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Java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2019-03-25李素娟
李素娟
摘要: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核心课程。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目标来看,其教学计划不同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更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结合Java语言的特点并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模式的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Java语言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实际的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Java语言;能力培养;模式设计;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3-0176-02
Abstract: Java language programming is a practical and highly operational core course for computer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s teaching plan is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 and it is not the compression of ordinar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va languag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Java langu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ent arrangement, sele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design of teaching mode. Explore,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actual teach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ava language; ability development; pattern design; project-driven
1 引言
随着4G、大数据时代的到来,Java语言以其面向对象、跨平台、多线程、健壮性等特征[1-2],已经成为计算机行业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同时也成为高职院校进行程序设计教学的一门重要编程语言。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既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熟练的基本技能,成为能站在技术前沿掌握最新技术的,适应行业发展的技术人才[3]。而Java语言这门课程是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程序设计方法的重要课程[4],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感到入门难、学习基础知识枯燥无味。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Java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不断适应企业的要求,对如何提高Java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显得尤为重要[5]。
2傳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Java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材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取舍,课程内容上依然非常庞大,它既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5]。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依据课本讲知识点的传统授课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具体表现如下:
2.1教学方式单一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Java语言的课程的教学多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先讲解知识点,然后针对知识点编写简单案例,通过案例学生当时能够领会相关知识点,一旦让他们自己动手编写代码,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这就使得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出现顾忌不到所有学生的现象。一旦有学生跟不上讲课思路,就会出现放弃的思想,从而给日后的教学造成更大的阻碍。
2.2教学内容笼统化
分析历年来Java课程的授课情况后发现:教师为了教学省心、省力往往选择教材一成不变,没能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学生的自身水平去选取对应教材。传统的教材多半注重语法的阐述,缺乏企业开发综合项目的过程的相关介绍,导致学生所学知识点不知所用,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以后可能在毕业时忘得一干二净,无法依据所学知识找到对应的岗位。
因此,如果更好地发挥Java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Java程序开发技巧、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以满足企业的需要[6-7],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类人才的目标,是目前Java教学中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授课内容的安排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如何使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编程人员是在他们未踏入大学校园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授课内容的选取上,要本着厚知识、重能力、求创新的总体思想,以“实用、适用、够用、创新”为前提,改变传授知识点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突出基本内容、实用内容。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将某一工程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工程中的问题。重点介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可视化图形界面的设计、事件处理和相关的网络知识,以及关联课程的某些知识点。在开发工具的选用上,在刚开始学习Java语言时,不建议直接使用集成工具。应先在DOS命令行方式下,借助编辑文本工具,比如:记事本、Editplus或者Notepad进行开发软件,使学生掌握编译环境的配置以及编译、运行程序的常用命令行指令。随着学生对语言开发的框架熟悉以后,可以采用集成开发工具,如Eclipse、MyEclipse等作为Java源代码的开发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编写程序的效率。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接触数据库相关课程的软件,从而达到更好理解知识点的效果。
4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设计
4.1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现在Java语言的教学重心主要停留在语法、方法、控件的介绍上,知识点零碎,学生无法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项目教学可以让学生看到实际要设计的模型是什么,如果要设计出相关模型,需要学生了解先从学习什么知识点开始,怎样把所学知识灌输到项目中去?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望会增强,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先设定一个应用项目,从项目、任务、实例等程序代码入手来讲解有关思想和知识点,并根据课程的进度情况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应阶段的任务,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操作和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顺利完成培养目标。
4.2分组教学法
一个项目的完成单靠学生自己的钻研,受益甚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一般情况下6-8人为一组,选出来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分别担任项目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其他成员担当程序员的角色。角色分配采用企业开发团队的模式进行,这样能大大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每节课的开始,组长负责调试机器和监督本组成员调试好开发环境,根据不同小组的实际情况,在授课的同时把对项目的不同要求发送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授课内容,展开相关模块的设计,各组成员互相讨论、研究、配合,最终由组长把小组完成的情况发送给老师。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课堂教学、讨论,最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分组讨论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往往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记忆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项目的选择、开展
Java語言的学习不同于传统的C语言,它是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主要是对相关类的设计。如何训练学生编写程序的熟练程度以及培养编写代码的规范性,选取合适的项目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取的项目要难易适中,符合高职学生的开发水平;选取的项目要跟企业最新的开发技术相结合,学以致用;还要符合Java语言的特征,让学生在项目中培养面向对象的思想和面向工程的观点,最终达到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机器语言编程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8]。
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把整个项目根据Java课程的知识点分成不同的阶段进行教学,保证知识点具有衔接性,开发流程满足企业的开发规范。开发项目可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验证这六个阶段。另外在课下由程度好的学生组成一个开发团队,大家在这个团队中可以通过QQ群对问题进行讨论。课堂上预留一定的时间,教师通过学生对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起讨论,针对每个小组提交的实验报告和代码的完成情况、代码正确率、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这种教学模式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方式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掌握了知识点又培养了规范编码的能力。
5 总结
本文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进行研究和实践,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力争为国家的高职教育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大林.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王振飞.Java语言程序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何立富.高职院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2):107-108+113.
[4]王颖锋,钱素娟,赵静玉.提高Java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4):138-139.
[5]王飞雪.Java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0):114-115.
[6]汤海蓉.基于项目驱动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02).
[7]涂风涛.基于项目驱动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Java教学方法研究[J].职教论坛,2013(29).
[8]冯钢.高职Java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5):117-119.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