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灯塔行动"用爱照亮儿童未来

2019-03-26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灯塔行动项目组

福利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服刑人员灯塔监狱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灯塔行动项目组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正是基于此点,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于2011年成立了自主项目——“灯塔行动”。“灯塔行动”以实现儿童权利最大化为愿景,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推动完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是一项致力于儿童福利、保护和发展事业的民心工程。截止目前,项目已使得2000万人次的儿童及其家庭从中受益。

2006年,民政部出台《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意见中首次正式将服刑人员子女救助工作列入国家孤儿救助政策的总体规划之中。为紧跟政府政策,摸索出一条可以真正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问题的道路,“灯塔行动”于2013年在广西钦州地区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项目”,通过对项目地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和救助情况进行调研,将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分类,针对每个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建立由检察院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公、检、法、司、民政、教育、卫生等12个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保护工作中发挥相应作用的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促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这个群体的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的实现,真正落实国家对于儿童的监护责任。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项目”得到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领导及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方面的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虽然项目还存在不足之处,但项目带来的长远意义却是不可估量的。

“灯塔行动”继而在2017年于广西钦州、福建福州、湖北荆州又相继开展了“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与发展项目”,希望进一步深入开展服刑人员子女的救助服务、心理帮扶等活动,探索有效的服务模式,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完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救助长效机制。

在荆州,以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人子女需求为导向,从政策倡导、工作机制建立、服务工具开发以及服务对象直接服务等四个方面开展活动。如:开展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人子女情况调查,在荆州监狱、江北监狱以及公安县看守所等共计9个限制人身自由人员集中的地区开展基线调研,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90份,形成调研报告一份;建立多部门协作的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关爱保护工作机制,依托荆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将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议程;困境儿童服务工具开发,依据项目实施经验,联合荆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长江大学,研发出《困境儿童家庭监护干预服务基本规范》;开展基层儿童主任培训等活动,以限制人身自由人员子女家庭监护干预和心理帮扶为核心,开展以“一路上有你”为主题的直接服务。在荆州监狱、江北监狱开展家庭聚会4场,参加家庭约150个;开展“一封家书”主题活动10场,传递亲情家书2000份;开展吸毒康复人员及强制戒毒人员主题服务约20场;开展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心理干预服务10场。为2000名儿童主任开展培训,在培训内容中明确儿童主任职责,且在工作内容中强调以限制人身自由未成年人子女为重点。同时,为江陵县20个儿童主任开展定期督导工作,培养开展儿童保护工作的能力。初步构建起了以家庭监护为核心、以荆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为支撑,以社区、学校、医院、监狱及公安部门社工站为载体,构建社区保护、学校保护、医务保护及司法保护四位一体的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社会干预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全方位的干预和保护。

在福州,项目通过发动全省监狱系统的力量,开展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现状摸底调查工作。借助志愿者入户走访,为困境儿童发放救助款以及慰问品。开展亲情拓展营活动,项目精心设计了心灵破冰、亲子课程、心理拓展、素质教育等内容,为孩子们安排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拓展节目:做游戏、吹墨画、参观南少林寺、体验志愿服务、为父亲制作相框等,让孩子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关爱,舒缓紧张的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200多位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购买大病医疗保险,解决限制人身自由人员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增强其家庭承担风险的能力。通过联结监狱内外,由点(孩子)到线(孩子的家庭)到面(社会支持网络),摸索出“二社一警”,即:“社会组织+社工+狱警”相结合的帮扶机制,项目独创“五位一体”帮扶模式,建立起监狱、司法、民政、教育及社会组织跨界政社合作的救助模式。“五位一体”的救助模式可全方位地为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多重生活困境、多层次生存需求提供了基础保障。该模式可执行性强,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完善孩子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实现对孩子有效的、持续性的帮助。

在钦州,项目在钦州监狱、钦州市看守所、强制戒毒所、拘留所等单位的帮助下,对上述单位所羁押的限制人身自由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60份,利用专业的统计学SPSS21.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钦州市限制人身自由人员的人口特征、钦州市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接受教育、身心健康、行为表现、户籍情况、监护情况等基本情况以及钦州市限制人身自由人员及其未成年子女进行了细致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协调司法部门,民政、教育、医保等政府部门和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经济救助与帮扶。并且联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与社会工作者对部分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多次的心理帮扶与干预活动,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心理咨询服务团队采用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相结合的形式,配合认知疗法、行为训练、沙盘疗法、催眠疗法和绘画投射测验等技术,已对22位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目前,在钦州市委政法委的牵头下,《钦州市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刑事被害人救助保护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意见(试行)》出台,通过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及学校、司法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团市委、妇联、镇政府、街道办、村委会、居委会等,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司法、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职能部门和团体的联动配合,在现有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内实现信息互通、职能互补,提高救助资源配置效率,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经济救助的力度,解决限制人身自由未成年子女缺乏监护和照顾、无法及时得到救助的问题。

“灯塔行动”还凭借着近几年崛起的互联网平台,与腾讯公益合作,依托腾讯平台庞大的用户群和快捷支付平台来实现低成本、广覆盖的公益效果,开展了“关怀困境儿童一对一项目”。项目把在广西、湖北、福建等项目地区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也纳入到网络帮扶的项目之中,希望通过缓解经济压力,帮助这些儿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竭尽所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快乐的童年!

猜你喜欢

服刑人员灯塔监狱
监狱选美
我心中的灯塔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论监狱企业立法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灯塔看守人(节选)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欢迎你到监狱来
大选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