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贫困户自身发展内生动力的一些思考

2019-03-25杨敏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生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杨敏

当前扶贫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就是贫困群众自身发展生动力不足。本文从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一些表现,造成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内生动力的几个措施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浅层次的思考。

1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一些表现:

1.1贫困户“有活不干、有事不做、有地不种、有钱不挣”。

1.2贫困户“不勤不争”,或已经习惯于既有的“吃饱穿暖”生活现状,知足而乐。

1.3确实文化程度底,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有难度,在产业之路上逐渐掉队,信心不足,不愿参与,在困难面前容易打退堂鼓;尝到利好政策“甜头”,一味坐等干部帮扶。

1.4精神贫困,精神贫困表现为观念上安于现状、思想上“等靠要”、心态上“你急他不急”等,特别是个别生活尚可的人缺乏孝道,采取不尽赡养老人义务、分家等措施,把老人的脱贫问题推给政府,这种精神状态成为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重大障碍。

2造成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

一是脱贫条件不足。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空心化,年轻人大多数外出务工谋生,扶贫工作仍面临着“产业发展无资源、扩大生产无人手、投资项目无出路”的窘迫局面。

二是脱贫能力不高。除了掌握基本种田、养殖技术以外,贫困群众缺乏对现代科技的了解,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谋生技能,加之缺乏有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很难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加之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一些贫困户“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的现象仍然存在。

3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内生动力的几个措施

一要加强向贫困人口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分析致贫原因,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树立“勤劳致富光荣,坐等靠要可耻”的正确理念。1、政策宣传,党和政府是强大靠山。要紧抓脱贫攻坚不放,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脱贫攻坚工作典型做法,营造浓厚氛围,迅速掀起工作高潮。要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根本性转变,持续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有质量、可复制、能持续的脱贫。2、主动帮扶,党员干部是精神支柱。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摒弃“等人送小康”的心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一是做好上户帮扶。开展走访慰问,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变化,结合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以及脱贫意愿,对照相关扶贫政策,给予政策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促使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真正落在实处。二是解决实际问题。倾听、记录贫困户的生活困难。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等,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同时,充分利用好产业基地,扎实做好产业扶贫相关工作。三是创新帮扶举措。制定了《集中帮扶日工作方案》,明确各帮扶干部在每周三或其他时间必须在贫困户家中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 3、培育典型,自强榜样是脱贫动力。激发群众基础主体意识,树立一批贫困退出典型,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深入挖掘一批奋勇拼搏的脱贫先进个人,让贫困户看到脱贫希望,从而提高脱贫信心。要实施“道德模范”“脱贫典型”等典型评选,组织贫困群众参观发展现场,让群众在身边人和事中真切感受“戴穷帽可耻、摘穷帽光荣”。要组织脱贫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引导群众自编、自演脱贫致富文艺节目,吐心声、话发展,开展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比赛,激发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要深入贫困村宣传最新扶贫惠农政策,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广新技术、新项目,授人以“渔”,激发决心和信心,鼓励用双手摘贫帽。产业培育上,多听民意、集纳民智,用“看得见”的前景,换来“放下心”的跟随,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是大力加强技能培训,增强个体发展能力。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全方位靶向式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普知识和工农实用技术的培训,培训要做到与厂企联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使每个有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至少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是强化产业扶持力度。让贫困户群体形成竞争机制,谁发展的产业多,就给谁的补助多。对于个体贫困,可以通过帮扶较快改变其贫困状况,但这种改变更多的是济困;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性普遍贫困,更重要的是改变造成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总体上看,距市场愈近的地方距贫困愈远。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可以说就是在寻找距离市場更近的地方,让劳动力实现更大价值。贫困人群之所以集中在农村、山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距离市场较远,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通过近年来实施“美丽乡村”工程,大多数乡村的交通、信息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已经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可以迅速缩短贫困地区与市场的距离。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电商就在偏远地区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打开了农村各类产品的销路,激活了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促进不少地方实现了自我脱贫。我的想法是,是否可以通过加快对电商网络体系建设及电商基层网点建设,来打通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与特色养殖结合,精准扶贫,激活贫困户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寻求最佳治理支点,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这就需要通过完善基层治理,激活群体的力量来共同脱贫。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建立扶贫救助制度、设立县级扶贫基金、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等措施,各地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713600 中共长武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内生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