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新教育 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2019-03-27王彦林
○王彦林
编者按:当前,区域教育发展越来越注重学校教育内涵,有内涵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也才能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承德市隆化县以新教育实验为契机,将新教育实验的重要研究成果与自身发展实际相结合,无论是在教育思想的广度上,还是教育发展的深度上都有了切实提升。
近几年,我县教育先是确立了“1345”发展战略,后又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提出了“推进新教育实验,办有质量、有内涵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持续努力,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进入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
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
我县本着“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分类培养、整体推进”的原则,有效实施“特岗教师三年成长规划”“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梯次化发展“名师工程”,大力开展“双研读双反思”活动,构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更符合教师的成长需求,充分激发了教师的生命激情,拓宽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渠道,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无论是青年特岗教师,还是中年骨干教师,无论是在条件优越的县城,还是在偏远的乡村,他们与新教育相遇,职业生涯都开启了一段新的成长旅程。
为更好地助力教师发展,我们成立了“新教育”榜样教师工作室,启动“一道共读”种子团队,成立说写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组,鼓励教师加入“新教育网师”学习,一系列举措让一大批有教育梦想的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青年教师心怀美好、阳光向上,让每一个与他们相遇的学生,变得勤奋、优秀;热爱读书的教师与学生们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让他们的学生成为精神生命最丰富的人;有特长的教师研发课程、成立社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二、研发卓越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标杆
我县高度重视课程建设,追求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本土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我们还十分注重课程研发领导小组对课程进行的“顶层设计”,注重课程研发的实际性与实用性,注重课程研发的系统性与内涵,注重课程研发与实施的过程性管理,注重研发课程的评价研究。2018年为深化课程建设,我们专门修订了一系列课程指导意见,这些课程指导意见更好地促进了各校的课程研发,形成本地的特色,助推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
几年来,我县对课程的研发以书香课程、特色课程、仪式课程等课程建设为主抓手,不断研究、打磨、思考、践行,做到且行且思、且思且完善,在课程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
书香课程以师生共读、共写、共生活为实施途径,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精神底色为目标,以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整本书阅读,亲子共读,读写绘为载体,通过近五年的摸索和积累,已初见成效。每天清晨的十五分钟晨诵,是我们迎接黎明的共同仪式,晨诵课程是结合古典诗词、儿歌、现代诗歌的复合课程,不强调背诵,而是重视当下的生命体验。各校在普遍使用《新教育晨诵》读本的基础上,编制了特色的晨诵读本。
我们大力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各校依据新阅读研究所研发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将课外阅读搬到课内,逐步研发了读前导读课、读中指导课、读后主题汇报课三种课型。我们召开各层面的专题研讨会引领读写绘课程的开设,各校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读写绘校本教材。
各校依据自身特点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内容上既注重内涵,包括风土人情、行为习惯、特长兴趣等,又不断创新,如新生命课程、电影课程、英雄课程、幸福课程等。实施上形式多样,与学科教学、特色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等相结合,打通了学生书本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仪式课程内容包括常规仪式:如升旗仪式、开学仪式等;成长仪式:如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入团仪式、毕业仪式等;节日仪式: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各校未必面面俱到,而是制定自己的仪式课程清单,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我们要求学校开学首日礼、入学仪式、毕业仪式必须有,每年至少有两次大型校园节日活动,以形成学校传统文化。今年3月在存瑞小学举行了存瑞小学新教育种子班级毕业庆典展示活动,展示了学校仪式课程的研究实施成果。
三、构建理想课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教育内涵发展最重要的表征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理想课堂是我县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2014年施行的《隆化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初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中学推行以“三步七环节理想课堂”为基本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小学侧重于前置性学习,构建以生为本的理想课堂,形成了前置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质疑问难——教师指导的教学框架。
四、缔造完美教室,形成学校内涵发展的氛围
在缔造完美教室行动中,我们既有“班级名片”“评比栏”和“展示栏”的“规定动作”,又有体现班级特色的“自选动作”。各校着力打造了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班级文化,确立了富有寓意的班名、班徽、班诗、班训等,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聚集地。
通过缔造完美教室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一间又一间汇聚美好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室。在这样的教室里,书香洋溢,图书触手可及;在这样的教室里,团结和谐,课程书写传奇;在这样的教室里,师生享受着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教育是系统工程,“教”是手段,是方法,是途径,是过程;“育”是追求,是目标,是结果。我们深知新教育只是一种朝向,没有终点,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信隆化教育的美好未来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