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约东扩将“再下一城”

2019-03-26徐刚

世界知识 2019年5期
关键词:国名马其顿波黑

徐刚

2019年2月12日,马其顿政府大楼前升起北约旗帜。

2月6日,北约29个成员国与马其顿签署加入北约议定书。议定书签署后,马其顿可以受邀国身份参加北约各项活动。目前,议定书正进入北约各成员国的批准程序,一俟全部完成,马其顿将成为第30个成员国。从过往历程看,这些程序大抵一年半左右可以完成。

一份“终于兑现了的承诺”

1995年和1999年,马其顿先后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和“成员国行动计划”。在2008年4月的布加勒斯特峰会上,马其顿首次获得北约邀请谈判的尝试以失败告终,直到2018年7月布鲁塞尔峰会才正式获邀,整个过程历经十余年。2008年遭拒和2018年正式获邀均与马其顿国名争端直接相关。因为希腊的阻扰,解决国名争端成为邀请马其顿入约谈判的必要条件。2018年6月17日希腊和马其顿正式签署国名更改的“普雷斯帕协议”后,北约立即兑现邀请马其顿入约谈判的承诺。2019年1月11日和25日,两国议会先后批准通过“普雷斯帕协议”,直接促成北约同马其顿签署入约议定书。

根据“普雷斯帕协议”,“马其顿共和国”将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2019年2月12日马其顿政府发表声明称,自当天起马其顿正式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在希腊人看来有天壤之别。1991年11月,马其顿宣布独立,定宪法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然而,希腊认为其暗示马其顿对希腊马其顿省有领土和文化遗产要求。1993年4月,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时国名加入联合国。虽然有超过130多个国家使用宪法国名,但国际组织一般使用暂时国名。此后,在马其顿融入欧洲—大西洋进程中,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的希腊一直以国名争端为由制造障碍。

为解决国名争端,马其顿和希腊本届政府都很努力。在马其顿,奉行民族主义政策、在国名争端上采取“纸上谈兵”姿态的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连续执政长达十余年。2017年6月社会民主联盟政府上台后,加紧去除“大马其顿主义”印记,努力改善邻国关系,先后同保加利亚与希腊签署《友好、睦邻与合作条约》和“普雷斯帕协议”。在希腊,齐普拉斯领导的激进左翼联盟政府力排众议,积极推进同马其顿政府的对话。此外,联合国、美国等外部力量在解决国名争端上扮演关键角色。联合国专门处理马其顿国名问题的特使、美国人尼米兹为此奔走了20多年,虽然推动提出的“新马其顿”“斯拉夫马其顿”“上马其顿共和国”等方案均被否决,但为两国寻求共识铺垫了基石。

“普雷斯帕协议”的达成为马其顿同其他邻国对话解决有关问题提供了先例和信心。为尽早加入北约,马其顿政府将进一步统一共识,并为满足入约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在希腊,“普雷斯帕协议”的生效使现政府的国际形象大大提升,但也触发内部纷争与博弈,独立希腊人党退出联合政府引发议会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主要反对党新民主党领导人米佐塔基斯表示,如果新民主党赢得下次议会选举,他将保留在马其顿加入欧盟时投反对票的权利。由于欧盟成员国在候选国入盟中拥有一票否决权,马其顿的入盟前景仍存有不确定性。

一座“塞尔维亚孤岛”?

未来马其顿入约后,西巴地区只剩下塞尔维亚、波黑和科索沃地区未入约。考虑到科索沃有北约驻军,以及波黑塞尔维亚族在入约问题上奉行追随塞尔维亚的政策立场(但波什尼亚克族和克罗地亚族则主张入约),塞尔维亚或将成为一座“孤岛”。对于2018年12月科索沃“议会”推动建军事宜,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反复称这是错误时间的错误举动。在刚结束不久的北约防长会议记者会上,斯托尔滕贝格强调,未获国际维和部队的允许,科索沃安全部队不能进入科索沃北部地区。2018年12月,北约外长会议表示赞赏波黑关于安全改革的首个国家年度计划,并表示一旦通过将为激活其“成员国行动计划”开绿灯。2019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致信波黑主席团,敦促尽快通过该年度计划。2018年10月新当选的波黑主席团塞族成员多迪克做出的回应是,塞族共和国奉行军事中立,反对加入北约等任何军事同盟。

塞尔维亚对北约采取“原则和灵活”相结合的立场。一方面,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科索沃问题均是横亘在北约和塞尔维亚之间的障碍。2007年12月,塞爾维亚宣布实行军事中立。此后,塞尔维亚领导人反复重申该政策,表示不会加入北约。另一方面,塞尔维亚有意愿并不断强化同北约的对话与合作。2015年1月,塞尔维亚同北约签署“单独伙伴行动计划”。近年来,双方频繁在塞尔维亚联合开展救灾、应急救援等演习,塞尔维亚还应邀参与北约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举行的演习。对于马其顿的入约进展,塞尔维亚领导人的反应较为冷静、克制,并没有过多的表态。

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回望历史,北约历次推动扩大和实现东扩,都会引发俄罗斯的介入与强势回击。俄罗斯奉行1996年7月时任外长普里马科夫提出的“两条红线”原则:一是北约的军事设施不得部署在靠近俄罗斯边界地区;二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特别是乌克兰不能作为北约东扩的对象国。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影响区域,北约在西巴的扩大同样引发俄罗斯的紧张。

2016年黑山大选前后,俄罗斯被疑策划发动“政变”,以影响黑山入约。2017年6月黑山入约后,俄罗斯对黑山和北约给予反击。俄罗斯表示将重新考虑与黑山在军事领域的合作,部分项目需重新审议或直接取消合作。俄罗斯国防部称,将新建三个师,对抗北约“紧挨俄罗斯边界”不断增强的兵力部署。同样,在“普雷斯帕协议”生效进程中,俄罗斯被指“干预”马其顿公投、“指使”有关团体和组织反对改名以影响马其顿入约。

黑山入约后,整个亚得里亚海沿岸国家几乎全部纳入北约囊中(波黑仅有一段不长的海岸线),北约在东南欧的海域线近乎封闭。而马其顿实现入约后,只有波黑同北约维持“成员国行动计划”(需激活)。由于波黑塞尔维亚族采取追随塞尔维亚的立场,北约在东南欧或只剩塞尔维亚的“空缺”。这样,对于俄罗斯来说,可供其拉拢的盟友尚余塞尔维亚(族)一个选项。

近年来,俄罗斯努力将塞尔维亚打造为其在巴尔干地区保持军事存在的“桥头堡”。自2014年起,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三边框架下的“斯拉夫兄弟”演习逐年进行。黑山入约后,俄罗斯加快落实俄塞协议,向塞尔维亚免费提供六架米格-29战斗机、30辆T-72坦克以及30辆BRDM-2型装甲车的“军火礼包”。马其顿签署入约议定书的前一个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塞尔维亚,除签署经贸、科技等领域20多项合作协议外,俄罗斯将向塞尔维亚提供七架米-35武装直升机和三架米-17通用直升机。

对于北约东扩,不少评论认为俄罗斯或采用“扩大—反制”的应对模式,或以“事先离间分化”的方式来干扰。若从结果来评估,俄罗斯明显居于“下风”。在马其顿签署入约议定书后,《莫斯科时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俄罗斯“咎由自取”的结果。事实上,在传统安全领域,西巴地区已然是欧洲—大西洋安全结构的组成部分,即使俄罗斯不为乌克兰局势所累,在军事上全面介入西巴并对抗北约的可能性也不大。西巴地区仅是俄罗斯施展影响的舞台,而不再是“势力范围”。然而,俄罗斯在西巴地区并非无足轻重,其影响该地区的手段丰富,而且善于并不惮于利用地区危机进而介入西巴。马其顿入约后,塞科关系和波黑内政外交走向将是俄罗斯的重点关切。

吸纳马其顿将使北约在西巴地区再填一个空缺,进一步改变了地区北约力量与其他力量的平衡,将俄罗斯的影响主要局限在塞尔维亚和波黑塞族共和国。可以预见,北约的下一步扩大将越发困难,并将进一步触及俄罗斯的“两个红线”。就西巴地区而言,北约与俄罗斯如何发展同塞尔维亚的关系至关重要,双方对塞尔维亚(族)的争夺或更趋激烈,但“斗而不破”的态势将继续维持。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欧洲‘难民危机与民粹主义问题研究”<16CMZ02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国名马其顿波黑
波黑肉类进口远超出口
欧盟驻波黑维和部队举行军演
2019马其顿数学奥林匹克(初中)
希腊国名汉译探源
西夏国名别称“夏台”源流考
国名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