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黄姜高产栽培技术
2019-03-25纪彦鸿柳代善
纪彦鸿 柳代善
黄姜学名为盾叶薯蓣,属薯蓣科,为多年生藤本植物,是工业上提炼皂素和提制淀粉的重要化工原料,可合成50多种激素类药物。作为起始原料,其需求量愈来愈大,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洋县是秦巴山区黄姜种植适生区和重点县,常年种植黄姜1.6万亩。黄姜生产是我县浅山丘陵区农户勤劳致富的支柱产业,也是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的一项短、平、块项目。现将黄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合理选地,精细整地
洋县浅山丘陵区土壤以黄褐土和水稻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平均值17.61g/kg,全氮0.72g/kg;有效磷9.95mg/kg;速效钾37.21mg/kg。依据黄姜生长习性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地块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耕,耕层厚度20~30cm,打碎坷垃,捡净石头、杂草等,结合翻犁施入基肥,栽种时再翻犁细耙一次。
2施足底肥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按照“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按亩产2000kg产量目标亩施N:P:K=17-22:6-7:15-17.5kg,一次性施足基肥是夺取黄姜高产的关键。基肥以农家肥加氮肥或商品有机肥加氮肥为主,即在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800kg~6000kg和50kg碳酸氢铵基础上,播种时在施入磷酸二铵30~40kg作种肥。化肥以“氮肥、二铵、磷肥、钾肥”搭配使用:每亩施碳酸氢铵50kg,过磷酸钙50~60kg(或用磷酸二铵30~40kg),硫酸钾30~35kg。黄姜忌氯,因此,不要施氯化钾、氯化铵等含氯的化肥。
3选好姜种,保证苗齐苗壮
选择1~2年生、粗细均匀、芽苞多、生命力强的黄姜、无病害的黄姜作种用。母姜越大,将来生长越旺,产量越高,因此母姜不能太细、太短,这就是“母大子肥”的道理。选种时务必剔除发霉、受冻、腐烂、变软、严重失水和有病虫害的姜块。黄姜种可用整块黄姜,也可掰成5~10cm小段,每段保留2~3个健壮芽,掰好的种姜要放在地面上摊开晾1~2天,待伤口愈合后再播种,以免细菌感染伤口。每亩备种约200~350kg。
4适期播种
4.1姜种消毒:栽种前做好种块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晾干后播种。
4.2播种时间:黄姜在秋冬或春季均可播种(当年10月初和次年3月均可播种),以10月20日至12月10日秋冬播为最好。
5栽种方式
栽种方式有垄栽,沟栽和穴栽三种,以垄栽最好,垄栽适宜平地和水田,按80cm开沟作垄,垄高15~20cm,垄面宽60cm,每垄种两行,行距30cm,株距12~17cm,种芽向上,放种后,再覆土6~8cm;溝栽适宜平地及缓坡大块地,沟栽按33cm的行距开沟,沟深13cm,株距16~20cm,种芽向上,覆土7cm;坡地也可穴栽,挖深10~12cm的穴,行距30cm,株距20~25cm,每亩以6000~8000穴为宜,放姜种后覆土7~8cm。播种时,薄地可稍密,肥沃地可稍稀。
6 田间管理
6.1搭架:黄姜蔓长到20~25cm时应尽快搭架,架杆可用细竹竿、树枝、荆条等,在两穴中间插一个架杆,供其攀缘。为了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可将相邻两行对应的黄姜,每4根架杆的上端绑在一起成“井”字型,然后将黄姜蔓缠绕在架杆上。实在没有条件的也可不搭架,但是搭架有利于除草追肥,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大幅度提高黄姜产量。据调查,搭架比不搭架平均增产20%。架杆头插地时,要注意:架杆离根部10cm以上,防止刺伤种姜,引起腐烂。
6.2除草:尤其是第一道草要除好,冬栽黄姜,在4月上旬认真进行一次中耕除草;春播黄姜在两叶一心时进行人工除草;人工除草一般一年2~3次。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为了节省劳力也可采取化学除草。芽前除草可用乙草胺;在杂草出苗后2~3叶一心时,选用精禾草克或盖草灵进行喷雾杀草;
6.3补施追肥。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之间黄姜地上部分生长进入高峰期时施一次肥,每亩用13~20kg尿素;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之间黄姜地下部分快速生长时,按每亩5~10kg尿素再施追肥一次。一般选择雨中或雨后施入,遇伏旱时要推迟施肥时间。追肥可沟施,也可穴施,穴施将肥料施在两行中间并用土覆盖。黄姜生长后期叶面喷肥效果较好,在8月中旬和9月上旬期间分两次,亩用磷酸二氢钾0.5kg加水25kg进行叶面喷肥。
6.4培土。黄姜根系发达,耐旱怕渍,培土壅根必不可少,播种之后,雨水冲刷,沟土於塞,藤蔓上架时,应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培土厚度10~15cm,以覆盖植株基部为宜,7~9月要注意培土壅根,防止浅根外露影响生长。如遇大雨积水较多时,应及时清淤排渍,防止引起烂根,导致植株死亡。
7 适时防治病虫害
黄姜病虫害防治,重点在重茬地,新播地块病虫较少。重茬地重点防治根腐病、地老虎、蛴螬等。虫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雾防治。
根腐病症状:根茎基部开始腐烂,叶片发黄,逐步整个植株死亡。防治此病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7.1起垄排湿:病害发生主要因素是田间湿度过大,尤其是水田和旱平地,应结合中耕除草起垄排湿,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7.2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轻病虫危害程度。
7.3多菌灵浸种:栽种前做好种块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种茎捞出后,待其表面水分稍干后,即可播种。
7.4化学防治:当田间零星发病时,及时铲除病株带出田间深埋。化学防治用苯醚甲环唑20g兑水30公斤或用15%三唑酮每亩100~120g兑水灌根,间隔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即可。
(作者单位:723300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