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经济处在结构性危机边缘?

2019-03-26李天国

世界知识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在寅出口韩国

李天国

2019年1月24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大田市与民众互动。大田是文在寅此次“全国经济巡访”的第五站。

韓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

2018年韩国经济增长态势走弱,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仅为2.7%,这是2012年以来韩国经济的最低增长率,明显低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经合组织(OECD)指出,韩国景气先行指数已连续21个月下跌,这种严峻状况即便是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都未曾出现过。

对外贸易方面,数据似乎没那么难看。2018年,韩国进出口总额达1.14万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8.4%,这是韩国外贸总额连续第二年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出口较上年增长5.5%,达6054.7亿美元,进口增长11.8%,实现贸易盈余704.9亿美元。这也是韩国年出口额历史上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不过,2018年12月韩国录得484.6亿美元的出口额,同比下降1.2%。

韩国出口开始下滑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为半导体和显示屏等出口主导行业的产品外销势头放缓。2018年12月,韩国半导体产品的出口额只有88.6亿美元,同比下降8.3%,2019年1月又同比下降了23.3%。韩国的另一项出口主导产品液晶显示器的出口状况也与半导体类似,2018年12月同比下降1.8%。韩国银行(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韩国出口物价指数较上月下降2.0%,已是连续两个月下跌。

作为贸易强国,韩国与美国、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联系紧密。因此,韩国在2018年末出现的出口下滑态势可被部分视为国际竞争加剧、全球市场需求疲软所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8~2023年各国经济增长预测数据,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9%下滑至1.4%,日本从1.1%下滑至0.3%,欧盟从2.2%下滑至1.6%。既然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有进入下行周期之虞,韩国经济亮起“红灯”也不足为奇。

韩国本身产业竞争力下降加剧了出口的波动。传统上,韩国制造业的主要优势集中在汽车、钢铁、造船等重工业领域。但近些年,包括中国在内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使得韩国的传统主导产业面临被赶超的压力。而此时,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尚无法对韩国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不可避免。

文在寅政府拉抬经济的努力

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实力差距悬殊、内需与出口不平衡状态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上升等现象是韩国经济固有的结构性问题,文在寅政府2017年5月上台时誓言实施旨在实现经济新均衡的发展战略以解决这些矛盾,韩国国政企划委员会随即提出“五年三步走”规划,即:以2017~2018年为大力革除积弊、调整权力结构的“攻坚期”;2019~2020年为积极创造就业、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改革财税体制的“跨越期”;2021~2022年为形成可持续改革机制的“稳定期”。

2018年7月,文在寅政府又提出“收入主导型发展”“以提升就业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公平竞争”“创新增长”等四个主要经济政策方向,这其中又包括抓住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扶持中小企业、战略性开拓海外市场等具体内容。根据规划,韩国政府将在2022年前帮助国内企业在新型汽车、半导体、显示器、物联网家电、新能源、生物和健康产业新兴领域投资125万亿韩元,并且逐步解除各种产业发展限制。为实现有关目标,将最大限度提高半导体和显示器行业的行政审批效率,支持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扩充。推动家电、通信、建筑等领域企业联手,打造智能家居示范园区。通过共享大数据,在能源管理和社会福利领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通过增加补贴等方式将电动和氢气汽车市场扩大5倍以上,把太阳能等新再生能源项目的许可发放时间从现在的1~2年缩短至6个月。

文在寅政府希望上述刺激措施能创造10.7万个工作岗位,然而迄今为止收效并不明显,经济的“无就业增长”问题仍较严重。根据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韩国失业人口达125.7万,同比增10.6%;失业率为4.5%,同比上升0.4%,均为1999年以来最高值,2018年仅增加了5000个就业岗位。

文在寅政府的刺激就业政策之所以收效有限,恐怕与其另一手推动的“收入主导型增长”政策有关。一段时间来,文在寅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与收入保障政策,大幅提高社会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缩短最长工作时间,虽然提高了部分家庭的实际收入,但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力,反而减少了弱势阶层的工作岗位数量,恶化了中小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未来韩国经济展望

面对并不体面的经济政策成绩单,文在寅政府感受到了压力。韩国经济和财政部2019年预算提案显示,2019年财政总支出将再增加9.7%至470.5万亿韩元,创2009年以来最大增幅纪录。政府将减少基础设施支出,进一步提高福利、健康、就业等方面的支出,其中就业支出较上一财年增加22%。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国际认为,照此趋势下去,韩国政府债务占GDP之比将在2022年升至43.4%, “结构性危机”的风险将真正形成。

韩国民众尽管对经济放缓心有不满,但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失望情绪,因为文在寅在改善朝鲜半岛局势上所取得的成果太过“亮眼”,掩盖了刺激经济效果不彰的窘迫。文在寅大力推进的“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构想”和“新北方政策”(以朝鲜半岛为中心提升东北亚区域合作水平,重点推进与朝鲜、俄罗斯的合作,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并开辟北极航线)“新南方政策”(大力发展与东盟国家及印度的关系,改变经济过度依赖于美国、中国市场的局面)有助于韩企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这使得韩国民众愿意花更多时间等待成果落地。事实上,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统计,2018年韩国对中国、独联体地区和日本等经济体的出口还是取得了两位数增长的。

不过,文在寅政府提出的经济政策遭到了在野党的强烈反对,修宪案、财政预算案不同程度受阻,难以全面施展。在全球经济减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韩国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其经济政策目标,认真评估国内经济政策实施效果,加强政策灵活性,着重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可持续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利好。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在寅出口韩国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在韩国走马观花
“文在寅手表”在韩国抢手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某官自白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