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教育观念和亲子关系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9-03-25白婧和静贾甜甜

科技视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民办高校心理健康

白婧 和静 贾甜甜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民办高校大学生父母的教育观念和亲子关系现状,并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水平和各因子进行比对分析,探讨父母教育观念和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人才观、成才观和青年观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水平、焦虑、抑郁和偏执等因子都有显著相关性,家庭亲子关系在期待、严格、盲从、溺爱、矛盾等类型的程度不同,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父母教育观念;亲子关系;民办高校;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2-0076-003

【Abstract】Master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the parents of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Compare them with the total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various factors.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education concept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n mental health.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ents' Talent concept, Chengcai and Youth view hav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total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nxiety, depression and paranoia.Famil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expectation,strictness,blind obedience,spoil,contradiction. Different degrees of type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ild'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Parental education concept;Parent-child relationship;Private colleges;Mental health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随着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家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民办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庞大而不可忽视,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家庭教育观念和亲子关系入手来研究家庭教育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主观因素进行研究,便于人为控制,研究价值更高,因此有必要对家庭教育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展开研究,进而探讨家庭教育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改善措施。完善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优秀人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东协和学院随机抽取10个班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434份,有效问卷402份,有效回收率93%。

1.2 研究工具

采用心理测验量表-SCL90,掌握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自编《家庭教育观念问卷》,共26个题目,涉及家庭教育中的成才观、人才观、青年观三个方面,对受试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C)》是由日本东京学芸大学教师品川不二郎等编制,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主修的,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数据处理

父母教育观念问卷的调查结果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研究所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等级进行χ2检验,分析《父母教育观念问卷》中家长的成才观、人才观和青年观3个方面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2 结果

2.1 父母教育观念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人才观、成才观和青年观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每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1 父母的人才观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人才观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和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敌对、适应不良、强迫、偏执、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等因子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的是专科学生,父母对其学习依然和高中一样重视,更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升入本科,或以后更好的就业,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总體水平下降以及学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焦虑,并进一步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1]。见表1。

2.1.2 父母的成才观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父母的成才观的研究,主要调查了父母希望孩子毕业后的去向,是继续升入本科还是就业,父母对孩子在毕业后去向的期望程度与焦虑、强迫、心理不平衡三个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及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情绪不平衡等因子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原因可能是,父母对子女升入本科的期望越高,会把情绪传染给子女,越容易导致其产生焦虑、强迫和心理不平衡等心理问题[2]。

2.1.3 父母的青年观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青年观与敌对、偏执、情绪不平衡三个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原因可能是,父母对孩子越强势,越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越容易出现敌对、偏执和情绪不平衡等心理问题。

2.2 亲子关系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亲子关系主要分为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期待、干涉、不安、溺爱、盲从、矛盾和不一致这十种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庭亲子关系在期待、严格、盲从、溺爱、矛盾等方面程度不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消极拒绝、不一致、积极拒绝、干涉、不安方面程度不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義。

3 讨论

在人才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中,人才观与心理健康中的总体状况和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存在显著相关性。子女虽然已上了大学,但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还主要在学习上,忽视了对其生活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关注和教育,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在大学里需要成长的方面很多,如果父母只是过分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的话,就会导致子女的焦虑和抑郁,不会和同学之间相处,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在成才观与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成才观与焦虑、强迫、心理不平衡等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父母过于希望子女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但可能违背子女意愿,打击子女进入社会工作的积极性,使子女产生焦虑、强迫和心理不平衡等心理问题;在青年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青年观与心理健康中的敌对、偏执、情绪不平衡三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认为子女已基本成人,但子女对父母还有所依赖,习惯让父母做决定,父母一旦放手不管,子女反而无所适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不良亲子关系容易使民办高校大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具有干涉型亲子关系的大学生由于父母对其学习和生活干预过多,包括交友和毕业后的选择等,父母过多的参与,可能导致子女的敌对和偏执等心理问题;具有拒绝型亲子关系的大学生,父母通常会否定子女的一切成绩和做出的选择,使子女缺乏成就感,从而使他们缺乏自信、学业成就感低、甚至有神经质倾向;或者造成另一种极端的性格,敌对、偏执、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苏梅.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困境及突围[J].职业,2018(35):125-127.

[2]贾玉慧.基于高职学生工作的家庭影响背景下学生心理干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7):371-372.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民办高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