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研究现状与发展
2019-03-2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森林康养是大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近年来,我国对森林康养的研究越来越多,在CNKI学术总库中以“森林康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森林康养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每年发文数量都在递增。
一、森林康养的发展
森林康养在日本和德国称之为森林疗养,在韩国称之为森林休养,基本含义都是“利用特定森林环境和林产品,在森林中开展森林散步等活动,实现增进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目标的替代治疗方法”。我国学者对森林康养的定义是:它是指依托优质的森林资源,将医学和养生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康复、疗养、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是森林旅游的升级版,是把森林旅游从走马观花的旅游过渡到以森林康养、休闲、养生度假的旅游,它是人类在森林内的一种经常性的健康养生状态和行为,具养身(身体)、养心(心理)、养性(性情)、养智(智慧)、养德(品德)五养功效[1]。
德国是最早利用森林环境来辅助治疗和康复身心疾病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森林疗养纳入医保体系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从德国引进了森林疗法,开展森林浴,并组织对森林疗法的科学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创立了《森林医学》。 韩国1995年将森林解说引进到自然养生林,2008年将森林休养列为全民福祉。
我国目前大多通过与发达国家开展森林康养的合作,借鉴森林康养在发达国家发展的知识和经验,并以不断进行本地森林康养各个环节的试验作为补充和完善。2016年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启动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工作,至此森林康养这一新兴产业在全国正式兴起。
二、森林康养的研究现状
(一)森林康养的科学认证
国际上公认,森林浴直接起源于德国19世纪中期的“克奈普疗法”,即以水疗为中心的综合疗法,包括:水疗法、森林运动疗法、植物疗法、食物疗法和调和疗法。20世纪80年代,以日韩为代表在森林环境的医学研究上的成果颇多。日本从德国引进了森林疗法,开展森林浴,并组织对森林疗法的科学研究。2004年,李卿博士主持研究小组,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要素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正式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创立了《森林医学》,使得森林浴成为日本的一种国民健康促进战略。韩国学者在森林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成立了森林疗法论坛。
我国关于森林康养科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环境对森林疗养效果的影响方面。吴楚材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对植物精气化学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的保健功能进行了认定和评价[2]。研究表明,空气负氧离子具有降尘、灭菌、提高人体血液氧含量以及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等多种功效[2]。森林里的溪流、瀑布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2]。关于医学实证研究的报道则较少,北京市组织翻译出版了专著《森林医学》,开展了森林疗养师的培训,并多次组织森林体验活动。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开展的一系列关于森林浴的人体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森林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高血压症状。
(二)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2005年后,森林康养在全球掀起浪潮,这个时期国外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这一方面展开了研究。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德国现有的森林疗养基地都配备了良好的医疗和休闲设施,以及合格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尤其重视森林疗养和温泉疗养的结合。例如黑森林地区的巴登巴登镇,就是非常经典的温泉疗养+森林疗养的世界级健康度假目的地。日本已经建立了“医疗福祉型森林”、“疗养保健型森林”、“预防生活习惯病型森林”三种类型的森林浴基地,还按照利用方式和停留时间长短将森林浴基地分为三种属性:近郊型、远郊型和森林疗养型。韩国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医学,将森林疗养发展为一种颇具规模和活力的新兴产业。推出一种新的称谓和模式,叫做“治愈林”即“Forestry Therapy”。已形成鲜明的特点 :一是管理工作规范,体系制度建立健全立法 ;二是偏重于保健功效,讲解系统完善;三是公众参与度高。
我国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我国湖南在这方面行动的较早,率先由林业部门、企业集团、医院一起合作建立了全国首个森林康养基地。之后,四川省启动了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广东省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森林浴场。直到国家林业局正式启动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工作,我国才开始正式展开对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研究。邓三龙根据我国湖南省的森林康养实践,构建了一个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以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为途径即“一个中心、四种途径”的森林康养模式[3]。张志强、谭益民从日本森林疗法基地建设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状况,疗法步道建设,疗法基地的申报评审流程,评价指标体系,森林疗法实施程序设计等5个方面阐述了日本森林疗法基地的建设现状,并以石川县森林公园森林疗法基地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国内的森林疗法基地建设提供科学参考[4]。近年大多以案例研究为主,以各省份的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林下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森林康养要素评价、康养功能的影响因素、森林康养资源的开发与评价进行研究,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森林康养产业开发
森林康养是森林旅游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外部体现,它虽是森林生态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不完全包容和简单地叠加在一起。森林康养产业是借助森林资源而开展的与森林有关的相似服务业态的总称,如森林浴、休闲、度假、体验、运动、教育、保健、养生、养老、疗养和食疗(食补)等服务业态。这些行业产业且经过多元组合与森林资源聚集,形成一个高度密集、超大系统、互补互生、协同发展、相互融合的森林康养产业,甚至能构成产业链、产业网,进而形成森林康养产业集群[5]。
目前我国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森林康养产品的开发和分类、大健康与大旅游时代森林康养产业的科学发展路径、森林康养发展与森林保护关系研究等方面。何彬生等人提出将公园划分为游览型、参与型和体验型森林养生旅游基地三大区,并完善道路住宿,新增医疗保健光纤网络,以及建立核桃、板栗干果生产基地的发展思路。白双明在利用《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标准》对延安是现有4个森林康养基地资源评价基础上,分析了延安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森林康养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相对成熟,目前欧洲各国森林疗养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社会事业和产业,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在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层面,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而我国在进行关于森林康养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生产实践方面都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研究学者主要是一些有着林业基础的旅游学学者。
第二,森林康养是围绕森林资源,深度挖掘森林价值的朝阳产业。它既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套、支持,又能带动很多行业的共同发展。一些地方的疗养产业基地和设施建设滞后,行业人才极度匮乏。
(二)展望
第一,借鉴国外森林疗法的经营模式、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的森林康养。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在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认真开展森林康养基础研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第二,清楚把握消费人群类型和特征,有针对性地构建森林疗养产业的服务体系。森林康养有着不同于普通游憩休闲的特性,要从特定人群入手,提倡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应通过调查和合理预测,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施和服务配套建设,获取目标人群的认可,引导消费行为。
第三,从医学角度科学利用森林,加强林业与卫生医疗部门合作,发挥森林的综合价值。与医学高校、各级医院以及疗养院等部门机构建立合作,让更多的医疗工作者参与进来,真正从医学层面上对森林疗养的方法和相应效果进行认定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