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乌的鸡毛飞上了天

2019-03-25

大学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商品鸡毛父辈

我的家,在浙江中部一个叫义乌的地方。在这片不靠山、不靠海的土地里,却到处飞舞着一种神奇的精灵 —— 鸡毛!

“鸡毛虽廉,可是它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鸡毛虽轻,可有点风,它就能飞到天上去。”这是爷爷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他是义乌传统的小货郎。头顶草帽、肩挑扁担、手摇拨浪鼓。延续清朝末年流传下来的“鸡毛换糖”的传统,用义乌生产的土红糖,有时偶尔也带一些脂粉、针线类的小百货,换取村里人家的鸡毛。好的鸡毛回来绑成鸡毛掸子换钱,次品则拿回地里埋着沤肥。

“那个年代,自己做生意是不准的,不留神就要抓起来关几天!现在你们赶上好时代咯,可以光明正大做生意哟!”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爷爷领到了由当时义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临时许可证”,上面经营业务写着“小百货敲糖换鸡毛什肥”,有了这本证,爷爷再也不用躲躲藏藏做生意了!

“鸡毛换糖”就这样开启了义乌商业模式的雏形,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用叮叮当当的敲糖声唤起一座城市的商业觉醒,悄无声息地积累着义乌城市发展的“第一桶金”。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义乌的鸡毛从地摊飞到了到市场,从土房飞到了高楼,从国内飞到了国外。义乌城正吃着“改革饭”快速壮大!“市场、销量、发展、创新……”这样的词汇常被义乌人挂在嘴边。处处都是生机,哪里都是活力!“前店后厂”的模式是当时义乌生意人家的标准配置。经过几代人艰苦创业,义乌成功“撤县建市”,从当初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发展到如今国际化的城市。

在义乌国际商貿城里,五湖四海的客商们络绎不绝,他们总会亲切地称呼义乌人为“老板、老板娘”。店家心里窃喜:“赶上了新时代,党和政府好啊!改革开放好啊!”

一个市场、三代人、涌出无尽改革情——我为父辈自豪!我为家乡自豪!我为改革开放自豪!

“滴!轰隆、轰隆、轰隆……”

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落地,装满货物的“新义欧”班列从义乌出发,途径西班牙、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沿线国家,把义乌的小商品带给了全世界,真正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的美好愿景。

对照历史底本,继续改革图治,四十正当不惑之年!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90后“创二代”成为了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在义乌青岩刘村以每年数十亿元的营业额创立了“中国淘宝第一村”。真正诠释了“新丝路、新起点”、“全球电商”、“鸡毛换糖再出发”的深刻含义。

中国对外的大门越开越大,改革的春风越刮越“有味”,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义乌安居乐业,成为了人们口中常说的“新义乌人”。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讲话中,点名介绍了一位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商人穆罕奈德,他在义乌开阿拉伯餐馆而发家致富,总书记把他称作“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而穆罕奈德则把餐厅取名为贝迪,在阿拉伯语中译为:“我的家”!2014年,李克强总理到义乌视察时,称赞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中国名片,义乌商贸城是当代的“义乌上河图”。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今天的义乌!”这是父辈们在空闲时常常谈论的话题。这样的话题足足谈论了四十年依旧经久不衰,父辈们在高谈阔论中感受着这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却在默默的在心底里,彼此心照不宣的感恩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改革开放!

义乌是浙商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随着这几年城市发展,我们这一代95后的义乌人,同样真切地感受到改革的春风让义乌的鸡毛飞上了天。新一代义乌人将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让更多的义乌小商品走向全世界!

猜你喜欢

小商品鸡毛父辈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鸡毛鸭当树
捐鸡毛
接过父辈的旗帜
小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小商品名称中的成功修辞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