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研究动态与述评
2019-03-27张皓南廖萍萍
张皓南,廖萍萍
(1.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350117;2.福建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福建 福州,350025)
共享经济对全球社会经济体系各个方面都已产生巨大影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发展,人们对共享经济的认识逐渐深化,社会各界的态度也逐渐转变,探讨已不局限于商业模式或经济领域,一些国家政府更是将共享经济纳入政策规划之中。据Crowd Companies统计,2010年至2015年4月,美国投资共享型企业的投资机构从不到20家增加到198家,投资金额亦急剧增加,预计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市场总值将达到3 350亿美元。2014年英国提出打造全球共享经济中心及欧洲共享经济之都,进而支持共享经济发展;2015年澳大利亚悉尼政府将汽车共享作为“悉尼2030”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2017年,日本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以适应共享经济的发展[1]。中国于2016年3月将分享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同时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国家信息经济试点示范区,积极发展分享经济。”2016年7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发布,强调要“发展分享经济,建立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分享经济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支持和引导共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虽然诸多学者、管理者对共享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就整体而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对共享经济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呈多角度、多层次的结构,文献整体散乱无章。本文将综述共享经济目前的研究状况,从共享经济概念、驱动力以及分类等角度,对共享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社会影响进行论述,借此抛砖引玉,以进一步探讨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
一、共享经济的理论渊源
共享经济的研究起点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和理论更迭,如今已被认为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2011年Sara Horowitz发表文章《共享型经济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The Sharing Economy's Quiet Revolution)使得“共享经济”成为西方媒体的讨论焦点。
(一)共享理论演化
“共享”思想在经济理论中的源头可追忆至19世纪德国学者Thünen[2],此后,Carver[3]、Johnstone[4]、Kelso[5]等都提出各自的“共享”理念。1984年Weitzman提出分享经济概念[6];同一时期,我国学者李炳炎[7]提出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的核心观点。但此时,中外共享经济理论都是以微观企业制度为基础,是为改善当时经济刺激结构所提出的新利润分配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相关理论兴起,共享经济理论开始向更多的经济环节延伸,并突破企业自身延展至企业与非企业间的协同共享,甚至抵达整个社会层面。现行共享经济的概念更接近于协同消费。“协同消费”一词的应用是学术界关于共享经济理论研究的雏形,强调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的协同消费已成为理论层面及实践领域中共享经济称谓的唯一所指。
(二)共享经济演进
二、共享经济的概念界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有关学科理论的深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共享经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共享经济概念也随之有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至今仍未明确一个权威、完整及精确的共享经济定义。
(一)共享经济的基本定义
目前,尽管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共享经济本质的思考大多源于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但各自的起点有所不同,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也远落后于实际发展,理论框架尚未建立,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具有代表性、前沿性的共享经济定义有:共享经济是指拥有未充分利用资源的个体将资源的使用权有偿或无偿地让渡给其他个体的一种经济体系,闲置资源或过剩产能得到最大化利用,参与者实现利益最大化;共享经济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条件下,人们为满足特定消费需求,对空间、产品、服务、时间、交通工具或技能等有形或无形资产进行的共享、借贷、交易或交换等有偿性和互利性活动,核心特征是资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发生分离;共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内涵,共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是连接供需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学界及社会各界存在多种与共享经济并存的名词术语,如对等经济、网格经济、使用经济、零工经济和按需经济等,这些本质上都是共享经济一个侧面的“投影形式”,都不能涵盖或等价于共享经济整体。具体来说,对等经济更关注于单独个体间的商业交换,且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网格经济的重点是产品或服务由于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达到互联互通的状态,从而有利于人们接触;相比之下,按需经济则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上,更关注于信息沟通的效率以及产品或服务的获取速度;零工经济表达的是一种更为弹性和灵活的雇佣模式;使用经济则更接近于当下社会关注的使用权问题,但其并未涉及商品的重新分配或协作生产等共享经济其他模式。
对比共享经济的最初概念以及上述不同的共享经济定义、描述,大多数学者目前已在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共享经济是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二是强调获得资源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三是信息技术将是闲置资源再利用的主要通道和载体。此外,共享经济的出现更多是源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对所有权的过度依赖。共享经济是通过某个平台,使消费者仅拥有使用权就可享受产品或服务的体系,且这个平台需须有双边网络效应,即供给者的增加能有效地吸引需求,而需求的增加又能进一步吸引供给者的增加。如此,“共享”才能持续、蓬勃地显现。
(二)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
共享经济的概念虽目前尚未统一,但随着这股商业浪潮席卷全球,其基本特征已彰明较著,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互联。互联网等数字信息的极速发展使得共享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际走向网络,从群落走向世界。供需双方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迅速获取联系,建立信用,实现交易。二是资源的使用权优于所有权。共享经济使得所有权和使用权彻底分离,人们开始比较短期需求的交易成本和长期占有的闲置成本的差异。共享经济使得用户“无需所有权”即可享受产品,“租”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潮流。三是闲置资源的高效利用。共享经济强调产品的使用权,以互联网为依托将闲置资源从闲置成本转化为有效资源,使其进一步发挥自身效用,促进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改进,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共享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共享是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就已经存在的基本社会模式,共享经济的雏形于上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但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并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究其原因,共享经济的发展与兴起是经济、技术、文化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者们对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动力展开分析,主要包括外部环境、技术要素、消费意识、信任机制四个方面。
(一)经济不景气与环境不绿色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内因是促使变化的主导因素,但外因也具有其必不可少的刺激和催化作用。共享经济的发展就是在社会经济压力下促成的创新经济模式。美国很多共享型商业模式都出现在2008-2009年之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不得不改变自身消费观念,转变对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看法。共享经济模式主要有两个好处:节约成本、增加收入来源。人们可以通过“共享行为”,以较低的成本满足自身需求,同时也可以将已有闲置资源的沉没成本转换为实际收益。同时,整个国际社会日益加强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关注,亦是共享经济成为焦点的重要原因。目前,资源紧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逐渐显现,这种紧缺不仅体现在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上,还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或私人物品上,故而导致高消耗、高浪费、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消费行为饱受质疑,越来越多的人转而“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现有产品。
(二)技术大发展与成本大缩减
共享经济的盛行需要互联网、通信设备、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技作为技术支撑。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共享成为可能。共享经济现象产生于互联网时代,Sach[14]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IT驱动现象。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受限于物理世界的空间区位,聚集于同一区域的人在需求和兴趣上大多相似,故而共享经济不易发展;而互联网技术则打破了时空与阶层的边界,各式各样的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展开不同于传统市场的交换行为。互联网在推进共享实现的同时也降低了市场传统的高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的透明度,降低了陌生交易方的交易风险。Matzler等[15]认为互联网等技术提供了寻求共享物品的便利渠道。技术创新使得掌握信息的成本急剧下降,从而促进了人们的泛在互联,进而使资源供需双方实现精准高效匹配,进一步降低个体交易成本。
(三)消费意识改变
消费行为的目的即是以尽可能低的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物品或服务以满足需求。尽管共享经济的发展存在诸多动机,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利己动机。人们认为能够使用某些东西优于拥有这些东西的观念转变和对闲置资源的进一步利用便是利己的表现之一。消费者开始从热衷于拥有物品,转向追求其使用价值或亲身体验。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显示,千禧一代(1984-1995)出生的人们比父辈更加注重“体验”而非“实物”。此外,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迅速丰富,消费者需求层次逐步提升,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当下青年一代追逐的方向。各年龄层人群的精神需求也促进了个体之间的连接。
(四)信任机制建立
市场实现交易的基础是交易双方对产品的价格达成一致,且交易后双方满意。实现这一状态的有效方式是双方相互信任,卖家不随意报价且相信产品或服务不会被恶意损坏或占有;买家不随意压价且认为为自己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人值得信赖和依靠。以往的交易模式中,消费者需要通过不断试错来建立信任,但在互联网时代,诸多消费行为需要交易双方去相信虚拟世界背后的一个陌生个体,这就需要一套信用体系来确保交易的安全可靠。在共享经济的交易模式下,共享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依靠广泛参与者的反馈和评价计算商家信誉情况,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这套信用体系,提前建立对对方的基本信用判断,提高了消费者的主动权和消费的透明度,从而降低交易风险。
四、共享经济分类及特征
为探究共享经济的本质,对该现象进行“解剖”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分类便是其中重要一环。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共享经济进行分类。
从共享内容出发,共享经济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产品—服务系统,即将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使得消费者可以以低于购买所有权的价格获得个人或公司拥有的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权;二是二手交易市场,允许所有权转移的以P2P为主的市场,即旧商品的循环;三是协同式生活方式,通过平台对无形资产进行共享,从而产生群协同效应,如拥有同类兴趣的人对技能、空间等进行共享。
不管参与共享双方是企业还是个体,根据参与主体类型的不同,共享经济可分为四种。第一,B2C式共享。企业将拥有的产品进行共享,消费者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产品的使用权。第二,C2B式共享。企业通过社会的力量,以众包或众筹等方式获取临时劳动力、社会资金等。第三,P2P式共享。个体参与者之间通过共享平台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交易。第四,G2C式共享。政府或政府的分支机构拥有产品的所有权,消费者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产品使用权。
从服务目的和种类出发,共享经济包括四种类型。如图1所示,将现有共享经济按平台的目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及供给者类型(P2P与B2P)以矩阵的形式将其类型化为(P2P,非盈利)(P2P,盈利)(B2P,非盈利)(B2P,盈利)四种模式。共享经济有从非盈利的P2P模式转向盈利的B2P模式的趋势。
图1 共享经济分类图
从产品基本属性出发,共享经济包括三种类型[16]。物品的基本属性为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见图2)。是否具有排他性决定了一种物品能否由市场提供;是否具有竞争性决定了一种物品是否能够被多个消费者共享。根据这两个特点,将物品或服务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物品是私人品,这种物品可以由市场提供,但不能共享;第二种物品是公共品,这种物品必须由政府提供,可以共享;第三种物品是公共资源;第四种物品是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的物品,这种物品会形成自然垄断。共享经济涉及的产品必须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前者使生产者可以谋利,后者使产品可以共享。共享经济涉及的产品就只能是上述第四种物品。因此,共享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使私人品可共享,即弱化私人品的竞争性;二是使公共品可排他,也就是提高公共品的排他性,让私人部门有激励进入;此外,公共资源类产品本身就很少,要使其具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则更是难以实现。故而共享经济只能在私人品、公共品、自然垄断品三类中进行发展。
图2 共享经济分类图
从以上共享经济类型划分来看,尽管划分标准存在差异,但常有交集,还不存在公认度较高的分类方法。
五、共享经济的影响效应
共享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学者们则从不同角度对已有或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研究,按研究探讨的结果来看,共享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涉及传统行业、社会就业、政府机构、生态环境四个方面。
(一)对传统行业的影响
学术界就共享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影响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共享经济能够促进行业整体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共享经济会导致部分传统企业被挤出市场。Rifkin[17]认为,共享经济会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从而催生新的发展路径;Botsman和Rogers[10]提出,共享经济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预测未来服务业将大幅发展;刘根荣[18]认为共享经济可以促进企业转型、服务升级,在行业竞争、生产变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杨帅[19]总结国外学者观点,认为除了共享经济的正面影响外,共享经济还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其会对传统产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向管理部门提出挑战。
(二)对社会就业的影响
共享经济对社会就业而言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共享经济给个体成为微创业者提供了平台,为一部分人提供了获取收益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共享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导致一部分人面临失业风险。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其带来的就业边际效应逐渐减小。此外,有学者[20]调研发现,现实中共享平台上供给方多为高学历或全职工作者,共享平台的建设可能会进一步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三)对政府机构的影响
随着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机构在其中的作用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外部分学者认为,共享经济公司在运行中没有和监管机构很好地配合。Cannon和Summers[21]提出,共享经济公司应主动参与政府机构的监管工作,对监管机构公开商业模式和数据信息。国内部分学者[22]认为,共享经济给监管、税收等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诸如秦海涛[23]、马强[24]等学者根据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提出要建立健全共享经济的相关法律,加强政府、行业监督管理等建议。
(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当前,国外研究共享经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文献较多,国内在此方面涉及较少。杨帅[20]提出共享经济促使“使用—丢弃”的消费模式转向“使用—再使用—回收再利用”的新型消费模式,以利于绿色发展;Martin和Shaheen[25]等以共享汽车的数据为依据,发现汽车共享可以推动温室气体排放;Rifkin[17]认为共享经济使得消费者对所有权的需求下降,从而大大减少产品销量,进一步减少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但少部分学者对此表示质疑,如Schor[20]提出汽车的共享会增加汽车的易用性从而提高单位车辆的气体排放。
六、研究总结及未来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共享经济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以平台案例和实证研究为主,而国内则多停留在定性层面的探讨。简单来看,共享经济只是将“共享”和“经济交易”进行组合,但其实际上与纯粹的共享和经济交易存在区别。已有文献针对共享经济的发展、特征、商业模式及社会影响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其各自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大多学者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以闲置资源的分享使用和人与人之间的泛在互联为支点的经济模式,在传统的经济活动中蕴含了分享的特点,并具有不同的驱动力及社会影响。目前,共享经济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大多集中于整体解析阶段。在共享经济的驱动力、特征方面,多集中于研究外部环境、技术等改变所产生的影响因素,鲜有考虑消费者、分享者自身因素;在共享经济影响效应方面,多处于定性层面的研究,少有开展实证研究,其中许多通过概念、逻辑得出的观点没有详细论证,需要建立数据量化研究来进行佐证。
故而,本文认为学界在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共享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差异,考虑消费者和分享者在共享经济下的不同变化;探讨随着商品使用方式的改变、消费者之间的交互深入,共享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变化,是否会或如何会偏向完全共享;研究共享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其除了商业上、传统行业间的运用,如何运用于生态、减贫等领域,例如共享经济与精准扶贫之间的连接方式,共享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发展模式;此外,之前学界对共享经济负面影响普遍估计不足,比如隐私泄露问题、人身安全问题、卫生安全问题等,未来应更多地探讨共享经济的负面影响,但也不应由于当下共享单车等行业的衰败就过甚其辞,否定共享经济的诸多优点,应客观地看待共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