残缺和崩裂,严重影响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从遗址保护出发,必须对这些台基和踏步遗存予以有效保护。建筑遗址尽可能按留存现状进行加固,展示原有规模与布局。台基及踏步石构件之间的杂草需要清除,以保证考古挖掘的可视性,同时对歪斜或移位的石构件进行复位,尽可能不做补全处理影响其结构原状和完整性。遗址地面均残存着青方砖或青条砖,可做局部玻璃覆盖保护,减少风化腐蚀及踩踏破坏受损。

靖江王陵的封土和玄宫均有挖掘被盗痕迹,致使封土外形不完整以及玄关遭到破坏。在维持陵墓原貌的基础上,选用本地常绿、根系较浅的草种对封土进行绿化,如大叶油草、细叶结缕草等。采用矩形毛石挡土墙修补玄关盗洞,避免再遭破坏。

靖江王陵的围墙多有倾塌,部分墙基遭到拆挖破坏,周围杂草丛生。为展示靖江王陵的陵墓布局、规模及形制特征,需要考古彻底清理陵墙遗址上的杂草树根及覆土,依据围墙的残留现状加固保护,揭露遗址轮廓,探明原建陵门及外陵墙走向,明确其位置布局。

2.露地文物保护与展示:靖江王陵的露地遗址文物受风化腐蚀严重,特别是待开发区及正在开发区的陵墓,其规划管理较为粗放,许多石刻雕像散落无章,加之常年风化雨蚀,多有残损或腐蚀现象。从露地遗址文物现状的保护出发,进行统一管理和圈护,可采用栏杆或玻璃围护,或者种植小型灌木如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等进行隔离,或建筑高台划分出独立保护空间,免遭人为破坏。从露地文物本体的保护出发,可利用化学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如在石刻雕像上涂刷防风化雨蚀的化学药剂,还可使用可恢复性材料,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对其局部残缺崩裂的部位修补整饰,且修复部分具有可识别性,达到修旧如旧的视觉体验效果,以赋予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二)历史文脉保护设计

建立靖江王陵数字化虚拟展厅。靖江王陵出土的遗址文物,如陶瓷、梅瓶、石刻、服饰等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靖江王陵遗址的3D模型数据库系统,来介绍和还原文化遗产,既可使考古资料和濒危文物资料得到科学、高精度、永久性的保存,且达到更科学的展示效果和管理水平。其次,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动态仿真技术全面展示靖江王陵尚未挖掘或已淫没的地下宫室以及王陵历史的演变过程,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观感体验。

开展丧葬民俗文化活动。据记载挂子山村的村民是驻守王陵的后代,将历史文化融入村落,纳入靖江王陵的遗址展示系统,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和文化村落景观。以当地村民为演员演绎明代藩王丧礼祭祀活动与民俗表演,更直观地还原历史,更好地激起观者强烈的情感,仿佛置身于庄严的祭典现场,切身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既起到了育教于乐,民族文化的传承,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结合靖江王陵遗址周边的苗圃用地和生态农业景观,开发特色景区游览内容,规划游园小路和木栈道,设置休息座椅,为参观者提供一处静谧的休憩空间。同时开展特色农业体验活动和建立考古工作站和考古实验中心,以靖江王陵正开发区域,眧和王陵与怀顺王陵为主要参观现场,设计游客专用栈道以便近距离考察学习,不仅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还扩大了景区的观赏区域且增添了参观乐趣。

三、靖江王陵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一)对景观规划、设计内容从宏观到微观的解读

1.宏观层面——区域整体规划:遗址公园景观规划中宏观层面的内容是对遗址公园整体性的把握,重点在于遗址空间格局与整体空间结构的整合,以及遗址文化主题的提炼和游赏序列的组织。

在考察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周边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其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生态格局等,制定出遗址公园的规划结构,并将规划布局细化,形成各个系统性分区,道路交通规划、功能结构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等。针对遗址现状,对景区现有的分区进行合理调整规划,划分出王陵景观区、保护隔离区、休闲游览区、生态农业区、附属服务功能区和景观出入口区域。在合理的整体分区基础上,结合观赏游览、遗址考古保护、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调整联系各区域之间的道路系统。

靖江王陵遗址考古公园以“考古挖掘”、“遗址保护”为本次设计的主要研究问题,通过规划与设计,对遗址公园文化主题进行提炼和解读。在“考古挖掘方面”,挖掘明代藩王丧葬制度、礼仪以及靖江王背后的历史文化,挖掘王陵的建筑技术与设计、建筑艺术与文化,挖掘王陵的园林文化与地域文化,作为本次项目设计的文化依托。在“遗址保护”方面,保护王陵现有的建筑遗址和露地文物,保护王陵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作为本次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同时以靖江王、靖江王陵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旅游开发意义、园林景观意义,作为景区规划设计的创新点。

2.中观层面——各区域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遗址公园景观规划中中观层面的内容是遗址景观结构的组织安排,合理把控好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功能协调关系、道路联系、种植设计等,同时做好各地形设计,建筑与室外环境设计、建设改造内容与生态关系的处理,最后结合靖江王陵主次陵墓群,塑造出整体井然有序、各个区域又别有特色的景观环境。

根据景观规划的内容,对靖江王陵遗址公园划分六大功能区,分别为王陵遗址景观区、保护隔离区、休闲游览区、生态农业区、附属服务功能区和景观出入口区域。在这六大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又细化出一些特色的小景观节点区域,如中心广场区域、景观雕塑群、休憩娱乐区、花田观赏区、梯田绿带景观区、苗圃观光区和遗址博物馆与考古中心建筑景观区等。在把握好景区整体的规划上,处理好各特色景观区域。为保证各区域景观之间的连通性,在道路规划上设置了三个等级的园路连接。一级道路连接六大功能区,二级道路连接小景观节点区域,三级道路为游园小路和木栈道,考虑到近距离观赏遗址、体验考古文化和感受不同区域的空间效果。在塑造各个不同区域的景观的同时,还要注意在设计中体现场所背后的文脉文化特点,考虑展现靖江王、靖江王陵在历史进程中的历史动态过程,在保护的基础上,还原场所的原真性,发掘出其所折射的历史文化含义(如图1、2)。

3.微观层面一各区域及细部设计:遗址公园景观规划中微观层面的内容是对遗址公园各区域的细部设计,重点在于遗址本体景观特征的展示及艺术处理。景观细;设计上的把控,在体现基址文脉的基础上,做好景观细部处理,如景观节点设计、景观小品设计、景观建执设计、游赏视距视线引导设计、无障碍设计、入口停车场设计、植物配置以及公共设施设计等。

景观小品在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具有艺术和功能的双重特征,借助景观小品设计体现基址文脉,推动景观设计的民族化和本土化。靖江王陵遗址多石刻雕像,与其结合进行景观小品设计。如望柱、石狮、石羊、石虎、麒麟、奴马、石象以及秉笏文臣和男女侍者,提炼其寓意将造型抽象化,采用新材料、新结构、色彩搭配等設计语言塑造景观小雕塑,赋予雕塑小品“形”与“神”的兼备。除此之外,石刻雕像可作为石雕小品的设计元素应用在遗址公园的细部设计中,比如浮雕墙、石凳、立体石雕像及地面石雕铺装等,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作为考古遗址,可根据出土的文物如服饰、陶瓷、梅瓶等,提取其造型、图案纹样、色彩等元素应用于栏杆、隔断、灯柱、垃圾桶、道路铺装与景墙的设计中,全方位展现主题文化。

在遗址公园的细节设计上,既要体现场所精神,如材料选择多运用乡土材料,还要注重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如考虑社会弱势群体的使用感受,设计老年、儿童的休憩区,针对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计等。对于陵园景区入口处及集散广场,庄简王陵景区、附属停车场区域、公共服务建筑区域等不合理规划与设计,要注意处理好与陵墓景区在风貌、设计手法、设计风格上互相过渡衔接的关系。

通过细部设计完善王陵遗址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第三代庄简王陵遗址,采用原址全部复建的展示方式,对地面建筑进行原址复建,对神道、拱桥、水系、封土及玄宫进行整治和修复。但是由于常年陵园管理不善,出现许多问题。如景观水体工程不合理,造成水域断流,陵园内连通神道的石拱桥桥下的水域严重污染;如树木根系遍布封土坡且长满杂草,封土区挡土墙及游憩道路残破;如植物管理粗放,种类杂乱,病虫害严重;如王陵内部废土堆积,残存的石雕不合理堆放,破坏了遗址的景观效果。(如图3)针对以上问题,可通过细部设计解决。水域断流、污水的处理,用石材、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还原堤岸形态,将缓坡式、台阶式堤岸结合起来,设计水循环装置,及时处理污染并加强管理;封土保护方面,彻底清理封土坡杂草树根,种植根系较浅的地被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及踩踏;修复加固挡土墙,提取靖江王的历史故事在墙面做浮雕展示,带给游者动态的观感体验。在环境整治方面,在陵区四周种植绿篱,裸土部分种植草皮,起到围合与固土美化的作用,在陵区设置排水暗沟和积水井及时排除地表雨水。

靖江王陵景区的园林铺装,不仅具有组织交通和引导游览的功能,还直接创造优美的地面景观。在景区的广场、平台、游路、景墙、廊架树池等鋪装和构筑物中,选用文化石、条石、砂岩、透水砖、植草砖、青砖和防腐木等材质。在进行园林铺装时,注意铺装的尺度、色彩、质感、图案纹样,注意与空间形体大小、周围环境的色调、景观心理感受相协调。例如景区中心广场的芳点设计,选用尺寸较大的花岗岩与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质;小型空间如休息平台、游园小路,选用中、小型尺寸的地砖与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在色彩的选择上以冷色调为主,凸显遗址浓重的文化历史感和沉郁的苍凉氛围,穿插暖色调,来打破千篇一律的沉闷感,追求统一中求变化,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二)种植规划设计

遗址公园的植物配置方式以遗址保护为前提,根据其周边的环境要求,通过选用遗址文化浓厚的乡土树种,适当引入景观观赏价值高的外来树种,发挥植物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建立遗址保护与景观欣赏相协调的绿化环境。遗址公园的植物配置整体上以规则式与混合式为主,自然式为辅。对于王陵较集中的区域如庄简王陵、昭和王陵、温裕王陵等,采用规则式布局;对于分布零散如妃嫔墓、将军墓或距离遗址较远及遗存在地下的遗址区域,采用自然式布局,可选用大叶黄杨、海桐等形成隔离与防护空间,结合道路、标示牌示出遗址空间范围。

在王陵遗址边界种植松柏等常绿树种,运用群植的手法形成大面积的植物绿化空间,与尧山风景区及周围村落环境相隔离。一方面保护遗址的安全,另一方面对遗址展示起到衬托作用。遗址之间相互联系的道路两侧可对植常绿乔木龙柏,烘托王陵等级森严、庄严肃穆的氛围,下层空间栽植绿篱小叶女贞增加视觉层次效果。王陵墙垣遗址栽植体量合适的常绿小灌木如红叶石楠,减少植物根系的生长对墙垣的破坏;建筑遗址前、神道两侧、游览道路两侧选种合果芋、冬青、四季桂等园艺花卉;陵园绿化空间宜选用本地常绿的草坪铺地如大叶油草、细叶结缕草等。在遗址公园休闲游览区,保留乡土植适当种植物观赏性植物,如海棠、紫薇、桂花、石榴、红花羊蹄甲等,配合着道路、园林小品进行艺术化处理,起到点缀和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二)生态保护设计

在景区生态保护的设计过程中,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划分避开生态敏感度高的区域;避免过度施工破坏当地原生环境,对区域原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进行预留。结合现有情况,在不影响景观体验的情况下,保留林业用地、苗圃用地、果园等,发挥其固有的生态效益,可适当开发生态景观、生态旅游的内容,将景区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结语

文章通过靖江王陵遗址公园的考察分析,针对王陵遗址现存保护、景观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五个层面的的思考,结合考察现状,对景观规划、设计内容从宏观到微观的解读。在景观规划的概念设计中,以靖江王陵的历史文化为主题,在保护王陵遗址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传承靖江王陵的历史文脉,发挥遗址公园育教于乐的功能,营造一处兼历史、艺术、科学的文化景区。

参考文献

[1]吴安.靖江王陵遗址公园探索[D],北方工业大学,2015:71-99.

[2]胡畔.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07:40-58.

[3]吕华鲜.对桂林靖江王陵旅游开发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⑴:235-239

[4]张伟.明代靖江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130-133.

[5]孙景荣,雷亚芳,陈永贵.基于陕西民间艺术元素的景观小品设计研究与实践[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235-239.

[6]周左.遗址公园植物景观规划研究——以杜陵遗址为例[D].西北大学.2010:38-56.

[7]高贺,杨淘.我国面向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研究[J].设计,2017,30⑶:101-103.

[8]王路祎.公共景观构筑物设计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J].设计,2017,30(6):106-107.

[9]景观设计学——自觉的、有计划的艺术创造实践活动[J].设计,2017,30(9):32.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保护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