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9-03-27杨凯
杨 凯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河北 保定 071000)
在临床上,脑卒中指的是短时间内局部脑循环严重障碍,从而发生局限性和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病理学改变[1]。该病症具有“三高”特征,其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等,而其常见的两种类型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病,则其会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智力障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即对脑卒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5-80岁,平均年龄为(58.32±5.41)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46-81岁,平均年龄为(57.12±5.11)岁。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入院急救模式,即患者发病后由家属送至医院后进行抢救。而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模式,具体为:(1)保持呼吸通畅。即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及呼吸道中分泌物,并帮助其采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度,将开口其置入患者口中,以防咬伤舌头,针对昏迷、呼吸困难者行心肺复苏等,注意解开患者领口,以防窒息等。(2)建立静脉通道。为确保及时有效抢救患者,则需为其建立2条及以上静脉通道,且穿刺部位注意避开关节,以防发生针头脱落。(3)转运安全。即患者各项证明体征趋于平稳后,需立刻将其转运至医院,期间注意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且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并注意保护其头部,以防头部受到损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神经功能指标完全恢复正常,且相关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改善50%以上,且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神经功能指标、相关症状和体征等均无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急救效果对比
观察组急救有效率92.0%(46/50)较对照组70.0%(35/50)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0%(1/50)较对照组16.0%(8/50)显著较低,且P<0.05。
3 讨 论
有关研究显示,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提升急救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且能显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以确保其急救安全性[4]。院前急救模式指的是在进入医院前患者受到的抢救、护理干预等措施,该种急救模式的实施,既能确保最短时间内将患者送至医院,同时能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有效抢救时机,从而确保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而在实施院前急救模式的过程中,要求急救人员能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一般而言,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病,则其病情十分危急,且进展十分迅速,因而院前实施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应做好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理,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患者颅内压,以改善其脑部缺氧状态。而实施抢救之后,待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则需立即将其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以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5]。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入院急救模式,而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救有效率92.0%较对照组70.0%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0%较对照组16.0%显著较低,且P<0.05。因此可以看出,脑卒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相关症状,且能减少其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