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在改善截瘫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
2019-03-26刘玉琴
刘玉琴
目前,我国的截瘫发生率逐渐提升,而截瘫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时间漫长,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且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患者常因长时间承受无能和自我否定的折磨引起抑郁情绪,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的积极康复,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中医情志护理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知识为理论指导结合现代护理方法、注重创建较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并且将减少不良情绪作为主要的工作目的,探索最佳的护理措施。以便于提升患者治疗自信心与积极性,加快康复速度,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截瘫康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研究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7 ~ 58岁,平均 (35.21±14.52) 岁;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6 ~ 58岁,平均 (35.47±14.39) 岁。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参与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排除标准:伴随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合并恶性肿瘤。
1.3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康复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情志护理。中医情志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中医知识和心理护理知识的相关培训,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抑郁情绪因年龄因素、性格因素、日常生活习惯因素与经济因素等发生改变,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归纳总结工作经验,开展因人而异的护理工作。中医情志护理的要点如下:1)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热情地接待新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与规章制度。若患者的病情程度较为严重,可以耐心地疏导,解答提出的问题。若患者已经丧失了生活能力,应进行生活方面的照顾与关爱,提升治疗自信心。对于生存欲望较强、积极战胜疾病的患者,应注重于帮助患者解决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说出对目前身体状态的感受,关心体贴患者,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力满足,为患者的康复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中医情志护理调节。2)顺情从欲:对于此类方式而言,就是结合临床症状与情绪等,尽量在护理工作中可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截瘫康复期患者常出现情绪的反复无常,面对这一情况,应站在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角度,先顺从患者的意愿,但对于患者心理上的欲望,应进行判断后区别对待,应尽量满足患者合理并可行的需求,并对其想法表示理解和支持,对于无稽、不切实际的欲望,应以真诚的态度对患者进行说服教育。当患者出现对所患疾病的担忧与顾虑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普及相关的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以轻松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3)以情胜情:此类方式就是将中医的理论作为基础,例如:五行相克规律,在情感相互抑制的情况下,通过正确的指导改变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可以为患者讲故事,通过喜悦情绪减少不良心理,也可以引导患者与其他人相互沟通,在互相分享乐趣的情况下,预防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4)劝说疏导: 目前患者在康复期已经形成了疾病初步认知,可以了解自身病情没有办法改变,因此,很容易出现冷漠、消极厌世的情绪,并掩饰内心的痛苦,喜乐无常,心理敏感,易被暗示性信息影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分享疾病康复的信息、最新的医疗方案进展和成功康复的患者的案例,缓解患者的紧张担忧心理,重拾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患者此时心理较为敏感脆弱,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应注意尺寸的把握,及时注意患者情绪的波动,避免患者自尊受到伤害。同时,截瘫康复期患者早期的心理可塑性很强,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十分必要。若患者出现了抑郁问题,就要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相互沟通,提供成功治疗的案例,提升治疗自信心,以保证缓解目前的症状,更好地完成当前护理工作任务,避免意外的发生,并向患者介绍各项治疗措施的目的与必要性,消除患者的不安感,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适当开展病友间的交流,大家一起分享疾病治疗的心得,以身边具有坚韧毅力的人为例,激励患者勇敢面对生活。5)借情:此类方式主要是要求家属与朋友给予患者一定的关心与关爱,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一点,可以促进患者与家人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嘱咐家属疏导患者心理的方法,很大程度上能够预防孤独感与其他不良情绪。且在患者与家人相互沟通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在应激障碍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患者亲友的配合下,能组织所有病人到室外活动,能够感受到花草树木的魅力,呼吸新鲜空气,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心情舒畅,激起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与爱好,为患者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能够形成良好的情绪安抚模式。6)移情相制:主要就是利用正确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在形成一定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心理问题,全面分析年龄资料与性格资料之后,将发病程度较为相似的患者安排在统一的病房,营造良好的病友之间的和谐氛围,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对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鼓励患者生活自理,多参与社会活动,唤起患者心理上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对于在住院期间情绪抑郁的患者,安排患者进行下棋、读报等娱乐活动,减轻患者的忧郁情绪。7)安神定志:在患者进行康复后2周左右,患者的病情已经相对稳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根据《黄帝内经》记录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指导患者通过静坐、静卧等冥想的方式进行自我控制,叮嘱患者在日常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坐立与静卧30 min左右,使得患者能够将病房想象成为自身较为喜爱的环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与家属一起对患者所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调动患者配合康复的积极性。8)气功调神:通过对神、息、身的调节,外练筋骨,内练气神,以达到平衡脏腑、畅通气血的目的。有研究表明,慢性病患者经过2~3个月的气功调节有明显的治疗疗效。
1.4观察指标2组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后均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乘以1.25得到标准分:0~50分无抑郁症状,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严重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属于护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抑郁评价方式,主要分数为0~4分,可以划分成为5个级别,抑郁程度越深,得分越高,量表总分45分,由测试者与患者进行谈话,谈话后测试者根据对患者印象进行评分:0~7分为无抑郁症状,7~17分为轻度抑郁,17~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以上为严重抑郁。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抑郁水平相当,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的评分相对很低,与护理前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评分比较 (例,±s)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抑郁水平相当,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情志护理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知识为理论指导并结合现代护理方法、注重能够营造较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并且与患者加强沟通,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达到预期的护理目的[3],较常用于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患者的护理[4]。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交通工具等的不断进步,意外伤害发生日益频繁,因外伤导致脊髓损伤而截瘫患者不断增多,截瘫的患者需要接受漫长的临床治疗和康复,长期卧床,失去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患者难以忍受长时间的无能感,容易自我否定,从而引起抑郁焦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且患者因长时间卧床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重患者负面情绪。患者抑郁的情绪不利于患者积极配合进行康复治疗,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因此,帮助截瘫患者克服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医情志护理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截瘫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并通过自评和他评两种评分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发现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几乎没有效果,而对患者实行中医情志护理模式后,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分析原因,常规护理模式注重对患者身体康复的护理,忽略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而中医情志护理模式遵循顺情从欲、以情胜情、劝说疏导、借情、移情相制、安神定志、气功调神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并且号召患者亲友共同参与到患者康复训练中,有利于患者感受到社会积极的氛围,激发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克服负面情绪,重燃战胜疾病的斗志[5]。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减轻截瘫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