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2019-03-27任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协作养殖户生猪

任丽梅,杨 红

(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新疆是我国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类优惠政策的推动,新疆畜牧业产值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尤其2017年,新疆畜牧业产量和产值实现“双增长”,特别是生猪产业,生猪出栏头数495.8万头[1],猪肉产量达到35.8万t,同比增长5.6%,生猪产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2]。随着生猪产业发展,生猪产业链各主体间关系日趋密切,形成不同纵向协作形式,而养殖户也逐渐突破以往松散的市场交易形式,转向紧密的合作社形式、销售合同形式、纵向一体化等纵向协作形式。因此这成为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焦点。

据文献梳理,国外学者对生猪纵向协作行为研究具体有:Reimer[3]认为美国生猪养殖与屠宰加工企业的一体化均有利弊,利是企业可通过建立自己的养殖基地来有效监督控制生猪养殖环节;弊是可能会削弱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使生产效率不高。Schulze[4]分析了德国养猪场户参与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意愿,结果发现:承诺和信任在长期非正式关系中与合同形式、纵向一体化形式具有同样功能。为此国内学者也倍加关注生猪纵向协作行为研究,周曙东等[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t分析了养殖户选择销售渠道时考虑的因素、养殖户对生猪合同生产方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孙世民[6]以山东等7省534份养猪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 Logit 二元离散选择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养猪者加盟优质猪肉供应链意愿的影响因素。应瑞瑶等[7]采用二元 Probit 模型,从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监测)成本三方面,分析了生猪生产流通中交易成本对养猪户垂直协作方式选择的影响及不同规模养猪户销售生猪时所面临的约束。乔娟等[8]从生猪产业链多个主体(饲料、种猪场、养殖户、屠宰加工厂)视角分析生猪产业链主体纵向协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我国生猪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的选择和完善进行探讨。吴学兵等[9]以北京市217份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养猪场(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提出要提高生猪产业链主体间纵向协作水平。刘增金等[10]以北京市234份生猪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为基准,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纵向协作模式和其他因素对生猪养殖户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得出:在纵向协作模型中参加合作社和通过市场交易销售生猪的养殖户更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

笔者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昌吉州239份生猪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从养殖户视角去分析他们出售生猪时对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选择,并揭示影响其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因素。探清这些问题,可为当地生猪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1 生猪产业纵向协作形式的特征及选择

1.1生猪产业链纵向协作形式特征分析生猪产业链纵向协作形式就是生猪产业链中某一环节主体与它上游或下游的纵向关系。就本文研究范围说,指养殖户出售生猪过程中与买方进行的交易方式,其方式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合作社、销售合同(口头协议/书面协议)、纵向一体化等。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特征如表1所示。

1.2养殖户纵向协作形式的选择分析不同养殖户在出售生猪时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具体选择见表2:选择市场交易形式人数占总样本数的53.56%,选择合作社形式的人数占总样本数的22.59%,选择合同协作占总样本数的23.85%,其中合同协作中包括70.18%的养殖户选择口头协议。由此可知有超过1/2的养殖户仍然选择传统的市场交易形式,这与合作社、销售合同相比,就会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养殖户往往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而忽略生猪生长期的质量。

表1 纵向协作形式的交易特征

2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赋值

2.1数据来源研究选择昌吉州五县两市作为样本地区,其中以呼图壁县、奇台县和昌吉市为重点采样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共发放问卷260份,获取有效问卷239份,问卷有效率91.92%。

2.2模型选择笔者研究重点是养殖户出售生猪时选择的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因素探究,对每个影响因素都要进行是否显著的探究,所以将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以养殖户选择的纵向协作形式为因变量Y,假设因变量Y的取值为1和0二值变量。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Y=1,不选择其形式Y=0,选择合作社形式Y=1,不选择其形式Y=0,选择销售合同形式Y=1,不选择其形式Y=0。即Logistic模型因变量取值:

Logistic模型采用的是逻辑概率的分布函数,具体形式如下:

大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场所,也是我们加强党建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学院党总支和学生党支部直接领导下的学生党建工作机构,学校和学院可以在此充分发挥宿舍网络化管理优势,快捷地了解掌握党员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表2 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样本数

注:数据来源于调研数据资料的整理

Note:Data originated from investigation

这里的Yi表示养殖户所选择的纵向协作形式,Xi表示影响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因素,Pi表示养殖户选择各纵向协作形式的概率,βi表示自变量回归系数。

2.3变量赋值说明调查发现,养殖户出售生猪时主要选择的纵向协作形式是市场交易、合作社、销售合同(口头协议/书面合同)这3类,在此即为因变量;养殖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养殖户生产特征和养殖户交易特征三类10个因素变量为自变量。具体模型变量特征说明见表3。

表3 变量定义与赋值

3 实证分析

3.1各变量相关性检测应用SPSS22.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于各自变量与各因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市场交易形式、合作社形式与各自变量均有相关性显著,但在销售合同与各自变量的相关性检测中发现生猪政策了解程度、生猪养殖收入占家庭年总收入比例及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是无相关性,因此要使方程有意义在实证分析中就将这三个变量剔除。

3.2影响养殖户选择纵向协作形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笔者先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此探索影响养殖户在生猪销售时选择纵向协作形式的因素。检验标准均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现分析如下。

3.2.1影响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的单因素分析,以是否采用市场交易形式为因变量,以养殖户个人及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交易特征为自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文化程度、对生猪政策了解程度、生猪养殖收入占家庭年总收入比例、养猪年限、生猪养殖规模、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获取市场信息的难易程度、商贩上门收购、买方付款及时、买方价格高在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故此进行其多因素分析,以是否选择市场交易形式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各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

结果从表4可知:文化程度、对生猪政策了解程度、生猪养殖规模、养猪年限、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获得市场信息的难易程度、商贩上门收购、买方付款及时、买方价格高均有显著性影响。

表4 影响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多因素分析

注:β为回归系数,P表示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代表比值比

Note:βis regression coefficient,Pindicates significance,P<0.05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OR indicates ratio

3.2.2影响养殖户选择合作社形式的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对影响养殖户选择合作社形式的单因素分析,可知各因素在所采用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进而对其多因素分析,建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

3.2.3影响养殖户选择销售合同形式的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对影响养殖户选择销售合同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生猪政策了解程度、生猪养殖收入占家庭年总收入比例及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没有显著性,这与上述Pearson相关性检测结果一致,故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将其剔除。

结果从表6可知:养猪年限、买方价格高具有显著性影响。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通过上文对养殖户选择不同协作形式的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4.1.1养殖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对养殖户选择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文化程度对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养殖户选择合作社和销售合同形式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文化程度每增加一级,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的可能性就越小,且调查数据统计可知,68%的养殖户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水平,可知养殖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故文化程度对养殖户选择合作社和销售合同形式不显著也是正常。

生猪政策了解程度对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合作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越了解生猪政策的养殖户越倾向于合作社的选择,反之更容易倾向于市场交易形式的选择。可能因为选择市场交易形式主体是散户,且文化程度较低,对国家政策关注度低,而相对于选择合作社形式的养殖户多是大规模的,越了解生猪政策,越能及时掌握生猪市场动态变化。

表5 影响养殖户选择合作社形式的多因素分析

表6 养殖户选择销售合同的多因素分析

生猪养殖收入占家庭年总收入比例对养殖户选择合作社形式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选择市场交易和销售合同形式没有显著性。说明生猪养殖收入占家庭年总收入比重越大的养殖户更倾向选择合作社形式,从调查中可知生猪养殖收入比重在60%~80%和80%以上的养殖户占到了选择合作社总人数的94.44%,而占到选择市场交易和销售合同形式人数分别是60.16%、59.65%,故相比之下收入比重越大的养殖户就更倾向于合作社形式。

4.1.2养殖户生产特征对养殖户选择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养猪年限对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选择销售合同形式是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养猪年限越长的养殖户更倾向选择市场交易,反之则倾向于销售合同形式的选择,可能原因是部分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因长期处于散养已习惯市场交易形式,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更愿意追求稳定,不愿再做新的尝试,而养猪年限短的养殖户选择销售合同可能原因是销售合同有保底价格,在市场价格波动时可有效规避风险。

养殖规模对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选择合作社、销售合同没有显著性影响,这说明养殖规模越小的养殖户更倾向于市场交易形式,调查数据显示,规模在1~99头和100~299头的养殖户占到了选择市场交易的72.65%,占到选择合作社和销售合同的16.67%和22.80%,由此可知规模小的养殖户多数集中于市场交易形式。

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对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选择合作社形式是负向影响,这说明相对于疫病防控容易的养殖户,疫病防控难的养殖户更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形式,可能因为合作社本身会向养殖户提供疫病防控指导和养殖技术支持,如此一来防控疫病难的养殖户为减少风险会更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形式。

4.1.3交易特征对养殖户选择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获取市场信息的难易程度对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选择合作社和销售合同没有显著性影响,可能原因是选择市场交易形式的养殖户一般获取市场信息是比较难的,需要通过一定途径了解行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选择其形式的养殖户主要通过商贩了解生猪市场行情。

商贩上门收购对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选择合作社和销售合同的影响不显著,可能原因是如果养殖户自己将生猪运送到市场上交易就会加大成本和风险,而商贩上门收购既节省了成本,也规避了运输风险,故选择市场交易的养殖户认为商贩上门是很重要的。

付款及时对养殖户选择市场交易形式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选择合作社是负向影响,这说明相比于选择市场交易的养殖户来说,选择合作社形式的养殖户认为及时的付款更加的重要,因为合作社形式大都是规模化养殖,及时的付款,能够保证养殖户的资金周转,而对于市场交易形式的养殖户,为了与商贩形成长久良好的往来关系就不太介意付款的及时,调查发现有些买方在生猪收购一周后付款给养殖户。

买方价格高对于选择市场交易形式的养殖户是负向影响,对于选择销售合同的是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认为价格高的养殖户更倾向于市场交易,反之则倾向于销售合同。当销售生猪时如果养殖户更偏向高价格就会选择自行销售给市场多一点,而选择销售合同的可能性就小。

4.2政策建议通过上述养殖户在销售生猪环节所选择的各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为进一步强化养殖户在销售环节中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提高猪肉质量安全,降低风险。提出以下3点建议,企业方面:加强与养殖户紧密联系,签订生产合同和销售合同,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养殖户自身:要提高自身基础教育,加强养殖专业知识学习,推进生猪养殖专业化发展;强化合作社组织建设,实现规模化养殖;加强与屠宰加工等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技术帮助和资金支持。政府方面:要壮大基层畜牧业服务队伍,宣传和普及生猪疫病防控知识,增强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大生猪养殖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生猪价格保护制度,提高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推广养殖网络信息化发展,方便养殖户及时掌握生猪市场信息。

猜你喜欢

协作养殖户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团结协作成功易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