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高校为例

2019-03-26■尹

福建交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岗位人员制度

■尹 颖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 350117)

内部控制, 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 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1]。 加强内部控制是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强化对内部权力制约,也是高校大力提倡反腐倡廉、文明办学的需要。 自2014 年1 月1 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以来,内控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 由于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时间不长,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高校内部控制相对其他方面仍显滞后,内部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出现,甚至出现腐败等违法犯罪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的内控建设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

1 高校内控现状及存在问题

(1)管理层及教职工的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首先,从高校管理层来看,他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上,忽视内部控制建设,高校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对内部控制建设持不积极的态度,这样难以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其次,由于内部控制建设涉及高校的各个风险点、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必然要涉及多个校内部门,相关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就要落实到各职能部门身上。 例如科研经费管理,按照业务流程,涉及科研部门(项目管理)、财务部门(经费管理)、审计部门(监督检查)等部门,但在现实工作中,有些部门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财务部门或牵头部门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部门的责任;造成沟通协调困难,关键人员不配合,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办理日常业务。内部控制建设全员参与度不高,从而导致高校的内部控制难以有效进行。

(2)内控制度不健全

有的高校并未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导致管理行为无章可循、无据可依; 或者虽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制定了学校层面的宏观管理办法, 但是没有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业务细则,导致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或者虽然制定了相关内控制度,但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如:在该设置内部控制的地方没有设置,反之,在不该设置内部控制的地方又设置了内部控制等等,导致资源浪费。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内控无从下手,无制可依,必然会形成风险点,给高校的管理工作造成困惑。

(3)信息化建设不适应业务发展要求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控指南(试行)》指出:高校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控, 将经济活动及其内控流程嵌入信息系统中, 并确保各重要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2]。

但是, 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更多考虑的是当下各种局部需求, 建立了各种信息化平台, 如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类业务信息系统之间不对接,往往是各做各的数据,彼此口径不一、标准不一,重复浪费不断,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无法嵌入高校信息系统中, 业务不能实现共享, 形成 “信息孤岛”。

(4)内控专业队伍素质不高、人员不足

高校由于其事业单位的特点,对运营风险关注得相对较少,懂得内部控制、能够支持内部控制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例如:财务人员是高校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之一,目前高校财务工作大多是围绕财务报销开展;内审工作的内容和范围狭窄,大多数只针对领导离任审计,且是事后审计,对内控制度的常规执行情况很少关注;财务、审计等部门在高校管理层面上的重要事项决策作用较小。

高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竭力安排教师学习、深造,但不够重视对内控关键岗位人员的配备及培养,而财务、审计、基建等均为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及岗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 这样不能定期及时更新相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容易导致员工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2 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内控建设良好氛围

无论是高校管理层,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置身于经济活动中。 因此, 高校管理层应带头树立起内部控制意识,只有管理层人员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才能带动全体教职工提高内控意识。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积极营造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加大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宣传推广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引导教职工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制权力滥用意识, 确保权力规范有序运行。 二是加强培训和学习工作,学习内控建设相关政策规定、建设目标、内容、步骤和方法等,掌握和学会如何应用内部控制制度。让内部控制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重视风险防范、强化责任意识的内控文化,形成高校管理层重视,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内控制度建设环境。

(2)制定、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依据,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高校还应根据国家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办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组织机构调整的新情况等,对内控制度及时进行更新修订; 高校还应对现有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梳理,找准自身的内控缺陷、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

(3)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高校审计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1]。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高校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 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与监督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和权威性。建议高校将内部控制的好坏纳入考核,并与职务升迁和薪酬待遇挂钩。其次加强外部监督,定期聘请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对高校内控制度进行评价, 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高校内控制度。

(4)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了保护信息安全,高校应重视和加强信息化建设。那么要实现内部控制的信息化, 就要对原有的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整合财务、资产、科研、人事、教务、后勤等部门的子系统,改变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分块管理、信息分割的局面,要将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学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 对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在系统中分别设立独立的账户名称和密码、 明确的操作权限等级,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保护信息安全,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全面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序化和常态化,提高管控水平[3]。

(5)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中不缺乏内部控制相关专业理论研究者以及制度制定者。利用高层次人才集聚地这一优势,高校可以在学校内部举办各种培训学习, 请本校的专业教师培训内部控制专业人才,传授内控专业知识。 此外,高校也可以积极安排专业人员参加政府部门、 中介机构举办的培训学习,及时更新相关人员的知识结构。

高校还应鼓励专业人员参加专业资格考试, 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最新制度法规, 从而不断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建议高校在专业职称评聘、薪酬考核等方面, 为专业管理人员单独建立与教师不同的考核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高校应培养熟悉内控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要设置A 岗与B 岗,并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轮岗制度,例如在财务部门中,将预算管理岗位和收支管理岗位进行轮换,通过轮岗熟悉多岗业务,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和内控管理水平。

高校还要加强优秀内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工作。

3 结语

目前,高校内部控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各高校能够找准自身的内控缺陷、制定风险防范应对措施,定期开展内控评审,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就能保证高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岗位人员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