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双垄覆膜栽培技术
2019-03-25王明晶
王明晶
马铃薯双垄覆盖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的。 双垄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水。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
一、技术优点
一是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特别是春季5mm左右的微量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垄沟内,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旱严重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马铃薯正常出苗。二是全膜覆盖能最大限度的保蓄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保证马铃薯生育期内的水分供应。三是全膜覆盖能够提高地温,使有效积温增加,延长马铃薯生育期,有利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具有明显增产效果。四是投资少,每667m2在其它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比常规覆膜栽培多投入地膜1.5~2.0kg(常规覆膜栽培用地膜3.5~4.0kg/667m2),见效快,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五是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农机具,农民易接受,便于大面积推广。
二、栽培技术要点
1、地块选择 规格划行
地块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梯田、沟坝、缓坡(15度以下)旱地,前茬以豆类、小麦茬口为佳。用木棍或木条制作一个划行器,在田间规格划行。距地边25cm处先划出第一个大垄和一个小垄,小垄50cm,大垄70cm,大小垄总宽120cm。
2、合理施肥、起垄覆膜
先在划好的大垄中间开深约10cm的浅沟,将所用化肥按每667m2确定的施用量集中施入大垄的垄底,一般667m2施尿素30~40kg、过磷酸钙40~50kg、硫酸钾20 kg。然后用步犁沿划线来回耕翻起垄,用手耙整理形成底宽为70cm,垄高15~20cm的大垄,并将起大垄时的犁壁落土用手耙刮至小垄间,整理成垄底宽50cm的,垄高10~15cm小垄。要求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
最后用130~140cm的地膜全地面覆盖,两幅膜相接处在小垄中间,用相邻的垄沟内的表土压实,每隔2m横压土腰,覆膜后一周左右,地膜紧贴垄面或在降雨后,在垄沟内每隔50cm打孔,使垄沟内的集水能及时渗入土内。
3、选择良种、切刀消毒
3.1 选种 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的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3.2 晒种 将种薯平摊在土质场上,晒种2~3天,忌在水泥地上,晒种期间剔除病、烂、伤薯,以减轻田间缺苗,保证全苗,为丰产奠定基础。
3.3 切刀消毒 种薯切块不宜过小,切块重量不低于30g,每块带有2个以上的芽眼。切块时如发现病薯、烂薯,立即扔掉,并对进行切刀消毒,以防切刀传染病菌。一般准备两把切刀,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溶液、5%来苏尔溶液、75%酒精、火烧或沸水消毒,按农户条件选择其中之一。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4.1播种时期 一般为4月中下旬,用打孔点播器种植密度根据地域条件进行控制,肥力较高的川台地、梯田地,株距为25~30cm,每667m2保苗3500~4000株,肥力较低的旱坡地可适当放宽到32~ 37cm,每667m2保苗3000~3500株。
4.2 播种方法 先用点播器打开第一个播种孔,将土提出,孔内点籽,覆盖提出的原土,以此类推至播完。这样播种,对地膜的破损较少,膜面干净没有浮土,且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提高工效。
三、加强管理、防治病虫
1 苗期管理 出苗期间注意观察,如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放苗,以防烧苗,播种后遇降雨,会在播种孔上形成板结,应及时将板结破开,以利出苗;出苗后查苗、补苗和拔出病苗。
2 发棵期、花期及结薯期管理 封垄前,根据长势667m2施尿素10kg或碳酸氢铵30kg。追肥要视墒情而定,干旱时少追或不追,墒情好、雨水充足时适量加大。同时根据地下害虫发生情况,结合施肥拌入5%甲基異柳磷1kg进行防治。
3 现蕾期 马铃薯现蕾期,田间生长郁蔽,容易出现高湿环境,导致晚疫病大面积发生,可以64%恶霜灵加代森锰锌500倍+植物细胞免疫因子喷雾以寄主植物抗病机理及利用病菌毒性变异原理,控制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繁衍。
4 块茎膨大期管理:此期要在地膜上适量盖土,以降低垄内温度,来创造冷凉的土壤环境,从而有利块茎膨大,对脱肥地块要进行根部追肥。
5 防治病虫 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5.1加大健康种薯的推广应用
最好选用当年调运的健康种薯种植,各地要建立无病种薯基地,保证种薯不带菌,有效从种源上降低病菌的侵染源,是晚疫病综合防治的关键一步,也是马铃薯增产的有效途径。
5.2消灭中心病株,抓好药剂防治的时机
中心病株一旦发现,一定要拔除,深埋消灭,药剂防治晚疫病,是目前广泛应用有明显作用的技术手段。经过实验筛选,58%甲霜灵锰锌是一种对晚疫病有很好防效的农药(比对照增产50.9%),应在中心病株出现的6月上中旬就开始喷药防治。一般在十到十四天左右连喷三次农药,中心病株周围30~50米范围特别仔细喷药,若雨水频繁,喷药时间间隔缩短,增加一到二次。一定要注意群防群治。
5.3 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在低洼积水的地块,一定要注意开沟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发展;结合中耕培土,阻止病菌渗入块茎,降低薯块发病率。
主要虫害有蚜虫、蛴螬、浮尘子、大小地老虎、二十八星瓢虫等。
四、适时收获
待薯块停止生长,即2/3的叶片变黄、植株开始枯萎时应及时收获。结合秋收,清除地膜,以免造成土壤污染。
(作者单位:164000黑龙江省北安市农村能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