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形象的建构

2019-03-25陈金龙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构群众

陈金龙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631)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上,当群众游行队伍高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毛泽东连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1)《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27页。这声呼喊开启了历史新的一页,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人民形象的建构,从人民地位、人民权利、人民力量、人民利益等维度建构了立体的人民形象。新中国初期人民形象的建构既有理论支撑,又有革命经验、建设经验佐证,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衬托了人民形象,比较方式的借用提升了人民形象的说服力。新中国初期人民形象的建构,促进了国家形象、政党形象的建构,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一、 人民形象的多维内涵

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人民拥有的基本权利、人民力量的发挥、人民利益的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民形象的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着力展现人民地位、人民权利、人民力量、人民利益,建构了多维的人民形象。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随着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人民的时代”,(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70、4页。这是人民地位的历史性变化。《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70、4页。国家政权为民所有,既是国家性质的体现,也是人民地位的表征。1949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绥远军区负责人时指出,“中国已归人民,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4)《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27页。在毛泽东的理念中,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地位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开始成为国家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1950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纪念五一节宣传内容与办法的指示》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使劳动成为光荣,全国劳动人民由奴隶的地位进入主人的地位”。(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32页。由“奴隶”到“主人”,这是新中国人民地位的变化和提升。

人民成为国家主人,要求国家机关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人民法庭、人民司法、人民教育等系列称谓,表明了人民的国家主人地位。1951年6月7日,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提出,“各级人民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密切地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22、231页。政务院要求对于人民来信或要求见面谈话,均应热情接待,负责处理,并鼓励人民群众监督自己的政府和工作人员,以满足人民的诉求,体现政府的人民属性。

人民拥有广泛的权利。人民权利是人民地位的表达,也是人民地位的实现。《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实行婚姻自由、男女权利平等。(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2~3、84页。这些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和迁徙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休息、受教育的权利。(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39~541、476页。通过宪法规定确认公民权利,表明了公民权利的神圣性。

人民成为国家主人,要求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是人民权利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人民政府的一切重要工作都应交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必须使出席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们有充分的发言权,任何压制人民代表发言的行动都是错误的。”(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3~144页。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人民代表会议的讨论权、发言权、决策权,是人民权利的具体体现和落实。1951年4月24日,政务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的指示》指出:“各级人民政府的一切重大工作,应向各该级人民代表会议提出报告,并在代表会议上进行讨论与审查。一切重大问题应经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22、231页。如此,人民拥有的参政议政权利才得到落实。

当然,人民权利的实现和满足需要一个过程,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逐步实现,难以一步到位。1954年3月,毛泽东在主持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说:“人民的权利,如劳动权、受教育权等,是逐步保证,不能一下子保证。”“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也有过渡时期的特点。支票开得好看,但不能兑现,人民要求兑现,怎么办?还是老实点吧!”(11)《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28页。这种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权利的尊重。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新中国成立初期,着力展示人民的力量。1949年12月,周恩来在论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指出,“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2~3、84页。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实现,充分展现了人民的力量、人民的作用。1953年10月1日,《人民日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发表的社论指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直接地是依靠全国职工和农民的创造性劳动,人民民主制度使他们在劳动中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09、731页。基于国民经济恢复的实践经验,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是极端复杂而繁重的,“要实现这一任务,没有全国人民的一致努力是不可能的”。(1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09、731页。1954年9月,刘少奇在解释宪法草案时也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必须动员全国人民的力量,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39-541、476页。将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复杂、艰巨任务的完成联系起来,进一步彰显了人民的力量。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依据合作化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获得解放、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事实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16)《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7页。这里对人民力量的肯定,主要是从经济建设方面来说的,诠释了人民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主体。

人民不仅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而且是推动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周恩来在论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时指出,只有广大人民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1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84、190、524页。人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促使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领导方式,克服官僚主义的毛病。1950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批评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1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84、190、524页。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改善工作方法,这是人民力量的另一种体现。

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人民的地位、人民的权利,最终体现为人民利益的保障;人民力量的发挥也有赖于人民利益的保障。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就指出,“一切文化、科学、教育及宣传,均应服从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要求,为人民大众服务”;“一切文学、艺术均应以劳动人民为主要对象,以他们生活为主要内容,鼓励他们生产热情,启发他们政治觉悟”。(19)《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10~311页。这里所表达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文化、科学、教育的思想,关注的是人民精神生活的满足。1950年,刘少奇在阐释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时指出,“提高生活水平,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这是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最大的要求和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力求实现的最基本的任务”。(2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84、190、524页。刘少奇既关注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也关注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1952年国庆纪念时,强调“建设的方针就是要为国家的工业化建立基础,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2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12页。《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指出,国家建设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3页。因此,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申明,“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都是为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善”。(2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601、603页。在周恩来看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又必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601、603页。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需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彰显了人民利益的至上性。

为满足人民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党中央在制定“一五”计划时强调,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2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46页。“一五”计划列专章,就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进行具体安排。党的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一步表明了对人民利益、人民需要的关切和回应,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成为满足人民需要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人民地位、人民权利、人民力量、人民利益四个维度,建构了立体的人民形象,展现了人民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和社会作用。1957年7月8日,毛泽东在对上海各界人士发表讲话时说,“民主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的事业”。(27)《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87页。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都归结为人民的事业,提升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人民地位的最高体现。

二、 人民形象建构的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形象的建构,既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支撑,又有中国革命胜利经验、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的实践佐证,中华民族优秀品质衬托了人民形象,比较方式的借用提升了人民形象的说服力。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建构人民形象。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进行了科学阐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达,为中国共产党建构人民形象奠定了理论基石,提供了理论支撑。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在徐州考察时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穷山可以变成富山,恶水可以变成好水。”(28)《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第621页。这里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人民力量进行了具体阐释,依靠人民可以改变自然的面貌。1956年4月,刘少奇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的祝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生产的历史,是生产者的历史”。(2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268页。这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于人民形象的建构,凸显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建构人民形象,使人民形象获得了理论支撑。

基于中国革命胜利经验建构人民形象。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在建构人民形象时,注意结合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来诠释。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时指出,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为什么能够胜利?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党的主张是正确的,它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且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团结了起来”。(3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第144、186、144页。这里结合中国革命胜利经验既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也建构了人民形象,表明了人民在中国革命胜利过程中的作用。1957年4月,毛泽东在会见日本社会党访华亲善使节团时,专门谈及人民力量问题。他说:“人民力量一定要胜过反人民力量。我们党为什么能取得政权呢?为什么能和有外国援助的军队打仗呢?就是因为有人民。我们在延安时,只有几根破枪,国民党有四百多万军队,又有美国援助,但是我们打胜了。”(31)《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第136页。如此,通过追溯历史事实,在彰显人民作用的同时建构了人民形象。

基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建构人民形象。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在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是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的实施者。1956年9月,周恩来在党的八大作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时,基于“一五”计划的经验指出,“只要我们善于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就能够取得伟大的力量,克服在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胜利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3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第144、186、144页。这里结合“一五”计划完成情况,诠释了人民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力量和作用。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时也说,人民革命胜利后,我们依靠什么战胜巨大困难和重重障碍,迅速实现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靠的是党的团结及党领导下的人民力量。(3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第144、186、144页。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建构人民形象提供了事实支撑。

基于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建构人民形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养成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秀品格,这些优秀品格通过各民族的成员得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经受了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熏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1949年12月,周恩来在讨论国家财经计划时指出,“中华民族有勤劳勇敢的传统”。(3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77页。勤劳勇敢的民族传统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人民身上,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为困难所吓倒。1951年5月,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有文化、有理论的民族”。(3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第289页。这里展现的是民族的文明素养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的理论水平。1957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对上海各界人士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华民族是个好民族。我们这个民族是很讲道理的,很热情的,很聪明的,很勇敢的”。(36)《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第188页。中华民族的这些优秀品格,具体蕴含在人民的言行之中,通过人民的实践来表达。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为新中国人民形象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底蕴。

通过借用比较方式建构人民形象。1949年前后的中国,人民地位迵然不同,将新中国的人民地位与旧中国的人民地位进行对比,既有利于彰显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也有利于人民形象的建构。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国家机关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它同旧中国的压迫人民的国家机关在原则上根本相反”。(3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608、288、479页。这是从国家机关性质对新旧中国人民地位进行的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了人民的地位。刘少奇在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几亿被侮辱被损害的饥寒交迫的奴隶升到了主人翁的地位,使他们的生活和自由得到保障,使劳动得到光荣,使妇女得到平等的地位”。(3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第80页。这里也蕴含新旧中国人民地位的对比,通过对比强化了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形象。

将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与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进行比较,人民地位、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更容易显现出来。1951年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一切事实都证明: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敌人所不能战胜的”。(39)《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第409~410、45、16页。1954年6月,毛泽东在解释宪法草案时又说,“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4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608、288、479页。毛泽东侧重从民主的角度,对新中国的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进行比较,以揭示人民力量的来源。1954年9月,刘少奇在解释宪法草案时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怎样标榜“民主”,终究只是占人口中极少数的资产阶级居于国家的统治地位。“在我们这里,最大多数的人民才真正是国家的主人。”(4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608、288、479页。通过新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地位的比较,彰显了新中国的人民主体地位。

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形象建构,获得了经典理论、革命经验、建设实践、民族性格的支持,通过新旧、中外比较,新中国人民地位的优越性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

三、 人民形象建构的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形象建构的过程,实际上是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建构的过程,既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促进国家形象的建构。人民的地位如何,人民的生活怎样,这是表征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新中国初期的国家形象建构,需要人民形象来支撑。为建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形象,让人民的国家主人地位、人民权利落到实处,在不具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毛泽东认为,市和县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宜早开为好。(42)《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第409~410、45、16页。他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看成团结各界人民、调动人民积极性的重要工具,成为人民地位、人民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1949年12月,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还致电饶漱石,询问全华东区县、市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的情况。对于上海附近松江县创造性地召开全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经验,毛泽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一做法“对于我党联系数万万人民的工作,对于使党内外广大干部获得教育,都是极重要的”。(43)《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第409~410、45、16页。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之后,群众的感受是:“人民政府真是我们自己的。”(4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第274页。人民地位、人民权利的落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认同感。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不少工厂停工、商店倒闭,工人失业增加,特别是上海的失业现象最为严重。建构人民形象、彰显人民地位需要解决失业问题。截至1950年9月底,根据各地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失业工人120多万人、失业知识分子18多万人。通过以工代赈、生产自救、还乡生产、发放救济金、转业训练、介绍就业等方式,有72万多失业工人得到救济,初步解决了失业工人生活上暂时的困难,逐渐消除了失业工人的不满,转而相信人民政府,认为“今天人民政府真正爱护工人”,“只有人民政府才能办这样的好事,过去反动派只顾自己贪污、享受,哪里会管工人死活”。(4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71页。保障人民利益、满足人民诉求的过程,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过程。1953年2月20日,毛泽东在九江考察时说:“共产党从接管国民党政权的第一天起,就把眼睛盯住生产建设,不遗余力地抓好这一个中心工作。要让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能够领导好革命战争,而且也一定能够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46)《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第35、613页。人民形象建构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形象建构。

推动政党形象的建构。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执政党,人民地位、人民权利、人民利益的落实和人民力量的发挥,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取向和执政水平。1951年3月28日,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确实是中国人民中最先进的部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最先进、最勇敢、最有纪律的部队。这就是我们党能够获得历史上伟大成功的根本原因”。(4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5页。这里揭示了党与人民的关系,建构人民形象实际上有利于塑造政党形象。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单有党还不行,党是一个核心,它必须要有群众。所以,要好好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48)《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第35、613页。党是新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但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切主张的实现,“都要通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活动,都要通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自觉的努力”。(4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第317页。如此,既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也建构了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形象。

党的八大之后,毛泽东又多次阐释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957年7月,毛泽东在对上海各界人士发表讲话时说:“不要怕群众,要跟群众在一起。人民就像水一样,各级领导者就像游水一样,你要顺那个水,不要离开水,不要逆那个水。”(50)《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第188页。这里结合游水的生活体验,说明了顺应民意的重要性。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5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47页。阐释党群关系的重要性,既建构了人民形象,也促进了政党形象的建构。

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地位、人民权利、人民利益的实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指出,“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充分发挥,将更密切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将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而这正是我国建设计划得以顺利实现的最重要条件之一”。(5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7页。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积极参与各项事业,包括国民经济恢复、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工业化,与人民形象建构不无关系。1953年,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主选举运动。在选举过程中,全国21.4万多个基层选举单位,共登记选民3.2亿多人,参加投票的选民达到2.7亿多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选出的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566万多人。“这次普选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支持。”(5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609页。新中国初期促成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民形象建构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人民形象的建构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1949年10月5日,苏联《真理报》刊发的社论指出,“在中国解放了的地区,人民大众充满着创造性的、建设性的积极性,在共产党领导下改组着社会关系”,“中国人民正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摧毁着反动的国民党政权,并为人民民主的国家奠立着基础”,“中国人民已经无可改变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54)杨胜群、陈晋主编:《亲历者的记忆:协商建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365、368页。这说明,苏联媒体已认识到新中国人民的地位、人民的权利和人民的力量。基辛格后来在评价新中国的历史时也说,“中国革命若要对世界产生影响,也只能通过中国人民的努力和榜样的力量。毛泽东一直相信中国人民最伟大”。(55)亨利·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译:《论中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第100页。这说明,新中国初期人民形象的建构,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肯定性评价。

建构人民形象是新时代坚持人民为主体、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形象的建构,为新时代人民形象的建构提供了重要启迪:在建构国家形象、政党形象的同时,应重视人民形象的建构,通过人民形象建构体现人民主体、人民中心地位;建构人民形象要着力展示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展示人民拥有的广泛权利和国家对人民利益的关切,彰显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和力量;建构人民形象要综合利用理论资源、历史资源、现实资源和传统资源,并注意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猜你喜欢

建构群众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多让群众咧嘴笑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