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活动踩踏事故安全风险的识别与智能预警
2019-03-25温志强
刘 楠,温志强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0 引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密切往来,我国重大国际会议、重大赛事以及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数量呈现出大量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重大活动规模大、人数多、环境复杂、设施多样等特点,引发了许多公共安全隐患问题,在既定的公共空间内人群流动的频率和密度大幅度上升,从而使人群大量聚集的拥挤踩踏事故风险急剧增加[1],这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安全事故灾害类型之一,也已被列为大型活动防范的重点。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跨年夜活动中因楼梯处有人失衡跌倒,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2]。重大踩踏事故的发生向世人敲响了警钟,缺少风险评估的重大活动可能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对于重大活动风险的识别与预警已经成为丞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重大活动踩踏事故是一个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的人际环境系统,所以完全靠主办方主观判断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困难性并且准确性较低。当评估因素具有模糊性、残缺性、不确定性时,可以采用神经网络等方法来对重大活动踩踏事故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通过计算机进行评估,可以得到科学准确的结果,减少个人主观臆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解决重大活动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人群流向现场监管技术及手段不科学、活动场地实际布局不合理、缺少安全保障措施和救助资源等问题,实现对其的风险预警,国家出台了5项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国家标准,对涉及人员、环境、设施、技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标准的出台,为我国大型活动形成了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使活动主办方明确自身人员安全检查、监测、预警以及处置的要求、活动场地布局要求和安全导向标识的设置、临建设施的设计、搭建、运行和拆除方面的技术要求、组织、人员、设备等安保资源配备以及工作方案的制定要求,形成了大型活动安保资源配置标准。它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多个同领域国家和公安行业标准的立项提供基础,有力推动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工作,对大型活动举办的场地、人员、技术、基础设施等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增强了对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活动现场踩踏事故的发生。
1 重大活动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重大活动承办的次数越来越多、类型也愈加多元。区别于普通的大型活动,重大活动往往更加专业化、国际化和严肃化,一方面对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其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将危机的完整生命周期分割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其中针对事前风险的识别干预对于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突发事件的风险诱发因子进行识别并严控可以从根源上扩大其与临界点之间的距离,因此要注重对踩踏事故各类风险诱发因子进行识别分析。
1.1 人员风险
重大活动的参与人员有一些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例如国际会议、阅兵仪式等重大活动会有国家领导人和其他重要官员的出现,而重要赛事和汇报演出也会有相关领域的重要人员出席。无论是国家领导者、官员,还是运动员、艺术家,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可能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恐怖袭击者、狂热粉丝等危险人群一旦采取行动,就容易引起活动现场骚乱,失去控制的人群引发踩踏事故的几率就直线上升。
1.2 场所风险
重大活动对场所硬件设施安全性能需求大,体育比赛、音乐节、宗教活动等重大活动要求现场空间设置宽阔,安全出入口、座位、走廊、楼梯等硬件设施应该安全合理。2009年3月29日,在科特迪瓦阿比让举行的世界杯和非洲国家杯预选赛中,因体育场内一面墙坍塌,观众逃离时互相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9人死亡,132人受伤。建筑物质量低下、空间布局不合理、疏散能力弱,室外场所道路不平坦、栏杆、顶棚不牢固等都是重大活动场所的风险因素。相对于这些客观存在的实体危险源,危险态的存在是实时变化的,也要作为安全风险预警的预警要素[3]。
1.3 环境风险
举办重大活动要综合考虑其环境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所周边环境等。对国际会议、世界论坛、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来说,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是比较危险的风险因素。虽然与自然环境的性质不同,但是社会环境是否良好对于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同等重要,是否有重大传染病疫情,社会治安情况如何,政府是否被民众所认可和支持,都是举办重大活动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重大活动场所周边是否有危化品工厂、交通是否方便、是否有办公楼、学校、医院、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都必须作为重大活动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4],人口数量越大、人群越密集,其发生踩踏事故的风险因子就越大,发生踩踏事故的概率就越高。
1.4 管理风险
重大活动对于安全风险具有非常大的需求,从场地的选取、规模的确定,都要有精确的衡量。缺少管理、管理不力都会为重大活动带来风险。重大活动不但需要统一的规章制度,而且需要针对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活动场所的实施细则。缺少管理的重大活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失去控制,造成活动现场混乱,引发踩踏事故。
2 重大活动踩踏事故频发的原因探析
踩踏事故具有时空不确定、诱因复杂、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当今我国重大赛事、重大会议、音乐文艺活动、展览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增多更需要加强对风险的管控。同时由于大型活动具有参与人数多、人群构成复杂、人群心理素质难以控制的人群特点,所以举办大型活动如果不加以风险识别和预警,则很难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引发踩踏事故[5]。想要将重大活动中踩踏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首先需要构建风险识别体系,找到可能诱发踩踏事故的风险因子,从信息、制度、意识、硬件设施等角度出发,对踩踏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科学可行的对策提供理论基础。
2.1 政府信息沟通渠道相对闭塞
政府发布的信息模糊、发布渠道单一、传播范围有限,对活动相关信息不能广而告之,导致参加活动的人不能得到明确信息,为踩踏事故带来隐患[6]。活动前没有对场所容纳情况进行监测预估、没有制定全覆盖的应急预警方案,在人数多,人流大的环境下,由于危机信号分散、多源化的特点,当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危机信号就容易被噪音冲击、掩盖。如果现场没有监测设备和现场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不能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缺乏安全通道、方向标志,则会直接加速踩踏事故的发生。因为当人感知到自己身处危险的时候,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恐惧和奔跑,没有监控设备和方向指标引发的结果就是人会想无头苍蝇没有明确的前进方向,现场不能得到准确的人流信息,不能加以疏散和维护,最终只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2.2 踩踏事故安全防范制度不完善
无论是事前公共秩序的日常维护制度和重大活动风险预警制度,还是事后踩踏事故的完善制度和追责惩戒制度,任何一种制度的缺乏,都会成为踩踏事故的隐形推手。中国是人口大国,公共秩序不但需要制度性规范,还需要公众有自觉、自发地遵守公共秩序的道德意识,制度、道德二者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加剧重大活动现场的混乱。我国缺乏明确的事故赔偿标准,事故发生后只是补偿、安抚人心以及突击式的应急教育,却没有事故因果分析,不能找到事故发生的症结,不追责就不会引起警戒。结果就是事故的发生不能为安全防范措施积累经验,遇到同样情况,踩踏事故照样会发生。
2.3 公众安全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相对较弱
社会公众大多都处于“和平麻痹”状态,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匮乏。遇到紧急情况,本能的产生恐慌心理,缺乏自救和逃生技能。在日常教育过程当中,公众缺乏安全防范和风险规避的知识,政府安全部门缺乏对公众的安全教育和实地演练。同时,政府重视不够、预警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应急预案和现场的应急设备和人力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都不能有效的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在重大活动现场,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人群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恐慌心理、甚至绝望心理。一些重大活动现场人群多源疏散,在交叉节点处对疏散出口盲目随机选择,容易导致过量人流聚集到相同疏散区域[7]。在固定场域内,人群面对突发情况的错误反应对快速的人员应急安全疏散造成很大压力,极有可能造成跌倒、踩踏等事故发生。
2.4 活动场所硬件设施设计不合理
会议室、商场、广场、体育场、娱乐场所、宗教场所等出入口、过道、楼梯、看台,桥梁是踩踏事故易发地段。可通行范围狭窄、灯光昏暗、路面不平、摩擦系数小或者台阶、斜坡设计过陡的环境以及设施缺陷都有可能增加踩踏事故发生的概率。在这种不安全的环境下,无论是热情、激动还是惊恐,任何一种情绪的突然爆发都有可能使人群失去控制,行为失控从而酿成惨剧。
3 重大活动踩踏事故风险识别与智能预警的实现路径
想要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踩踏事故的发生,除了对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分析,还要制定可行的政策,做好事前的预警与事中的应急。在感知预测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预警与管控,采取完备的应急管理措施,从而有效的规避风险。利用大数据进行追踪管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活动场地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科学举措来对重大活动的安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3.1 凸显智能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
(1)政府加强信息管控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交往的密切,重大活动的数量一定是呈上升趋势的,所以我们想规避风险,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管控。加强信息管控,首先需要政府活动通信告知渠道要通畅,活动场地、时间等所有关信息都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做到及时、明确的传递给大众,使群众可以有计划、有准备的参与活动。在活动入口利用智能安检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迅速找到目标,并且可以避免危险人物或者危险品入场,降低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在活动现场所有角落安装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分析全场的人流情况,做好危机预警,最大限度的控制踩踏事故的发生。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现场信息,做好现场情况分析,第一时间对现场人流进行有序分散,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所有周边和相关救助资源,减少人员伤害。
(2)提升群众危险信息识别与危机处理能力
在危机发生时,如果群众不能保持冷静的心态并且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将难以接受政府发出的信号,所以需要提升群众的风险感知能力[8]。群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否做到冷静的克服干扰、不制造噪音影响现场秩序的维护和信息的传播、自觉的遵守公共秩序,快速接到现场发出的预警信号和疏散信号,避免现场混乱。除此之外,掌握一定的逃生技巧,会使用一些逃生工具,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常识等,都将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要通过培训提高人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当发生拥挤事故时使人群必须保持冷静,听从组织人员的指挥从而缓解拥挤压力,捕捉现场应急广播和听从信息传递信息系统的指挥[9]。
(3)完善智能预警体系建设
利用大数据将人群安全规划管理技术、视频图像、行人交通流数据、人群运动规律、相应管理措施结合起来,对于临时性活动可以使用可移动式的快速布防系统。首先利用大数据分析掌握参与活动人群的基本情况,利用热力图、人群流向图、地图搜索量对重大活动的人群定位信息、关键系搜索记录、人群定位轨迹变化信息进行监测,建立预警分析的信息集[10]。然后,根据踩踏事故的诱发因子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其是否存在发生踩踏事故的早期征兆,判断其将会产生的连锁反应,必要时报警,快速对其成因、状态、发展趋势等进行诊断,找出主要原因,最后对输出结果中的人群密度、分布、流向等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预警政策,以便应对突发事故,做好紧急处理。
3.2 建立健全踩踏事故风险防范制度
建立完善的事前预警制度、事中规避制度、事后责任追究制度,可以全方位的对重大活动踩踏事故的风险进行管控。政府应该对重大活动参与活动人数、秩序维护设施、活动应急预警方案、现场救援力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活动主办方应该按严格按照规定限定人数,制定完善的活动策划。对社会公众进行风险防范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教育部门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必修课程,进行风险实地演练,使公众可以真正的掌握安全防范技巧,做到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在活动现场,借助“切面法”来测量人口流量密度,当接近临界点的时候,立马采取措施,首先对中心区和危险隐患区进行安全疏散,要适时进行监控,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抓住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时间段,避免群众因为遇到紧急情况,情绪失控、采取不理性的行动从而导致“羊群效应”。追责制度的完善并不是为了追究责任,而是为了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发现的根源,从而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策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3.3 提升社会整体踩踏事故风险应对意识
(1)提升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是不可预知的。如果政府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那么将会加大重大活动现场踩踏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工作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保证信息发布到位,加强活动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2)实现社会公众安全教育和德育教育常态化
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社会公众安全教育,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安全演练,帮助公众增强公众紧急情况处理能力,真正的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加强公众道德素养教育,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自觉尊守公共秩序的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范,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
(3)吸纳平安志愿者作为安保中坚力量
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组成的平安志愿者近几年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中贡献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奥运会、G20峰会、上海合作组织论坛、十九大会议等重大活动的举办都伴随着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协助专业机构保障重大活动维稳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引导、疏散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吸纳平安志愿者的作用可以加强重大活动安保巡逻和隐患排查的力度,为防止重大活动踩踏事故的发生增加了另一道坚实的屏障。
3.4 探索重大活动场地管理新模式
重大活动的选址最好是要在安全性较高的地段,对于报告厅、广场、娱乐场所、商场等固定的重大活动场所,要按照国家大型活动安全评估标准来进行改建。对于楼梯、出入口、天台等重点地段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加强各个重点地段的管理,将活动现场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露天的人流量密集的地区要严格控制人流量,加强安保巡查力度,必要的情况下建立护栏,将数量控制在可以管控的条件下,避免人群过度拥挤。封闭性场所内,要醒目的标明安全标识、出入口、指向标等重要信息。在室内各个角落安装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实现对人群密度、人流方向等无死角的监控,以便发生突发事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4 结论
当今时代正处于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国家高度融合的风险社会中,高效保证社会公共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类重大活动涉及人数多、影响意义重大,踩踏事故的发生将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应加强对重大活动踩踏事故的风险识别与预警,减少重大活动踩踏事故的发生。通过对重大活动踩踏事故的特点和风险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对其治理的必要性。从信息沟通、规章制度、公众意识、硬件设施四个方面来分析重大活动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降低重大活动踩踏事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