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中国乡土社会概念的转变:以CSSCI文献研究为例
2019-03-27
(四川大学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一、乡土社会的语义分析
(一)“乡土”的来源。汉语里的“乡土”一般有两层含义:地方、区域;家乡、故土。 从晚清开始,面对与西方工业社会的重大差距,众多的国人开始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其时以晏阳初和梁漱溟最为出名。由于个人的留学经历,而深知中国与西洋各国的差距,在定下“救国救世”的志向的时候,晏阳初便坚信中国的发展必从农村开始,通过改变“愚、贫、弱、私”的痼疾来实现民族改造,并选择在河北的定县开始社会宣传。与其类似的是,梁漱溟同样对乡土建设颇为重视,在其著作《乡村建设理论》也认为“乡土社会实则是整个社会之建设”。但早期对乡土社会的印象却一直停留在“愚、贫、弱、私”。
(二)费孝通的“乡土”。在费的眼中,乡土社会应当是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将关注点集中在“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只是从方法学的研究问题,以一个静态的历史的视角来研究当时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而且观点中也多包含与西洋国家的对比认识,因此他所形容的“乡土中国”应当看作是对当时整个中国图景的现实描述,而非仅仅着眼于农村社会。他自己也认为:“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学术史回顾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对于乡土社会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乡村社会性质的问题研究,以此为中心,一大批学者在差序格局、亲属关系、社区文化以及乡村的异质化问题展开调查和论述。但就以四十年的CSSCI文献观察来看,每个时期具体的研究对象以及对“乡土”一词的认识却是不同的。
1987年,王思斌发表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一文,从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亲属关系的角度说明乡土社会的概念内涵转变。包括生产合作引起的亲属关系的紧密化、非宗法趋势的加强;经济利益在农村关系中的重要性;经济基础以及劳动需求的不同引起的易动性。
1999年,在杨善华与侯红蕊研究之后显示,“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就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人们相互对待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002年,徐晓军从社会交换的角度试图分析费孝通乡土社会的特征,提出“转型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结构中一些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的观点,而且认为“虽然中国的乡村社会发展不平衡,但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土社会总是要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静止不变的乡土社会是不存在的。”
2004年,桂勇发表的《乡土社会的现代困境—对费孝通早期著作的学习》一文直接将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看作是传统农村,“中国社会的基层(农村)是乡土性的,与基层以上的、受西方文明影响的‘特殊的社会’(城市)有很大不同。”
2009年,在龚向和、袁立的文章中指出,“‘乡土社会’概念提起于半世纪前,到21世纪的今天,农村社会与传统乡土社会有了很大的不同,具有其现代特征,但依然没脱离‘乡土社会’的本质,是谓之为‘后乡土社会’时期。”并进而指出这种“后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2011年,曲铁华和袁媛立足于乡村社会的乡土民情,通过探讨乡村教化的问题,试图寻找城镇化的新出路。
2015年,《山东社会科学》第2期发表了王小章的《“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一文,明确提出“‘乡土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而言,而非针对中国乡村社会而言的”。
2016年9月,阎明在《“差序格局”探源》一文中指出“‘乡土社会’不同于‘中国乡土社会’。它是美国社会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Edfield)的研究成果,费氏借它作自己的‘乡土中国’建构之用。”“中国传统社会既有乡村的一面,也有城镇的另一面;既有基层村落的一面,也有上层精英群体的另一面。
三、变化趋势观察:从乡村到乡土
从上文所展示的学者对于“乡土社会”问题的研究可见,自1987年至今,学界对于乡土社会的认识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87到2002年),大多数的学者在其研究中都把乡土社会直接等同于乡村社会;混用的情况。第二阶段(自2003年到2006年),自贺雪峰提出了半熟人社会的概念,首次尝试重新定义变迁中的乡土社会概念,但他的研究集中关注的是乡村建设的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并没有进一步展开,而其他一些学者在其文章中也是将乡土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概念混合使用;第三个阶段(自2007年到2009年),喻名峰首次提出了“后乡土社会”的概念,之后经过袁立、陆俊杰以及陈柏峰等学者的继续研究,对乡土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而不再是简单的将乡土社会完全等同于乡村社会;第四个阶段(自2010年至今),桂华首次对学界直接把乡土社会等同于现代乡村社会的观点提出批判,学界开始重新认识乡土社会,有的学者提出乡土社会实际上指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整体情况,随着时代变迁,乡土社会可能会走向终结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乡土社会的概念本身就是费从国外引入,加上不同学科不同学者的观点迥然,因此在使用这一词汇的时候必须谨慎……这都表明,学界对于“乡土社会”这一概念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慢慢成熟,而不再简单地将其等同于乡村社会。
结语
费孝通先生从社会整体结构的角度出发,就其写作年代的中国乡土图景进行了深刻地研究、总结,这一描述至今成为经典。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乡土中国”的乡土性已经随着城市化建设发生诸多改变,从CSSCI中文文献库中所列的文章来看,学界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对于“乡土”还是“乡村”其实并没有过多地进行区分,直到最近几年“何为乡土”的问题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乡土社会的性质、文化以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现代化建设还在继续,“乡土性”的这种转变是否彻底,是否依旧有某些要素被保留下来,这些要素是什么,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现代化的发展是不是必然意味着需要“去乡土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