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珠澳大桥,又见中国力量

2019-03-26欧阳睿刘霞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通车珠海大湾

欧阳睿 刘霞

聚焦热点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耗时九年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

港珠澳大桥,体现了中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再次见证了中国创造和速度。

多维解读

1.事业靠打拼,幸福靠奋斗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中国在科技、文化、经济、体育、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跑出了中国速度,也创造了中国奇迹。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是中国人抱成团顽强打拼出成果、奋斗出志气的最好注脚。世上没有现成安逸的事情,唯有务实肯干、挥洒才智,方可赢来灿烂明天。

2.自立自强,砥砺奋进

修建大桥的前前后后,遇到了许多困难,特别是核心技术方面。但建设者们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愈挫愈勇,用中华民族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特质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在3000多个日夜里,挑战自己,攻克难题,终于迎来了工程的圆满完成,他们再一次用行动证明:中国真棒!

3.诗和远方,你我的追求

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方便了珠海、澳门和香港三地之间的交通往来,拉近了三地市民的距离,同胞的心也贴得更近了。可以预见,未来三地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青年视角

俗语说:路通则人通,人通则财通。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不仅提升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交通效率,更给三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就广东珠海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加快香港的资金、人才和资源向珠江西岸集聚,使珠江东西两岸发展更加平衡。而从香港、澳门来看,与内地的联通,不仅为港澳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两地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契机。可以预想,不久的将来珠江口岸将书写新的发展故事,谱写新的传奇。

(作者:李洋)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谱写了一首首奋斗者之歌、劳动者之歌、改革者之歌、梦想者之歌……港珠澳大桥是敢于造梦、追梦的奋斗者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干出来的,同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离不开亿万劳动者、建设者、改革者的共同奋斗。更加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干下去!

(作者:黄文丽)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那一刻,举世瞩目。全世界都在看,不仅在看壮美的桥景,也在看这座大桥背后的制度支撑,看“一国两制”的优越性,看中国巨龙腾飞的磅礴气势。

(作者:王静雯)

时事评论

激扬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一桥飞架三地,碧海变成通途。

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这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建设者们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座总长约55公里的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港珠澳大桥从建设伊始,就承载着三地对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的美好期盼。从3个小时缩短到约45分钟,这座大桥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变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之间客货运输通道以水路为主和陆路绕行的状况,极大便利了三地居民的通行,必将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的重要枢纽。这座全球最长跨海大桥的开通,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推动香港、澳门参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建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美好愿景。实现这一愿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既是先决条件,更是重要支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条“主动脉”,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必将为粤港澳三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供新机遇。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桥,寓意着纽带,更意味着机遇。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集三地之力,融三地之智,便三地之民,在“一国两制”下协同决策、协调发展,为三地今后开展更宽领域的合作积累了有益经验。以港珠澳大桥开通为契机,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立足三地优势,加强三地联动,不断拓宽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空间,粤港澳合作发展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一国两制”将焕发更强大生命力。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外眼看桥

美国《华尔街日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10月24日开通,它的长度是美国加州金门大桥的20倍,将连接一个拥有近7000万人口的经济区域——“大湾区”,该区域年度GDP约合1.51万亿美元,是旧金山湾区的两倍,也超过了澳大利亚、西班牙或墨西哥的国民经济规模。这项耗时九年的工程将把香港、澳门和珠海纳入一小时生活圈,这座大桥与上个月开通的广深港高铁将缩短中国内地制造业城市和金融枢纽香港及博彩业中心澳门之间的旅行时间,加强这些城市间的商业联系。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港珠澳大桥这一投资巨大的工程,是中国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中国版“硅谷”计划的一部分。通车后,大桥车流量每天预计将有数万架次。

新加坡《海峡时报》:港珠澳大桥所处地区的居民和商界人士希望大桥的通车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日本《朝日新闻》:“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政府的一项超大型国家级计划。“港珠澳大桥”开通后,香港、澳门和珠海等地在经济方面的活跃性是值得期待的。

菲律宾《World news》: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大桥,也是继广深港高铁通车后,香港、澳门和内地又一条大型通道,在世界造桥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的记录,将为三地居民往来提供莫大方便。

猜你喜欢

通车珠海大湾
通车!
珠海 革命风云
“技术通车”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编读往来
融入大湾区
大湾区提速
珠海之旅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