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群众观
2019-03-25蒋文俊姬少华
蒋文俊 姬少华
从1947年8月至1948年2月,邓小平在大别山长达半年时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他关于群众工作思想与实践的工作作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
充分发动群众,坚决执行纪律
邓小平一再向部队指战员强调: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维护和遵守群众纪律。并一再强调:“一定要牢固树立起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一定要和大别山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为重建大别山根据地而斗争。”
邓小平要求全体指战员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它作为争取群众的重要保证。邓小平非常重视群众工作、群众纪律,认为这是刘邓大军能否在大别山站得住脚的关键。1947年9月2日,邓小平在经扶县(今新县)小姜湾村专门主持召开了整顿纪律的干部大会,强调指出:“严守纪律,关心群众,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大别山生根的大事。”并亲自为刘邓大军全体指战员制定了严格执行群众纪律的“约法三章”:“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掠夺财物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他还要求所有干部、战士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并指示成立了执法小组,严厉惩处违反纪律者。不久,发生了一起违纪事件,野战军警卫部队的一个副连长未经店主同意,拿了店里的粉条、花布、火柴等东西。邓小平听了汇报,当即下令按严格执行群众纪律的“约法三章”办事,枪毙了这个副连长。这件事对全军将士震动很大。从此,全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再也没有发生破坏部队纪律的现象。
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1947年10月,中原局、中原军区发出《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建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明确提出:“创立大别山解放區,是我党我军正确的战略方针和确定不移的政治任务。要创立解放区,必须转动打胜仗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实行土改这两个车轮。”
邓小平经常深入群众中,检查部队执行群众纪律情况;他还以身作则,帮助房东打扫宅院、收拾玉米等,使部队指战员和群众受到深刻教育。邓小平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1947年年底的一天,邓小平刚到商城县东南黑河村,得知村民彭老汉家的牛被土匪抢走,立即派一支部队消灭了这股土匪,然后牵着大黄牛来到彭老汉家,说:“老人家,这是您的牛吗?”老汉激动得热泪盈眶:“是的,是的!”“那您就牵回去吧!”说完就走了。老汉忙问战士:“同志,这位首长是谁?”“是我们的邓小平政委。”“噢!邓政委!”彭老汉做梦也没想到,帮他找牛的竟是邓小平政委!
在坚持大别山内线斗争期间,邓小平率前方指挥所依靠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的支持,仅以500多人的警卫部队做掩护,与敌人日夜周旋于崇山峻岭之中,不断做出对中原战略区域各项工作的具体部署和指示。
群众路线是建立大别山解放区的根本保证
1948年1月下旬,邓小平率前方指挥所再度移驻新县。在此期间,邓小平在召开的地委全体干部会议上,向到会的地委领导和县委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坚持大别山斗争“最根本的只有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建立大别山解放区,要靠我们干部保证,靠我们党来保证……树立群众路线的观点,加强党群、干群的关系”“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使党更有战斗力,才能走贫农路线,建立大别山解放区,再一个跃进,完成党的历史任务”。
邓小平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48年1月14日,毛泽东特意致电邓小平,询问“关于新区政策问题”。1月22日,邓小平在对大别山解放区土地改革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中央提交了《关于大别山情况和有关政策问题》的综合报告,切合实际地提出应根据不同区域(巩固区与游击区)实行不同的土改政策和策略的意见,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充分肯定。
邓小平在大别山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与实践说明,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获得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能使党和群众心心相印,才能形成“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