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家设计理论及其对民宿设计的启示

2019-03-27王雪薇

设计 2019年3期

王雪薇

摘要:文章基于道家无中生有、虚实相生、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探析道家美学中蕴含的设计理论,从空间审美形态、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及隐喻主义思维三个角度来讨论道家设计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道家设计理论对民宿设计中的启示,以此帮助我们在民宿设计中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关键词:道家美学 道家设计理论 建筑空间设计 民宿设计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2-0051-03

引言

道家设计思想来源于道家美学,而道家美学的哲学根基为道家理论。道家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老子、列子、庄子、鬼谷子等为该派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作为道家学派开山鼻祖,在《道德经》开篇中,就提出核心观点“道可道,非常(恒)道;名可名,非常名。[1]”这句话已经有无数学者发表出来自己的观点。其中,焦成国在《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歧解辩证》中提出两个观点,其一为:道不可说,凡说出者即为非道;其二为:道有可说之道与不可说之道之分,凡可说者或说出者皆非常道[2]。这反映出道家思想的表达不仅需要语言,还需要依靠直觉、情感与思维。在《庄子·齐物论》,庄子早已有相近观念,“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3]。意为大道不需要言说,有力的辩论之不需用言语争辩。庄子认为真理是没有穷尽、没有边界的,言语是没有固定意义的,语言难以表达真理的意义。那么在设计中,也没有所谓的设计标准。无论是自己设计还是对设计作品进行评论,都要以辩证的角度看待,道家设计理论强调的是一种设计思想路径,是方法,是媒介,而不是答案。

一、道家美学中蕴含的设计理念

(一)“无中生有”、“虚实”论中的空间意识

在道家理论中“虚”、“实”即为“有”、“无”,是道家哲学重点关注的问题。虚(无)与实(有),二者看似是矛盾关系,但若是用辩证统一的眼光去看待,二者却相互依存且不可将其割裂。 《道德经.第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其本义交代了有形的事物皆来源于无形,“无”才是世间万物之本源。《道德经.第十一章》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5]。这句中也以实例描述了虚(无)与实(有)的关系,大意为在古时,车轮由三十根木条连接轴心和车轮边界,这才有了车毂中空可以插车轴的地方,以此才有车的存在。车为实体,车毂中空为虚体;车的存在依附于车毂中空处,中空凭借“三十辐共一毂”而形成;实体依附于虚体,虚体又不能逃离实体。该句中描述的陶土器具中空的部位与门窗四壁内的虚态空间同样也是事物形成的关键所在,这又交代了虚实以“由虚转实”、“转实为虚”的辩证统一关系存在着。而在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空间意识中,无不透露着老子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

1.由虚转实:水墨画面空间中的气韵之美

在道家思想中,虚在虚实关系中占主导作用,实由虚构成。而在中国水墨绘画艺术中,虚(无)空间是构成画面空间的重要部分,能够传递画面气韵、意境。书画作品中,想让画面妙趣横生,必定要虚实结合。留白手法在传统绘画形式中出现得十分频繁,它以“虚”态存在于画面中。它不仅是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气韵,包含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与情感。老子所云之虚实与有无,虽意在追求事物的本源,但其哲学思想,也能映射到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以吴冠中先生的水墨作品为例(如图1),其作品创作形式简单,只抓特征部位重点刻画,寥寥几笔,就能表达内心所需。吴冠中擅于运用点,线、面。表现出一种极具诗意的画面形式。画面虽简单,但其构图、笔墨的浓重、线条的曲折都能够表现出画面描绘的地域特色。画面没有刻意去表现空间关系,但水墨的浓重变化、留白、构图早已使画面产生了空间感,而且极具韵律。

中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写道,“中国画中的虚空不是死的物理的空间间架,俾物质能在里面移动,反而是最活泼的生命源泉。一切物象的纷纭节奏从他里面流出来”[6]。先生在书中表示,水墨画艺术中的空间是具有音乐性的。这里的音乐性表示:演奏者演奏音乐需要看乐谱,乐谱为实;演奏时通过个人对曲谱的理解传递出的情感,情感为虚。同样具有音乐性的艺术需要虚实结合。这种空间是具有情感的,是有想象空间的,是令人流连忘返足以回味的。这也是区别于西方古典主义中写实、理性的绘画及雕塑的特征之一。西方古典主义绘画讲究外形,注重线条的严整,讲究画面的完美精细,他们的作品就像一个精致封闭的团块。而中国古代艺术家们的作品能向外散发出自己的气质,与外界有所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

我们应当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空间表达中意识到,艺术需要有自己的艺术特征,设计需要有设計元素,而建筑空间设计就要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设计。

2.转实为虚:中国园林建筑空间中的意境之美

“意境”的“境”本身就是空间概念,意指空间的界限,即疆界、地方、状况,所指之意无不与空间有关。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境”的词义既可指虚空间,也可指实体空间。当它作为“意境”的含义出现时,代表的是一种艺术性的精神空间。园林意境的形成,与实体空间之间的相互连续、渗透性所挂钩,这也使得园林意境更显示出它在不同艺术意境中的特殊意义。所以,“意境,体现在园林中,首先意味着它是一种独特空间概念或空间美,通过空间的创造来实现”。具体而言,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山池、花木、亭台楼阁种种因素,通过借景、对景、隔景等手法,创造出既现实又空灵的空间,表达出耐人寻味的意趣。这种空灵的、富有意味的空间也就是园林中的所谓意境。”[7]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写道,“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和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游、‘可居种种,但‘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8]。在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贯彻的是情景交融。但是,情景交融的手法在现代建筑中几乎找寻不到身影。人们沉迷于建造高楼,忽视建筑对于人心理的影响;沉迷于建筑的“复制、粘贴”,只为获得利益;沉迷于每一栋楼房间的数量,忽视空间与自然的流动……现代建筑“可居”而不“可游”,这是所有设计师都需要自省的。

(二)“道法自然”中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9]。这句话的意思是,道的运作是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老子将人生的探索扩展到宇宙层面,并通过对自然界、人世的观察,向人们阐述宇宙的本质与运行规律道,其最终目的是希望人们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庄子·山木》道“(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10]这句话表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天地本为一体,庄子要求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与其保持和谐统一,以遵循自然规律的方式以求得精神上的愉悦。“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建造设计中。在传统民居中,天井、庭院、缘侧等都是基于人本身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人、建筑与自然的沟通。如福建土楼(如图2),土楼依山傍水,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使人与自然达成了谐统一。土楼中的庭院不仅是正房、偏房、厢房等单体建筑的交流链接的重要空间,还是民居内部与自然融合的空间,主要起为各房舍提供日照、排水、良好通风的作用,也为居住者提供乘凉、闲话、洗晒、种植菜果花木、儿童嬉戏的空间。

不同建筑内的空间功能分区决定了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品质,优秀的空间设计应当以人为本、与环境相互呼应,同时应该有流动性。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反映在居住空间中,强调的就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以及空间流动所带来的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环境、人、物的互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应该只停留在追求建筑外观上的阴阳和谐,不少设计师设计建筑空间时为了追求外观上道家的“阴阳”感,不考虑周边环境及人的感官体验,广州荔湾广场改造(如图3)是个值得让人反思的案例。荔湾广场改造后在广场周围建起了香港风格的高楼,完全没有考虑到广州本身丰富的文脉,并且与周边老宅风貌相脱节,显得十分突兀。在广场内部空间,图案纹样风格也是欧洲古典和香港港风的混杂体。整个广场外形虽呈圆形,貌似与道家理念有所呼应,但事实上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同样是圆形建筑,上文中的福建土楼因地制宜,土制的外墙与周边自然环境相结合,功能上土墙能够放风抗震。但这荔湾广场却是貌合神离,钢筋混凝土强行想要构建阴阳之道,实在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同时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庄子,齐物论》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1]。强调的正是天地、物、人应当寻求契合。在设计中也应当了解自然规律,了解人文精神,将设计、自然环境、人的关系达到贯通。

(三)“形神论”中的“隐喻主义”设计思维

前文提到,道家在虚实的矛盾关系中,强调“虚”的重要性。因此在形神统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神”的表达。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形和神代表了形体和精神。《庄子,山木》道“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12]大意为利用物而不受物的牵制,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在庄子眼中,美在于物的人文精神,而不在于物的外形。这与隐喻主义的定义不谋而合,隐喻主义的初衷是以“双重译码”的形式赋予建筑精神及涵义,同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隐喻主义又分具象隐喻与抽象隐喻。就具象隐喻而论,在刘先觉主编的《现代建筑理论》第三章中指出,“具象隐喻是指形喻、明喻,也就是通过整个建筑的造型来隐喻”[13]。这一类建筑的外观、造型通常能够直接地唤醒人们记忆深处的情感及内心的波澜。使用具象隐喻的建筑,一般在设计中会使用常人较为熟悉的語言符号,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这同时也能反映出具象隐喻是以外形表达为主,较一般建筑更有辨识度,符号语言更为大众所接受。抽象隐喻一般被运用在空间设计中,此类隐喻一般体现在气氛、意境的营造中。抽象隐喻没有具体的形状,但通过设计光与空间的关系,也可以达到抽象隐喻的目的。

密斯·凡·德罗曾提出的“少即是多”概念,部分设计师对“少即是多”的理解有所曲解,认为在设计中“少”指物品数量越少越好,但该理念主张在保留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去掉不必要的装饰,更加注重设计内在也就是强调人文精神,这同样也是隐喻主义的—种。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先生在《超越文化》第六章中写道,“优秀的艺术总是高语境的,低劣的艺术总是低语境的。优秀的艺术经久不衰,一切讯息同时释放的艺术决不能持久”[14]。此处的高、低则是依据其艺术的内涵精神进行判别的,低语境艺术或许会有绚烂、迷人的外表,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内涵,只满足表面的艺术是低语境的,这又再次强调了隐喻的重要性。

二、道家设计理论对民宿设计的启示

(一)形神兼备:融文化入设计

国内的民宿行业是由“农家乐”发展而来,国内市场发展时间并不长,民宿质量参差不齐且发展缓慢。从道家设计理论来反思,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所谓的“民宿”提出的回归自然、体验风土民情的空间设计体验纯属是盲目跟风与模仿,人造装饰使用不节制,不考虑所在区域的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无法与旅馆、精品酒店区分开。大多数民宿设计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模式或是设计手法,空间模式也十分封闭,使旅客并不能感受到作为民宿而带来的“家”的归属感。

但同时也有沿袭建筑本身特色,并结合地域文化而建造的民宿设计,江西上饶的墅家墨娑西冲院(如图4)的前身是即将拆除的清代祠堂,但设计师聂剑平将新理念融入传统建筑与文化,将其从终结边缘拉了回来——将其改造为别墅建造理念的乡村民宿。西冲院不追求建筑形态的具象,而是充分利用了先天环境,与环境相融合将其变为一幅拥有白墙黛瓦的水墨画。建筑外形中,利用徽派建筑的符号隐喻性象征来引起个人历史中的记忆,以此达到情感的共鸣。在室内设计中,也保留了大部分房屋结构以及传统门窗,利用充满现代感的光线、绿植、颜色跳跃的现代家具点缀,同时,将光线最好、视野最开阔的部分留给了大堂,青山绿水、配合现代家具,原本古旧、乏味的祠堂拥有了新的生机。

(二)虚实相生:化设计为情思

国内有多数民宿设计是完全与民宿设计的概念背道而驰的,仅够满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在形式、内涵的表现上缺乏深意及创新。而国内很多民宿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民宿,而应该称之为农家乐向民宿过渡的不成熟产物。对于普通的度假酒店、民宿与之最大区别则体现在特有的乡村人文氛围上,一个优秀的民宿设计必定能够引起旅客对于乡村记忆的共鸣。

此处以中国台湾的民宿为例,其大多处于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郊外。毛院子在台南的一座叫“渔光岛”的小岛上。毛院子(如图5)的设计者毛森江是一位建筑师,他在这个岛上长大,因此对小岛的地理位置、传统文化、习俗等非常熟悉。他通过对老屋的改造,将自己作为建筑师的建筑精神与小岛的人文情怀注入这个民宿。毛院子以清水模为建筑材料,清水模色冷坚固。为了使建筑简约而不简单,设计师将大面积的透光玻璃以及暖色的木材结合,加上绿植的点缀。使得整个建筑充满了现代感。大面积玻璃的使用使得空间更加通透,从内到外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显得更有禅意。

反观国内民宿,例如长兴县民宿(如图6),民宿仅能满足旅客的吃、住两方面的功能性需求,而游客对于农村文化的体验及精神感受却没有顾及。并且,民宿本身与周围风景区不能相融合,也并不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环境、建筑、人这三者的关系并没有进行处理,而仅能满足功能需求及完成盈利目的的民宿是缺乏设计语境和意境表达的。

(三)道法自然:借自然成景观

民宿注重的是游客对乡村文化的感受与体验,以及对地域文化的理解。然而,许多民宿不仅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乡村的人文特色,甚至缺乏对原有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除了没有抓住乡村特有的文化内涵,造成农村文化气息缺少,某些民宿的建造是对自然与环境的破坏。乡村原有风貌的遗失,毫无节制的开采,完全违背了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用另一事物的毁灭去交换,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去毁坏历史留下的建筑风貌,应当秉持着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进行民宿设计。总结

道家思想虽然来自于两干多年前,但其理论经过时间的洗礼,仍闪耀着光辉,对当今物质与欲望横流的社会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在探索符合中国特色及拥有中国时代精神的建筑空间或是民宿设计方法时,可以结合道家设计理论。从而为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寻找理论根基,从而探索新的空间表达形式及自然可持续的设计策略。探索、设计之路漫漫,建筑师们、空间设计师们还需以辩证统一的观念去寻求符合民族特色的设计方式,努力之路無止境!

参考文献

[1]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

[2]焦成国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歧解辩证[J]中州学刊,2017 (10):99-104

[3]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0

[4]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9

[5]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6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07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67

[8]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65

[9]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2

[10]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84

[11]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0

[12]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84

[1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第2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1

[14](美)爱德华霍尔何道宽译超越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3

[15]孙宗美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艺术精神[D]广东:暨南大学,2010

[16]翟羽佳大生命视角下的庄子形神观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7

[17]李盈光道法自然之“动”“融”“变”“活”与居住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艺术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