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是一支行走的剧组
2019-03-26谷芳卿
■谷芳卿
今年1月8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官方抖音账号(简称“官抖”)发布首条抖音短视频,之后,该号通过自制短视频展示检察职能,宣传北京检察工作,在保证政务号严谨性的同时,结合时下流行网络元素,制作带有“检察”标签的抖音作品。截至6月10日,共发布作品53篇,累计观看次数超过2000万、点赞70.4余万,粉丝63.7万。
在此,就以北京市检察院“官抖”为例,分析检察抖音号在流量时代的运营策略。
切合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有长期传播价值的内容
今年1月,我们制作了“检察院奇妙日”短片。本片以“高能预警!神秘男子脚步匆匆,他要干什么?关注我们,给您揭秘”为主题,是北京市检察院入驻抖音平台后发布的第二个短视频,由我院独立策划、拍摄素材。
“检察院奇妙日”案例策划时恰逢北京市两会期间。在北京市检察院新闻中心例会上,大家进行了一轮“头脑风暴”,跳出专业领域,从外界观察检察工作的视角,确定了“揭秘检察”这一拍摄主题。
策划组迅速制定拍摄脚本和细节,大家讨论后认为,重点在“揭秘”,也就是“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物品,都是一段检察故事”。随后,策划组找到了有关“揭秘”的视频画面,拆解传播较广的优质视频,找到可取之处和可以迭代的地方,并确定了拍摄方案和分工。文案写作由策划组组长完成;组长、摄像师、主演在北京市检察院机关大楼“踩点”,确定适合取景的地点和机位;涉及到相关内设机构协调辅助的,事先与其沟通使用时间和物料。由于拍摄准备较为充分,所有拍摄内容在一天内全部完成。两天后,视频制作完成。该视频在“官抖”上一经发出,一天内播放量破30万,获赞近7000个,留言210条。
一项投入最好有多重回报,视频传播也一样。特别是在宣传渠道上,不能仅仅限于一个平台,而要考虑全媒体采集的内容、多样的主题,通过剪辑等二次转化,多渠道投放,适合不同平台传播,达到定向宣传、扩散宣传的效果。因此,除了抖音平台,我们还将“检察院奇妙日”短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力求达到更大的传播效果。
“一本正经”的“官宣”如何制造爆款
一个“爆款”短视频,可能是搞笑、炫技、温情等特点与发布时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泛娱乐化”有正面价值,但是确实有与“政务”身份不符的方面。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官方检察短视频,必须具有检察元素,体现检察工作。这既是我们生产短视频的初衷,也是我们打造爆款的必备条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仍会面临创作困惑:爆款似乎无特点可循——有些短视频火得莫名其妙,有些爆款跟风之作则反应平平。
其实,这种看似无章可循的困惑,恰恰是官方宣传突围的突破口。按照抖音基于兴趣爱好的“推送制”,只要视频内容符合“垂类/同类”的受众口味,就会得到大量流量的支持。流量时代,内容为王。基于抖音的技术变量和消费者(用户)变量,短视频每一秒都是高潮,要求创意和脚本俱佳,并且经过团队打磨。
因此,检察机关抖音号运营关键,是有一支了解检察工作、能够进行“头脑风暴”、了解抖音用户、把握内容尺度的策划团队,以及及时收集素材、持续产出高质量原创抖音作品的人才库。
北京市检察院的抖音策划团队成员包括市院新闻中心人员和北京市各分院、区院的宣传骨干,具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经验,对短视频制作很有兴趣,在文案写作、拍摄剪辑方面各有所长。在培养磨合中,我们集中优势,互相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将这些人员培养成能够包办视频的策划、拍摄和剪辑、后期制作的全能型人才,让团队中“每一个人就是一支行走的剧组”。
检察短视频两大可发掘空间
法院有执行过程,公安靠执法录像,但是检察机关有何独一无二的视频主题尚在探索。目前检察机关生产的视频集中在普法内容,而此内容很容易和法院、公安、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生产的内容重叠。那么,检察机关有没有可以持续产出的独一无二的工作内容呢?公益诉讼就是一个突破口。
从社会反馈看,北京市检察院“官抖”发布的有关公益诉讼内容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民众对于检察机关这一新增职能有很大好奇心,找准切入点,是可以成为“可再生”的优质资源的。
与法院和公安相比,检察机关在素材积累上也存在短板。首先是来源上,先勿论剪辑其他媒体的报道涉及版权问题,靠外来资源吃饭也只能解一时之渴。而法院和公安机关对视频资源的留存意识和灵活运用程度,很值得学习。
执法过程记录,监控录像,庭审现场、执行现场同步录像,这些原始资源及时、准确、具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检察机关也“接手”:作为证据使用监控录像,执法记录视频等,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有限度地开发成抖音素材。这些物料如果能够及时收集,再经过筛选,完全可以成为反映检察“真实故事”源源不断的素材,从而解决短视频制作从策划到后期制作时间周期长、成本较高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