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障碍离我们有多远

2019-03-26中科院老年心理中心李娟

福利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氏病老妇人血管性

•中科院老年心理中心 李娟

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障碍发病率也会随机增加。统计发现:60岁人群的发病率为4%,70岁发病率为8%,85岁为30%,95岁为50%。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2.4亿人,占到总人口的17.3%。从全球范围来看,22%的老年人都在中国,我国患认知障碍的人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每12秒钟就有一个新增的病例。认知障碍一年造成的疾病负担将近4000亿元人民币。

认知障碍产生的原因

最常见的认知障碍也叫阿尔茨海默氏病。在1906年的一个科学会议上,有一位名叫阿勒斯·阿尔茨海默的德国医生,报告了一个特殊的病例。

1901年,一位老妇人由家人领着来找阿勒斯·阿尔茨海默医生就诊。这位老妇人记忆力严重下降,与别人交流非常困难,无缘无故地怀疑丈夫不忠。在随后的几年,这位老妇人的病情急剧恶化,在1906年春天因为肺炎和褥疮引发的重度感染而去世。

阿尔茨海默医生对这个老妇人做了尸体解剖。他发现这个老妇人的大脑尤其是大脑皮层严重地萎缩了——大脑皮层是人的记忆、语言、思维功能区。在显微镜下,阿尔茨海默医生又看到她的大脑内有大量的坏死的神经细胞,还有很多异常的蛋白沉积,在神经细胞内部还有神经纤维的缠结。这些导致了神经细胞大量地死亡以及细胞跟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的减少,进而导致了皮层的萎缩,影响到了人的语言和记忆,产生认知障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德国医生,就把这种疾病叫作Alzheimer's disease,也就是我们说的阿尔茨海默氏病。

当然认知障碍不全是阿尔茨海默氏病,还有大概将近20%的老年期认知障碍是血管性认知障碍。血管性认知障碍就是因为血管性问题导致的认知障碍。研究发现,大概有14%的患者是既有神经退行性的阿尔茨海默氏病,同时还有血管性问题导致的认知障碍,另外还有大概10%是其他类型的认知障碍。

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先生、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被誉为光纤之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先生、《百年孤独》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先生也都患有认知障碍。

这些名人为什么也有认知障碍?是不是因为他们工作太努力、用脑过度,导致他们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而出现认知障碍?

尽管不能确定他们为什么患认知障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不是因为用脑过度导致大脑细胞凋亡然后出现认知障碍。很有可能是,他们工作太努力,精神压力太大,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从而引发了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继而诱发认知障碍。据说撒切尔夫人就是因为多次中风之后而诱发了血管性的认知障碍。

研究发现,一些接受教育程度低、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更容易患认知障碍,比如说长期久坐、过食,再就是有严重脑外伤史的,或者长期暴露在有害环境当中的,或者是吸烟的,这些情况都更容易引发认知障碍。另外,认知障碍与很多疾病一样,跟遗传也是有关系的。

与遗传有关的认知障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早发性的认知障碍,另一种是晚发性的,也就是老年期认知障碍。

早发性认知障碍是通常在进入老年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认知障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晚发性认知障碍是到老年期之后再患的认知障碍,是没有致病基因的。

认知障碍会导致记忆力及其他的认知功能逐渐地下降,也会影响到情绪、性格,最终严重地影响到日常生活功能。现在,认知障碍已经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如何防治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应该如何治疗呢?很遗憾,无药可治。目前几乎没有药物能够根治认知障碍,或者说不能够逆转疾病的病程,现有的药物都只能够部分地缓解症状。许多药企公司在研制认知障碍药物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但非常遗憾的是,所有的药物研发在进入到临床三期的时候全都失败了。

认知障碍虽然无药可医,但如果能早发现,还是能有效防治。其实,任何一个人患老年期认知障碍都不是突然发病的,这种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研究发现,可能在临床诊断之前的二三十年,疾病已经缓慢地发生了。从三四十岁起,疾病就可能已经潜伏于人的体内。

认知障碍早期能够观察出来,比如人到了50岁之后,感知到的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暖;到60岁之后,看运动中的物体的清晰度会非常显著地下降。研究发现,早期嗅觉的严重下降可能就是认知障碍的早期征兆。老人听力下降,往往也是认知障碍的前兆。再比如一个人发现非常熟悉的词忽然想不起来了,跑步的时候,常去的路竟然迷路了,这些也是认知障碍最早期的症状。

认知功能障碍有些是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这时候就要借助一些其他的指标,比如说神经指标、生物指标。

神经指标是中科院老年心理中心和美国肯塔基大学姜洋(Yang Jiang Clark)教授合作的一项成果。给老年人头上戴上电极帽之后,就可以测到他大脑内的电活动。有两组老年人,一组是正常老年人,一组是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为这两组老人都戴上电极帽,让他们完成简单的记忆任务,这两组老人的正确率、反应时都没有差异,但是这两组老人脑电活动就有很大的差别,在左前额叶的部分,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有一个显著的负波。这意味着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要达到跟正常老人同样的成绩的时候,他可能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

生物指标是中科院老年心理中心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赫荣乔研究员团队合作的一项研究。大家都知道新房装修后有甲醛,我们人体内也有甲醛,也会有甲醛的代谢,体内的甲醛通过收集晨尿就可以测得。研究发现,老年人体内甲醛的含量越高,那么他的认知功能会越差。

神经指标与生物指标都可以帮助我们早发现认知障碍的高危风险人群。发现有认知障碍前兆的人,可以让他们做体育锻炼,或做认知的活动。体育运动与社会认知活动是两项最重要的保护因素,如果常做这样的活动,认知障碍的风险率就会下降。

常做日常认知活动的老年人,比很少做这些认知活动的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患病风险会下降67%。这些日常认知的活动包括下棋、打牌、写毛笔字、读书读报,甚至打麻将也算。

运动还能改变我们的大脑。人进入到老年期之后,海马会以每年1%至2%的速率萎缩。有一项研究:让老年人做有氧快走,一年之后,发现做有氧快走的老年人,他的海马不仅没有萎缩,而且还增长了2%。所以,运动不仅能够强健我们的肌肉,还能够强健我们的大脑。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之一,长期打太极拳的老年人,他大脑某些区域的皮层厚度会显著地增加。跳舞也有利于防止认知障碍发生。

除了做一些日常的认知活动,我们还可以去做一些专门的认知训练,如做记忆的训练和执行控制能力的训练等。

老态龙钟、糊涂等认知障碍,并不是老年期的必然。只要大家在从年轻的时候就保持好奇心,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规律地睡觉,营养均衡地进食,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在关心自己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帮助他人,那么就有可能积极健康甚至是优雅地老去。

猜你喜欢

氏病老妇人血管性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老妇人与店员
老妇人与店员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