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朗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2019-03-27高雪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头意味意义

朗读是一种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语文学习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和内容”中多次提及“朗读”,对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各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朗读标准化、随意化、矫揉造作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让学生步入朗读的正道?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正如已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所说,“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朗读是学生将符号变为形象、场景的过程。语文教学抓住一个‘读字什么都有了,离开一个‘读字什么都没有了。”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谈一谈朗读指导的几种策略。

一、紧扣文本,指导学生朗读

当下,以感知语文课文内容的“浅读”以及一味叠加次数的“泛读”充斥着语文课堂。一些学生拿腔拿调,读得有模有样,但你问他读的什么,他就一脸地茫然。这种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朗读,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朗读。真正的朗读应当根植于文本,应当有着清醒的文本意识。换言之,学生的朗读应当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朗读,才是一种意义朗读,朗读的过程应当是学生探文脉、理文意的过程。

教学《灰椋鸟》(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中第四自然段是一个重点段落,是写灰椋鸟归林场景的一个自然段落。对于这一自然段,笔者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意义进行朗读。如何让学生将灰椋鸟归林时的气势、速度、情态等场景读出来?笔者紧扣“投入”这个动词,引导学生仔细玩味、反复推敲、用心去感受体验。引导学生将“投入”一词换成“进入”“扑入”“飞入”等词。学生发现,没有哪一个词有“投入”这么准确,表现了灰椋鸟入林时的气势足、速度快、不犹豫,同时,“投入”更有一种归家的感觉。有学生甚至用上了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当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后,“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有了对学生朗读的精心指导,学生还找出了“排空而至”这个词,认为“排”字也用得比较好,学生还找出了“分”“推”等字进行对比,有学生还引用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来讨论。有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学生朗读充满着感情,充满着画面感,一次次掀起朗读高潮。只有当学生深度理解了文本,才能找到朗读的精要点。

朗读要紧扣文本,如“文本写了什么”“文本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等,真正理解了文本情感,触摸到了作者跃动的心跳,纸上的文字方才会鲜活、生动起来,富有情感温度。所以,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本,学生才能展开有效地朗读。对于学生来说,朗读不应是一种外在要求、更不是外在的胁迫,而应是学生表达文本理解的需要,是学生把握文本言意的需要。我们教师当注意在引导理解感悟后真正让学生“披文入境”。

二、基于体验,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不仅基于对文本的理解,不仅表征着文本意义,朗读更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的表达。如果仅仅从文本出发,朗读就容易异化成“众口一声”“千篇一律”,甚至容易陷入“万马齐喑”的格局,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没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就容易在朗读中跟调,就容易鹦鹉学舌、滥竽充数。学生的朗读,不仅仅要追求有意义,更要追求有意思。对于学生来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思维,催生学生的朗读想象。

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对于课文中的一段文字——林冲的“不敢,不敢”和“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来。由于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饱满,比如林冲的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谦和忍让等,比如洪教头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等。所以,不同的读法往往表现出学生对人物个性的独特理解。比如在读林冲的“不敢,不敢”时,学生语气谦恭,重读“不”字而低吐“敢”字,颇有大将风度;而在读洪教头的“来!来!来!”学生不同的朗读节奏停顿、语调升降、语气轻重等,表现出对洪教头人物的不同理解。如有学生这样朗读:“来!来!——来!”表现出洪教头的嚣张;有学生这样朗读:“来!——来!来!”表现出洪教头的不肯服输;有学生这样朗读:“来!——来!——来!”表现出洪教头内在的情绪愤怒,等等。对于这样一句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简短话语,不同学生用不同的停顿、节奏、语气、音量等来表现洪家头对林冲的挑衅。

基于学生感受、体验的朗读,就是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这种朗读能表达学生主观的感受、体验,能表达学生的情思。文本中同样的话语,经由学生不同的停顿、语调、语气等,就会形成不同的朗读效果,表达出不同的意味。这种基于学生感受、体验的朗读,没有无意义地乱贴标签,有的是学生的感悟表达,个性倾吐,在看似无技巧的朗读中展示出多种朗读技巧。

三、追寻意味,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不仅仅是发出一种声音,朗读更是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将文本作为对象,而是将文本作为另一个主体,从而与文本进行“我与你”(马丁·布贝尔语)的平等对话。追寻意味,应当是朗读指导教学的最高目标。这种朗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同时要求学生能表达自我的内在思想、情感。追寻意味,就是让学生主体与文本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共融、共鸣、共振。

比如在引导学生朗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同学们,树如其人。我们想象一下,宋庆龄先生曾经就坐在这两棵樟树下,她会做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文本想象。有学生说,“宋庆龄先生正蹙着眉,为新中国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思考良策”;有学生说,“月光如水,宋庆龄先生坐在两个樟树下,正在思考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方略”;有学生说,“树影婆娑,宋庆龄先生正在为国家大事操心、操劳”,等等。正是由于这样的对话,学生赋予樟树一种人格,这就是宋庆龄先生的崇高品质。由此,学生在朗读时,语气自然很庄重,如“这是两棵樟树”,学生不由得加重了语气,表示着这两棵樟树的与众不同。学生的朗读明显有了意味,也明显地入情入境了。

再如一些古诗文的朗读,比如五言和七言的古诗,它们往往有着一定的规律,指导学生在理解诗文意味的基础上,去探究、归纳出停顿的一般方法,了解平仄的处理,遵循字词的意义组合,这样,学生往往能真正将诗的节奏感、抑扬顿挫感给朗读出来,还诗文一个古色古香的味道。如教学王冕的《墨梅》,首先要让学生知晓这是王冕的心灵倾诉,从而奠定舒缓、低吟的主基调。而后以自豪的口吻讲述墨梅的独特美,以心灵倾诉的方式吐露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心迹。而朗读李清照的《绝句》,虽然也是自我观点的表达,但多了一份坚定,多了一份谴责,从而在阅读处理时就要注意语调的高昂、钪锵有力了。

朗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发声,而应能陶冶学生情操,放飛学生想象。追寻朗读的意味,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朗读的主体。让学生在揣摩、品味文本意义的过程中,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思想体验过程。这个过程是生动的、有意义。

朗读,是永不过时的语文教学方式。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给予积极的指导,让学生的朗读更有语文味,更具实效。只有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受到文本的熏染,获得思想、情感的启迪,学生的朗读才能渐入佳境。朗读才不是外在于学生的学习手段,而是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通过朗读,学生与文本碰撞,从而建构出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代顺丽.整合教学法视野下的新型语文能力观[J].教育评论.2015(12).

[2]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小学语文教学.2014(10).

[3]王防刚.聚焦语文素养,提升阅读教学品质[J].小学教学参考.2018(31).

高雪梅,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教头意味意义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谁打翻了洪教头
王佩珊:通信站的“魔鬼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