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的创新重构

2019-03-25郭莉

科技视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三位一体新形势

郭莉

【摘 要】新形势下日语翻译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的目标是,建构翻译课堂、翻译研究、翻译实务“三位一体”的教育创新模式,本研究以本科日语专业高年级翻译人才培养为例,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针等三个方面尝试建构日语翻译教育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新形势;日语翻译;教育模式;三位一体;创新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2-0100-002

【Abstract】The goal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translation education mod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s to construct the educational innovation mode of translation classroom,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Trinity".This study takes the training of senior translation talents of undergraduate Japanese majors as an example,and trie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mode of Japanese translation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such as educational content,educational form and educational policy.

【Key words】New situation;Japanese translation;Educational model;Trinity;Innovative construction

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科学判断,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1]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日语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却不乐观,大部分毕业生所具备的素质无法满足市场上对日语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具有专业技术(包括经贸、法律、IT等专业技术)的日语人才、高级日语翻译人才相对缺乏。究其原因,学生很少参与相关企业及社团的活动,普遍缺乏翻译实战经验,传统的从书面到书面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翻译市场化的新形势。

上述现状表明,日语翻译教育模式的解构与重构,创新与发展必须迫切提到议事日程上了。就本科日语专业高年级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建构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建构内容上,注重实务性、实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用于学生翻译实践的素材大部分来自本地企业或政府机构的简介、招商广告、旅游公示语等,让学生直接参与本地企业的翻译实践,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努力做到语言能力与翻译能力双管齐下,共同提高。共建本土化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反馈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就业指导,既服务于社会又得到大量的锻炼和收益。

主要授课内容可以包括:文学与非文学翻译、法律合同翻译、商务旅游翻译、广告文案翻译、招标招商翻译、科技信息翻译、电影字幕翻译、新闻传媒翻译等等。采用案例教学,用真实的情景和语料为学生开展“实习式”的翻译教学,以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2)建构形式上,依托多媒体、多模态、多学科相结合。打破传统的从书面到书面的授课方式,改在语言实验室上翻译课。同一课程邀请不同专长的老师分阶段教授学生,按专题开展“实习式”翻译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译教学,在多模态、多文化教学模式中,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日语翻译技巧,更侧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学生角色,将教材内容“主题化”,同时在多位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在各种翻译声像材料提供的语言环境下,进行口、笔译全方位的训练,并结合高年级《翻译理论与技巧》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理论思维与实践训练。

(2)打破传统的“板书+满堂灌”的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采用“语境案例→知识预备→交际实操”的教学教材模式,建立“分组预备→双语训练→现场评价”的“课堂对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搜集大量典型例句、例文,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经验,制成课件讲解具体翻译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方法,并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参与地方企业、旅游景点的广告文案翻译工作,以更早地了解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变化。

(4)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开设集教师教学、学生自学、实习实践和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让学生在“高大上”的同声传译会议实验室里亲身体验日汉、汉日同传交传翻译技术。

(5)组织学生自建汉、日双语翻译语料库,为师生提供教学和自主训练环境,做到校园内随时随地可以开展翻译技术的教学、自学、实践和研究。

3)建构方针上,与让学生走出去,把优秀校友、专家请进来。结合当前市场对日语人才的新需求,为学生提供“走出去、请进来”的实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以及实用的学习指导。校企合作是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在创新创业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日语翻译大赛,激发学生潜能,同时也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实习报告,发表论文。一方面做好学术科研创新思维训练,一方面为学生搭建专业化创业指导平台,把他们培养成高层次的应用型、综合型翻译人才,让其步入社会后就能迅速适应企业需要。

另外,可以开展日语专业优秀校友经验交流会,带领学生到校友创办的企业参观学习,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思路和门路,组建一支包括企业家、管理专家、创业者、专业教师在内的导师资源库。还可以与相对知名的翻译服务公司合作,不定期地承接小型同传会议、讲座交流会、志愿者翻译活动等,与本省、本地企业建立实训关系,让学生更早地了解市场需求,既服务社会又增强翻译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新形势下日语翻译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的目标是,建构翻译课堂、翻译研究、翻译实务“三位一体”的教育创新模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把具有前瞻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与具有针对性的翻译实务教学相结合,同时联合翻译公司、本土企业、优秀校友企业家、外贸公司等一切社会资源,培养跨学科的日语翻译新人才。只有教师的引导、学校的重视、相关制度和资金的保障以及各方面的有机结合[2],才能够突破传统,促进日语翻译本科教育与日语MTI教育的顺利对接,促进日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修刚.新时代中国专业日语教育的转型与发展[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1):75-79.

[2]宣军磊.翻译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138-141.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三位一体新形势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