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这才是中国科幻电影该有的样子
2019-03-26
专家点评:中国科幻片还需砥砺前行
王晓晖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
《流浪地球》弘扬的中国核心价值观,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需求。影片的成功得益于其树立的价值标杆和占据的道义制高点,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元素。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不变的基因和底色,也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弱软的情感。可以说,《流浪地球》带来的不仅是时空的改变,更是新的价值观和对人类的全新理解。今天的电影作品,只有高歌时代的精神、传颂家国情怀、直抵心灵深处,才能与观众获得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孟华 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办公室副主任
2018年是中国航天工程的“大年”。中国探月工程经过15年的奋斗,走在了当代世界航天月球探测领域的前列。在我国航天技术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国家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新期待。
韩松 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
一个国家在成长为经济大国后,其实力必然在文化及科技上有所反映。想象力是大国实力重要的元素,《流浪地球》很好地对中国近年来发展积累的实力进行了展示。影片从一开始就考虑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它不仅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科幻电影必将是中国传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流浪地球》不仅弥补了中国所谓“硬科幻”电影类型的空白,也显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平,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走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电影观、审美观的新突破,也体现了中国电影价值观表达的新突破。
中国故事、世界表达,也是《流浪地球》的重要突破。正是因为作品中的中国人文精神包含了人道主义的共同价值,所以虽然影片中歌颂了中国人、中国英雄、中国人的担当、中国人的舍身取义等优秀的精神内核,但是它没有那种自我炫耀、自我夸大的排他性。
因而,影片不仅在国内观众调查中得到了满意度高分,即便在世界主流的英文电影网站上也得到了普遍性好评。影片用创作实践说明,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让中国故事打动世界。想象力、叙事能力、工业化水平和东方文化、人文关怀、人道主义共同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流浪地球》,与此同时,电影的市场意义是否应大于文化意义也是值得我们今后要探讨的话题。
黄鸣奋 福建省文学总会理事、厦门大学特聘教授
我国科幻电影在经历半个世纪的徘徊之后,以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为契机,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新媒介与科幻电影的互动在文化产业勃兴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体现为相关产业链的衍生。若单就产品数量而言,年产百部院线片、电视片和网络大电影已经是相当可观的规模。不过,它们多数知名度不高,在社会影响上远不如进口科幻大片。
我国科幻电影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电影工作者卓有成效地实行精品化战略,自然是问题的关键。创意上的大胆开拓、避免雷同,制作上的精益求精、美轮美奂,运营上的全面规划、因时制宜,都是情理之中的要求。至于加强电影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互动,更是我国科幻电影取得突破的关键。电影评论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在推介和引导方面也当仁不让,负有责任。当然,最重要的因素是观众的关注、激励和呵护。
外媒评论:中国科幻电影产业终于加入国际太空竞赛
《纽约时报》:
《流浪地球》让人不禁联想到不久前中国探测器月背着陆,虽然中国在太空探索和科幻影片制作都是后来者,却是让人期待的。千篇一律的的美式大片已经不再被人们需要,或许这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正在到来,期待看到这个国家将自己独特的声音和才能带入全球市场。
斯科特·奥林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评委
首先我很敬佩中国制作了如此庞大的科幻电影。这种电影要想成功背后就需要强大的资源。这部电影不仅有最好的电影人团队,也请了很棒的技术人员,电影中的特效也非常壮观。让我感兴趣的是,我看到了中国有自己的英雄主义特色以及被人民拥戴的英雄人物来为人类创造更好的世界。比如此片中呈现的灾难,太阳系就要爆炸了,中国有自己的团队和工程资源,来拯救世界。
克里斯蒂安·爱德华 西方影评人、《商业内幕》出版人
我昨晚很幸运地去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非常欣赏并且理解中国观众的激动。这部电影宣布中国进入了科幻电影制作的殿堂,是一部非常鼓舞人心、令人激动的史诗级巨作,我相信很多中国或西方观众都没有见过如此规模宏大的制作。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特效主导的电影,中国国内团队承担了特效的四分之三,而美国团队完成了四分之一。我并不确定是不是美国团队只对中国团队内的特效进行了润色加工,但值得让人高兴的是,最终的结果是卓越的。
这对中国来说真是一个很大的勝利和进步,在走出电影院以后还让人回味无穷,比如从太空到地球的镜头、运载车运动的镜头等等都如金子般珍贵。我希望这部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中国电影吸引我,并且总能抓住我的地方是导演们和摄影们源源不断的创意。
如果中国的导演和编剧坚持制作科幻电影,我认为他们会为这类电影注入许多新的血液。但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中国的价值观。我非常喜欢中国精神,他们在电影中表现的家国精神和平等主义突破了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和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孤胆英雄”的固定模式,让我看到了团结,这让人非常愉快。我想这会是2019年最好的科幻片之一,同时我觉得演员的演技也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吴京,这个角色是具有明星品质的。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不逊于在《战狼》系列电影中的表现,他绝对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
詹姆斯·卡梅隆 著名导演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写的,尽管我现在还没有来得及观看电影,但我从一开始就非常期待。在此之前,我就听说了中国一部科幻电影在国际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票房,这也是我乐意看到的,因为我一直在等待着中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科幻作品可以与好莱坞大片相媲美。
不过我认为(电影中的)技术应该消失,人们不应该考虑这部电影的技术是如何呈现。人们不可能通过制造出一台机器人来取代演员的工作,这绝不可能发生。
尽管目前中国科幻片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我依旧祝《流浪地球》好运,愿中国科幻电影就此起航。
市场观察:中国科幻片正日益引起消费者关注
周黎明 独立影评人
好莱坞对科幻电影设置了非常高的技术门槛,因此观众的期待也非常高。而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将科幻电影看作是圣杯一样的存在。目前该行业已经十分成熟了,《流浪地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成功的科幻电影了。电影中使用的特效与《星际穿越》等同类型美国电影特效质量不相上下,并且刘慈欣小说的畅销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电影票房。
韩延 《动物世界》、《滚蛋吧!肿瘤君》导演
看完《流浪地球》后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它不仅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而且也让中国电影工业化往前走了一大步。作为导演,我很清楚地知道走这一步有多不容易,它不是好莱坞那种一掷千金的超级大片,背后是一个导演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尝试和培育。《流浪地球》制作团队所获得的经验将让后来的科幻电影创作者少走很多弯路,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出新的突破。
武剑 阿里影业灯塔高级数据产品专家
今年(春节期间)7天场次达到了289万场,比去年有20%到30%的提升,这也要归功于我们的荧幕数大幅度提升。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文化娱乐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此次《流浪地球》的热映一方面弥补了市场空白,另一方面也成功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
胡锡进 《环球时报》总编辑
回顾最近两年的电影票房,大火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弘扬正能量的,一些以抒发悲情为主的文艺片也引起过关注,但它们的票房清晰无误地界定了其小众性。市场更加期待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出现,并且为它们准备了极其丰厚的犒赏,这是所有电影人都应该充分意识到的。
《流浪地球》契合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国力的进步和公众心理的升级。中国人参与到拯救地球的行动中并且担任主角,这在过去超出了中国人的集体想象力。这部片子今天来的正是时候,观影主体被认为是90后,他们受到了与上一輩迥异的时代熏陶,他们看到的是中国不断强大起来,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切身经历了比上一代更加紧密的国际参与。把正能量的电影拍好,不让主旋律在艺术中庸俗化,这是需要电影人不断努力的。
令人鼓舞的是,《流浪地球》《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电影越来越贴近人类的共同价值,具备了走向国际电影市场的一些基本条件。从长远看,我认为这些电影可能走出有别于《延禧攻略》等宫廷剧并成功开辟进军海外市场的另一条路,中国有可能处在诞生本土国际一流导演和制片人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