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美学及生态机制研究

2019-03-27郑文霞黄艳

设计 2019年1期

郑文霞 黄艳

摘要:我国传统的农业景观不仅具有独特的视觉形式和审美艺术价值,而且其内在运行机制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理念,其中的能源转换、物质循环利用、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等都具有普遍性的生态价值,文章在于强调我国传统农业带来的独特审美形式与它背后蕴含的生态运行机制在当代可持续环境建设中的启示。分析研究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机制在当代环境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文章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将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机制从文化的高度来探讨,并结合实践运用,不仅是对当代可持续环境设计的有益补充,更是对美丽中国建设与传承并推广我国传统文化的必要过程。

关键词:景观美学 农业景观 生态机制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38-07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China has not only unique visual form and aesthetic artistic value, but also contains profound ecological concept in its internal operation mechanism. Energy conversion, material recycling an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are of universal ecological value.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belt in China. The unique aesthetic form and the ecological operation mechanism behind it have enlightened us in the contemporary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mechanism to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design was analyzed. The innovative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ecological mechanis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from the cultural level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mbine it with practice. It is not only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contemporary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design, but also a necessary proces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beautiful China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landscape aesthetics Agricult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mechanism

引言

在人類社会发展早期,由于技术和生产力低下,因而其建造活动受到地理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较大,从而生产生活及活动都是顺应自然。在顺应自然过程中摸索提炼出既简练又安全的经验性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日趋渐大,造成了诸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文化趋同等现象的产生,当立足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下,寻求新的更适合发展模式更加紧迫。

中国传统农业景观在环境设计及美学、哲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西方近300多年的工业文明带来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并最终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这次危机迫使人们思考重新寻求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美国生态伦理学家H·罗尔斯顿(H·Lolston)提出“西方人也许应该到东方去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2]。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机制在指导人类行为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全世界生态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我国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其涵义既形式美又运行健康。其中国传统生态观是一种本真自然的态度,与特定生产环境有关,也与它们在历史中形成的实践能力、价值取向、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复杂的关系。文化观也是生态观,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生命,并将此反映到审美当中。以生态机制为基础,外在农业景观美学价值为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由内而外相互影响。从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景观生态原理。

文章将中国传统农业景观内在运行机制所产生的外在形式深入调研、整理、研究、实践,试提出最适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与方法。其意义在于强调我国传统农业景观带来的独特审美形式与其背后蕴含的生态运行机制在今天可持续环境建设中的启发和运用。

一、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美学特点

农业景观的价值体现在审美形式与审美哲学中。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美学价值是农业内在运行机制所产生的外在表现形式。美丽中国建设首先是形式美、其最基本的是运行健康美,我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政策多数都是技术性研究,确忽略了审美的重要性。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将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机制从文化的高度来探讨,并结合实践运用,不仅是对当代环境设计的有益补充,更是对建设美丽中国与传承并推广我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要过程。

(一)受物质条件影响下的农业景观美学形式

农业景观美学形式是受到当地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物产材料、生产工具等影响所形成的独特景观形式,具体产生原因归纳为二方面。

1.受生产工具影响

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无不体现在劳动生产工具的变迀上,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及持续的改进,在改进的进程中,沉淀下来最精髓的生产方式(如图1),以及因工具所产生的独特农业景观形式。例如曲辕犁在耕地时留下的痕迹,形成一垄一垄直线的景观形式(如图2),这种形式使耕种效率最大化,管理简洁化,形式美观,一直延用至今。

2.受地形地貌影响

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人们,田地不仅是得以绵延繁衍的物质载体,而且是根据特定的地理条件进行的杰出创造。例如梯田是依据地形合理耕种而产生的阶梯状景观(如图3),具有强烈的形式美,这种对农业景观的审美基于农业用地的生产性与生态美,其生态美是一种整体的美,梯田景观依赖于整体的生态平衡,梯田、村寨、树林和村民共同构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制约,达到一种生态平衡。

3.受物产材料影响

正如日本学者中尾佐助提出的栽培植物与农耕的起源学说中所阐述的以甘蔗和茶为基础的喜马拉雅——中国南部——日本等阔叶树林文化(如图4)[3]。农业景观形式的产生极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农耕文化中物产材料的影响,例如中国南方乡村的采茶景观(如图5)与乡村建筑建造中,使用当地稻草、秸秆碾碎与泥土一起烧制而成的建筑砖便利又环保,建造的建筑群整体色彩程橋黄色,最后墙体刷白有防虫防潮功能,因而形成乡村独特景观,仿佛一幅水墨画般的艺术作品(如图6)。

(二)受传统哲学影响下的农业景观美学价值

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我们的袓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呼应自然节奏和农业生产周期的“应时”,因地、因物的“取宜”,“农为本、和为贵”的“守则”,天、地、人“和谐”等农耕哲学,从而影响到农业景观的美学形式与人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的审美标准与美学价值,其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在世界上均独树一帜,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

1.审美标准

中国古代审美的标准是超脱世事的樸素美。需要从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进行欣赏,当作“如画性”的景致,见证了景观的演变,赋予景观更深层的涵义,如此的景观是满载记忆的,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出的审美境界;文征明的“山水书房”(如图

7);都传递出由审美来表达人生境界的意义载体。

2.美学价值

农业景观美学的价值在于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对农业景观的赏析中,既含有时空的过去、当下维度、更含有未来的维度,这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农业丰收的祈盼。这种独特的农业景观形式也影响了艺术、文学等方面,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常常是画家及诗人笔下的主题。例如古代的“耕织图”(如图8)是中国传统农业中特有的一种配有诗文来阐述农业生产系列的图谱,兼有传播农业技术以及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描绘了古人耕种和纺织劳动的场景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方式。

(三)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原理

中国传统生态观的价值与道德取向,对当下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重归和谐,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思想资源。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对中国传统生态观传承与创新是具有时代价值的,所以,我们需要把握对中国传统生态观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农业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景观设计,更是生态生活与生产、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中国传统农业景观中蕴含丰富的经验性知识体系,体现出适时、适地、节约、循环持续利用等中国传统生态哲学观,并形成中国特有的农业景观形式,是现代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思想理论及景观形式借鉴的宝库。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道法自然”的生态实践观及“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哲学等理论与调查实践归纳提炼,提出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原理(如图9),它是由内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物质维度运行的独特生态机制影响下,产生的外在美学形式及美学价值,营造诗意栖居的环境,最终达到永续发展的生态原理。

二、独特的生态机制

我国生态观、哲学观、宇宙观相适应,同时又不同于西方。中国传统农业运行机制蕴含着生态理念,西方生态多是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农业运行机制从时间、空间、循环等一个更宽范畴来研究,它扩展并补充了当今西方对生态的理解,这也是当代西方生态研究中所缺乏的。100年前,美国学者富兰克林·H·金博士为了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把目光转向东方,调研考察了中国农村并撰写了《四千年农夫》一书,提出“中国拥有较高层次的生产制造能力”。[1]许多饱含哲理的思想,在当代人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时间维度的生态、空间维度的生态、物质维度的生态角度来阐述中国传统农业所体现出的独特的生态机制。

(一)时间维度的生态

西方景观生态设计表现为自然式、乡土化、保护性和恢复性设计,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景观时间利用率最大化的分析比较,得出时间的最大、最优、最宜的利用是生态设计的基础关键点,补充和扩展了西方对生态设计的深入理解及启示,目前还未有此研究的文章,本文是第一次提出时间维度的生态观点。

1.时间节约化

我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懂得利用时间的,呼应自然节奏和农业生产周期的农耕能更快捷及有效地保证农业收成。这种农耕方法有“复种”、“套种”等。其中,农作物“套种”是最大化利用地力、光能,从而达到丰产高效、一季多收,并抑制病虫害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具体可总结为12种套种模式(如表1)。许多地区还采用“复种”的耕种方式,形成一年多熟制。这种时间节约化的方式是利用生长季节的每分每秒来促进作物的生长,因此,形成独特的生态理念与景观审美形式(如图10)。

2.时间最优化

中国具有最早把时间节点最优化利用的“二十四节气”智慧,是既科学又实用的文化遗产。具体有:立春、雨水、惊望:、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一直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我国传统特有的历法体系及相关实践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种时间的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4]在2006年,中国“二十四;气”被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的运动,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社会实践和知识体系。每一个节气都有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如图11)。

几千年来,我国广大农民为了“顺应天时”,不违农时进行农业生产,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活动,达到了五谷丰登,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科学的务农措施,更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景观,通过调研整理归纳得出:

1月小寒、大寒节气中大部分地区油菜、冬小麦正处于越冬阶段;各种果树进行冬季修整;温室育苗;畜禽圈舍饲养越冬。

2月立春、雨水节气中小麦油菜追肥、积肥送肥、春播备耕。

3月惊蛰、春分节气中小麦拔节、玉米催芽、开始春耕生产。

4月清明、谷雨节气中小麦中耕,油菜陸续开花结荚,播种春玉米,采茶,养春奄。

5月立夏、小满节气中冬小麦进入乳熟期,油菜中下旬黄熟,玉米定苗、水稻插秧,苹果、梨定果套袋。

6月芒种、夏至节气中夏收、夏播、夏管的关键期。

7月小暑、大暑节气中收麦,棉花生长盛期,棉花管理,人畜降温防暑,严防暴雨山洪。

8月立秋、处暑节气中各地春播早秋作物约熟期;夏播晚秋作物生长盛期,棉花花铃期,油菜备耕播种。

9月白露、秋分节气中为油菜、小麦播种发芽期,谷子、玉米、豆类等秋熟作物收获期。

10月寒露、霜降节气中冬小麦播种出苗期,油菜苗期,采拾棉花、玉米、豆类收获期。

11月立冬、小雪节气中大部分地区小麦分蘖。

12月大雪、冬至节气中冬小麦、油菜、夏杂作物正值越冬期。

由于各部分地区有所差异,特以陕北地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如表2)。

3.时间健康化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活动都与大自然的气候变化紧密相连。所以,顺时而食,饮食要合乎自然规律。只有顺应四季的变化合理安排饮食,才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中国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称为“时令”。中国传统农业文化遵循四季变化规律生活,适应宇宙节律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独有的。孔子说“不时,不食”,要求人们顺应大自然的节律进食,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时令饮食是与自然相呼应的生命运动。只有在时间、大地物产及人体最和谐时才是最生态健康的(如图12)。

中国传统中医认为,四季气候不同,人体会受到季节更替、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产生反应,呈现季节性差异。自然界因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而人体器官的各项功能、脉象、气血运行、皮肤开合都随季节的推移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符合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蔬菜水果。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遵守时令规律生长的食物,叫作应季食物。这种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浓厚,营养充分。春天的韭菜、香樁、草莓、春茶,夏天的西瓜、番茄,秋天的花生、玉米、梨、葡萄、栗子,冬天的大白菜等,都属于应季食物。时令食物都是最健康的,也是最能适应季;身体变化的。遵循四季寒热消长规律,利用时令进行饮食搭配,能够给机体提供最佳营养,是最健康生态的(如表3)。

(二)空间维度的生态

当代环境由于技术过于发达,人的控制欲过度膨胀,所以用一些人为的理念与技术来干预自然界本身应有的进程。中国传统农业机制在劳动力缺乏,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界自我运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来保证生命及发展,是当代应该传承的。以下从地形利用与弹性环境方面具体阐述中国传统农业景观中空间维度的生态。

1.地形利用

在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下,以传统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生存经验和环境适应经验在农业景观的地形利用中呈现出明显而抽象的点、线、面、体几何表达关系,从具体到统一、由整体到细节(如图13),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永续发展。

(1)点:点体现在地形芳点部分,整个生态系统由众多分散的点组成,具体有山丘、蓄水池等,例如蓄水池具有便于周边利用的功能。形式根据地形而定,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与自然融为一体(如图14),分布在南北方等地区。

(2)线::线体现在链接部分,整个生态系统由线串联起来,具体有道路、田埂、水渠、壕沟等,例如壕沟具有蓄水、蓄肥的功能。采取沟底部约0.6米宽,沟口约1.8-2米宽,深度约0.7-1米(如图15)的形式,主要分布在山东等北方地区。

(3)面:面具体体现在农田方面,其功能主要耕种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粮食。一般为井田形式,源于我国古代井田制度延续产生的分配与耕种方式(如图16),“井田制”是古代社会制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期发展成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这样的布局既便于耕种又美观实用,也便于管理。我国北方多为旱田;南方多为水田。

(4)体:具体体现在点、线、面构成统一和谐的运行整体,比如梯田,其功能是自然灌溉不仅有效而且减少劳动力,是一种最少人工干预并自我运行的一个典范。能够更好地保持水土并有效灌溉排涝。较低的梯田种豌豆、油菜、高处种桑树,低下接下去种水稻(如图17)。通过土地平整,能够将水土流失对土壤肥力造成的浪费尽力降到最低。同时保留雨水,并平均分配使用。由此大部分容易流失的水分渗入地下,从而将表层土壤中的养分传输到农作物的根部,保证农作物根部生长能更好地保护土壤。在平整好的土地中进行灌溉,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水的作用,洪涝的时候可以迅速排出积水。因高低坡度形成弯曲的阶梯状,种植方式所使用的劳作行为方式表现形成独特的美学形式(如图18)。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

2.弹性环境

生态环境还在于对弹性环境的建构,比如水源涵养景观规划设计,是养护水资源的最佳措施。一般可以通过规划建设水源涵养区、恢复植被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防止湖泊、河流、水库淤塞,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以及保护饮水水源为主要目的。水源涵养与枯落物组成、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层厚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绿化是水源涵养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效,是促进自然界水分良性循环的弹性环境有效途径之一(如图19)。

(三)物质维度的生态

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垃圾”概念,每种物质都会合理利用,形成相互循环的良性系统。中国传统农业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能够支撑起高密度的人口,长久以来就施行多种植物轮作的方式来保持土壤的肥沃及丰产。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利用来作植物以提供食物、燃料和织物。例如生物体的排泄物、燃料燃烧后的灰烬以及破损的布料都会回到土里,成为有效的肥料。传承并合理应用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机制的可持续经验,会让人们的生活更生态。以下从物质合理利用、物质就地利用、物质循环利用方面具体阐述中国传统农业景观中的物质维度的生态。

1.物质合理利用

物质合理利用体现在对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例如把日光温室、厕所、畜圈与沼气池连接,使人与畜的粪便不断进入沼气池内,保持正常、持续的产气,同时利于粪便管理,进一步改善环境的清洁卫生,沼液运送到日光温室、蔬菜地里作肥料使用。沼气池以“圆、小、浅”以圆柱形式为主,池容6?12立方米,池深2米左右(如图20),主要用于江苏等地区。

2.物质就地利用

物质就地利用体现在节约时间及能量转换方面,例如落叶腐烂后是最佳的“天然肥料”,林木吸收后,形成自然的循环。落叶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氮素含量(如图21)。在培养土里加入腐叶土,这是树叶杂草等沤制的肥料,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不仅供应营养,还具有优化土质的功效。

3.物质综合利用

物质综合利用体现在对农业物质最大化利用方面,例如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收割后产生的秸秆,可作为燃料、饲料,在部分地区还可以利用麦秸、玉米皮、蒲草等各种软质材料,编成蓑衣(如图22)、草帽、草鞋、门帘、坐垫、地氆等用品。有些地区还用麦秸进行艺术创作,例如濮阳麦秆画(如图23)文化,将农业物质提升到文化艺术价值上。

三、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美学及生态机制对当代可持续环境的影响

国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从视觉形式到整个经济文化综合发展的概念。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机制是经过几千年的检验,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尤其与气候,人文条件非常契合。因而,中国传统农业景观外在形式及自身内在运行机制对当下环境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一)中国传统生态观的超前性

传统农业景观精髓的继承即是美学形式上一种继承,也是生态技术生态机制的继承。最终上升到哲学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延续,以及在此基础上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里,以及对环境永续发展的认识及实践中国(如图24)。伴随着社会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对乡情乡韵乡愁的渴望,中国农耕智慧越来越为各国所推崇,中国传统农耕的智慧不仅仅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更期待“中国智慧”的时候。

1.诗意栖居

德国海德格尔哲学家提出“人,詩意地栖居”,这与中国传统的人居文化和人文情怀产生共鸣,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早地追求着诗意家园为目标的人居理想。强调诗意居所的情怀,使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能超然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从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来讲,古代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足以反映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最能表达“诗意栖居,,理想境界的是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世人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凡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方式里蕴含着乐居一快乐的居住,乐游一开心的游览,乐活一幸福的生活的美好愿景[5]。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以描写恬淡安逸的隐居生活为主,营造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愿景,表达人们向往宁静生活的理想。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的社会梦想。

2.永续发展

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机制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系统”,环境是具有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功能,是最基本具体的实践。由于生态环境尊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根据农业的气候特点及地理环境进行养殖与种植,尊重自然规律相和谐,遵守二十四节气的农时,进行物质循环可持续使用,增加资源利用效率。重视我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机制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扬我国独特的农业景观美学思想及形式,从空间、时间等多维度方面挖掘一套完善的农业景观生态机制理论与实践,从而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品质。

(二)传统农业智慧在当代可持续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自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愈发显著,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议题。2012年11月,十八大会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愿景。2015年10月,“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写入国家五年规划。2018年3月11日,“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2018年3月17日,国务院确定设立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

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生态智慧的研究,对当代环境生态的问题进行研究实践,服务于解决当代环境生态可持续问题,让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的智慧研究不仅是挖掘历史层面,更延伸到整体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应用层面,反思并做出相应改变,同时也不断从传统实践中汲取智慧,寻求解决方案。思考如何在先进科学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对这些传统智慧加以创新与推广,指导更加可持续的生态重建。

1.农业景观美学应用

受到农业景观美学的启示,根据当地生产工具、地形地貌、物质材料等,可持续循环利用资源、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收益、适应自然和季候节律等,营造田园式的诗意栖居。例如衢州鹿鸣公园的设计(如图25),将生产性农业景观与低维护的乡土植物融于景观设计之中,创造出了一个丰产美丽的城市公园。

2.生态运行机制应用

受到中国传统农业景观时间、空间、物质转换维度生态的启示,建设尊重生态循环和与自然平衡的环境,例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通过生态系统来支持和强化城市环境(如图26),此案例对北京整个城市在生态环境、生活品质和文化价值层面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奥林匹克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主要从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和生态的适宜性方面综合考虑。是国内首次使用循环固体垃圾技术的城市公园(如图27),中国传统农业内在生态机制的时间利用率最大化,空间效率最大化,物质能量转换最优化等几方面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发展,公园里从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经过储存,预处理、转化等达到有机肥提供给公园植物,植物再为人类提供健康优美的公园环境,从而形成一套自我过滤、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可持续生态系统。

结语

人类文化与自然之间永恒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在农民与农耕的联系当中,中国传统农耕有效地维持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同时,也改变了农业景观。本研究是从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美学与生态机制中提炼出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和当代国情相结合来解决当下中国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中国农业景观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渗透到我们的环境和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当中去,是环境设计的终极的目标。这种原始朴素的生产生态手段,即实施简单,造价低廉,形式美观、而且安全有效,可实施性强,最终营造形式美丽,运行健康,循环永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生态环境系统。此研究对当前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富兰克林.H.金.存旺,石嫣译,四千年农夫[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15-21.

[2]黄艳.中国传统生态观在当今可持续环境设计中的启示与实践[J].装饰,2018:64-67.

[3]罗凯.农业美学初探[M].广东:广东省湛江市非营利性出版物,2004:19-21.

[4]赖国清.漫品二十四节气来自农耕文明深处的原生态节气体验[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5.

[5]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23-27.

[6]俞孔坚.复兴古老智慧,建设绿色基础设施[J].北京:景观设计学,2018(13):4.

[7]李婧.基于产业与旅游相结合——武汉市农业生态园景观设计研究[J].设计,2016,29(15):38-39.

[8]冼寧,岳永超.农业生产景观设计思考与对策——以朝阳尚志村为例[J].设计,2016,29(13):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