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语文思维品质培养的多元路径

2019-03-27赵清越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语文素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炽热化状态,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成果丰硕,教育创新理念耳目一新的局面。特别是2016年教育部联合多位教育专家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发布“中國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以后,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三大维度的发展要素得到了充分的提炼,在这三大维度中又包含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核心要素。[1]通过核心素养的三维度六要素的育人规格的总目标,本文认为: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实质就是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常规育人过程中要把“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发展、知识转化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与策略构建、品德修养和文化积淀以及社会生活技能发展与家国意识”等几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的培育重视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内外的有机衔接,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学习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贮备力量,这也是国家教育的总体期望。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对高中生语言思维品质的要求

可以说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既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又是依托“新课标理念”引导广大教师进行教育革新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总纲要。只有深层挖掘出“核心素养”中包含的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关注的维度才能更好地依照学生学习的需求分析和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2]就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而言,本学科对高中生语文思维品质的培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对于经典传统文化的理性思维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渗透着众多的经典传统文学和文艺素材,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社会对经典智慧的一种传承和解读,高中生在学习这些经典传统文化篇目的时候,需要经过阅读、分析、升华与产出等过程最后获得对文本文化知识的内化,在这个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理性思维。善恶美丑,忠奸真伪这些人的心理认知中必须蕴含的分辨意识就是通过理性思维获得的,理性思维强调证据,推理和规范。

(二)对于人文品格文化的感性思维

人文品格文化主要是透过一些为人和品格高雅的文人雅士的作品来感悟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做人的基本规范和人伦品行,然后经过大量的经典作品和课外有机补充性的阅读来提升学习者人文文化素养,提升自身品格,从而实现育人美德,成其品格的目的,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其实是一种感情思维,因为品格文化无法用理性的量化的工具来测量,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深度再结合心理认知和处事方式等一系列活动完成对一个人的人文品格文化素养的认知和评价,这个过程中展现的就是“感性思维为主”,表现为从混沌感性到清晰感性。[3]

(三)对于论述探究行文的逻辑思维

论述探究是高中生在学习论说文和哲理性散文等类型的文章时必须要具备的思维认知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种针对论述探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语言辞藻贴切、语言逻辑清晰、道理论述层次分明的特点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另外高中生要面对新的高考作文,他们的作文要言之有物,创作思路要明晰,针对性要强,就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4]而高中生的逻辑思维是高中生思维品质中最主要的思维类型之一,这也是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培养最关键的思维要素之一。

(四)对于分解生活百味的综合思维

从苏教版的必修一到选修的阅读文选中,既有古人的人生感悟,治国志向,有隐逸者的清风明月般生活的向往,更有军事政治家扩展疆域,驰骋疆场的雄伟抱负,还有革命先烈的人生信仰,这些种种文选中所包涵的生活历史文化和政治文化哲思箴言等组成了人世间的生活百味。高中生在学习这些文化素材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复杂语言文化问题,在分析问题,溯源求真的过程以及个性化认知理念的产出的过程中,学生所应用的不同类型的思维最后凝聚成综合性思维,综合性思维正是高中生经过三年的高中语文学习之后要努力获得的思维能力。

二、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思维品质

(一)以文化积累为本 培养高中生的语言敏感性提升思维感知

语文学科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讲求的就是对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这个积累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背诵记忆,而是语文老师按照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来设计教学活动,然后利用课堂的语言学习交互来积累和掌握特定的语文文化知识,并且通过语文老师的引导在学生的心理认知中构建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知识体系。一旦高中生的语言文化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他们在进行同类语言阅读或者在解决同类语言素材中承载的难题的时候,运用特定的思维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充分体现了他们思维认知经过训练之后所凸显的敏感性。

(二)以文本探究为本 培养高中生的阅读思维性提升思维判断

文本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各类题材的文本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整合性以及文化性,例如必修一的《想北平》一文的学习就很有特色,它是老舍在山东济南的时候写的一篇怀旧思乡的散文,通过北平的生活场景与巴黎的生活场景的对比来表达他自己对北平的一人一物一景的深深眷恋。[5]在进行文本探究之前,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想北平”的创作背景进行宏观的了解,再设置特定的悬念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形式来了解分析老舍写作这篇散文的初衷和历史文化背景。接下来师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机互动详尽的分析探讨文本中的“古城、玉泉山、胡同、北山、西山、水果特产等”所包含的情感,每个小组的情感和思维认知会有偏差,但是却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所以语文老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经典阅读文本循序渐进地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思维判断能力。

(三)以行文布局为要 培养高中生的写作思维性提升思维创新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要接受高考的考察,语言文字的综合应用主要体现在“写作” 上。和古人的创作理念一样,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在行文布局上要有独一无二的风格、基于灵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于高中语文老师而言,就是要在日常阅读探究教学和习作讲练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和反思自己的写作布局和篇章结构的首尾呼应,体现综合性的逻辑思维。只有这样的常规性教学,才有助于高中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结语

本文从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出发,针对新课标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对高中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几点要求,构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策略,这几个教学策略从语言文化积累、文本探究以及习作的行文布局等三大方面有机地探索了高中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方面,从而实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清杯.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实践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55-58.

[2]刘园园.浅谈高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

[3]王静悦.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教育探索.2002(1):68-68.

[4]黄保安.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80-81.

[5]郑国民,李煜晖.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J].教育学报.2017.13(5):46-51.

赵清越,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语文素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