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VH”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

2019-03-25刘晨舒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桫椤野生植物重点保护

刘晨舒

(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州 350001)

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该名录共列出分布于中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6种和8类(即2科和6属),包括藻类1种,真菌2种,蕨类植物13种和两科(桫椤科、蚌壳蕨科)所有种、两属(水韭属、水蕨属)所有种;裸子植物36种和4属(苏铁属、黄杉属、红豆杉属、榧属)所有种;被子植物194种。其中属于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48种和3属(水韭属、苏铁属、红豆杉属)所有种。福建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于2012年6月在组织专家审定的基础上,公布了《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该名录以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以《中国植物志》[3]、《福建植物志》[4]等专著和正式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文献资料截止期为2011年12月31日)有刊载的种类为准,共收录福建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0种,包括蕨类植物9种,裸子植物12种,被子植物29种,每种植物附有中文名、拉丁学名、科属名、保护级别等字段。其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44种。在上述种类中,有10种属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40种属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自名录公布以来,为福建省有关部门开展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各类自然保护地价值和重要性的科学评估以及相关执法部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随着“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5]的开通运行,《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6]、《中国植物志》全部卷册的出版及上线,笔者发现在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一部分福建有分布的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并未列入,另有部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拉丁学名由于属于晚出异名、重新组合、等级改变等已被修改、订正和归并。此外,随着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的深入,以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陆续开展的福建重点保护珍贵树木资源调查、福建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福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福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等,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个别未被《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鉴于此,通过系统查阅(CVH)、《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和近年来正式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结合实地调查,对分布于福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进行增补、修订和归并,以供福建省有关部门在下一轮修订、补充完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1 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增补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随着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开通,为查阅全国各大植物标本馆馆藏植物标本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笔者在查阅(CVH)馆藏采集于福建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标本时发现,有部分在福建境内采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标本,未被福建省有关部门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收录。如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组织的福建陇西山(龙栖山)考察队于1991年10月1日在福建省将乐县陇西山(龙栖山)开展拟建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中,在龙栖山十字坳至余家坪林中采集的编号为2 836号植物标本,经中国著名的裸子植物分类专家傅立国、于永福鉴定为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Zucc. var.chinensis(Pilg.) Florin),该标本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代码:PE;植物标本条码号:01549639);由福建姜顺兴、吕满嵩于1979年11月在南平市茂地公社(现属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采集的1 023号植物标本,经裸子植物分类专家鉴定亦为红豆杉,该标本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代码:IBK;植物标本条码号:IBK00383473)[5]。上述馆藏标本显示,在福建将乐县、延平区均分布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Vol.4 (1999)红豆杉科撰写者,中国著名的裸子植物专家傅立国,李楠先生根据馆藏采自福建的红豆杉植物标本等相关资料和信息,在撰写红豆杉在中国的分布时,福建省成为自然分布地之一。由于红豆杉未被1980年出版的《福建植物志》(第一卷)所收录,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福建红豆杉属(Taxus)仅有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Lemée & H. Léveillé) L. K. Fu & Nan Li )一(变)种。因此,在福建省林业主管部门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并未包括红豆杉这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馆藏的植物标本显示,在福建省红豆杉属共有2个变种,即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2者均属于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三尖杉科有2种植物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即贡山三尖杉(Cephalotaxuslanceolata)和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oliveri)。由于《福建植物志》(第一卷)所收录的三尖杉科植物中,没有上述2种植物。因此,在《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亦无三尖杉科植物。笔者在查阅(CVH)三尖杉科植物过程中发现,由武考队(武夷山科学考察队)于1980年9月12日,在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公社桐木村后山(今属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海拔800 m山沟的林中采集的编号为武考队2 033号植物标本,于1981年2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著名维管束植物标本鉴定专家陈少卿研究员鉴定为篦子三尖杉,该标本现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标本馆(馆代码:IBSC;植物标本条码号:0013754)[5]。这一发现表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篦子三尖杉这一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建议在下一轮修订《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予以收录。

1932年11月13日,时任福建省研究院研究员的林镕先生在龙岩市博平岭采集到一份编号为4 403号植物标本,经林镕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专家先后均鉴定为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sericea(Bl.) Koidz.),现该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代码:PE;植物标本条码号:00481133)[5]。由于1984年出版的《福建植物志》(第二卷)未将舟山新木姜子收录其中,因此有关部门发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亦未将舟山新木姜子这一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列入名录之中,建议在《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下一轮修订时予以补充。

日前,笔者在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发现,厦门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叶国栋于1981年3月31日在福建省东山县城关海边山坡草地采集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烟豆(GlycinetabacinaBenth.)植物标本;1981年10月、1982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李福山教授和福建农业大学陈如凯教授分别在平潭岛和莆田湄洲岛采集到烟豆植物标本,上述标本均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代码:IBK;植物标本条码号分别为:IBK00072437、IBK00072438和IBK00072439)[5]。1995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41卷和2010出版的《Flora of China》Vol.10已将福建作为烟豆的分布区予以记载。由于1987年出版《福建植物志》(第三卷)未将烟豆记述在该书中,因此《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亦未将烟豆收录其中。

1964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颜素珠研究员在福建龙海县海澄镇(今属紫泥镇)下楼村一水田灌溉渠中采集到一份编号为213号植物标本,1985年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植物分类专家李振宇研究员鉴定为盾鳞狸藻(UtriculariapunctataWall. ex DC.),该标本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代码:PE;植物标本条码号:01543145)[5]。此外,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振宇研究员主编的《龙栖山植物》报道了在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盾鳞狸藻植物[8]。《中国植物志》第69卷(1990)和《Flora of China》Vol.19(2011)已将福建列为盾鳞狸藻主要分布区,鉴于《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未将其收录,建议在下一轮修订名录时,将盾鳞狸藻这一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入名录之中。

2 基于《Flora of China》增补、修订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Flora of China》为《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院士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Peter Raven院士联合任编委会主席,由中、美、英、法等国植物分类学家历时25年联合编撰而成。《Flora of China》被公认为中国迄今学术水平最高、最为权威的国家级植物志书,是鉴定中国野生植物种类最重要的工具书。利用《Flora of China》对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补充、修订具有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学术价值。

2.1 根据《Flora of China》增补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根据1982年出版的《福建植物志》(第一卷)记载,在福建厦门、东山分布有阔叶大豆(Glycinetomentella)野生居群,该种植物在2010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Vol.10中,其中名已被订正为短绒野大豆(Glycinetomentella),在福建省有关部门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此种植物未被收录,现予以补充。此外,在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中可查阅到,馆藏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标本馆(馆代码:IBSC;植物标本条码号:0175619)及韩山师范学院标本馆(馆代码:CZH;植物标本条码号:CZH0018295)[5]为研究人员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福建平潭岛采集的短绒野大豆植物标本。

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红豆杉科榧属(Torreya)所有种均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关部门根据《福建植物志》(第一卷)所记载福建分布的2种榧属植物,即:榧树(TorreyagrandisFort.)和长叶榧树(TorreyajackiiChun),将其一并列入《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日前,笔者在查阅1999出版的《Flora of China》第4卷中发现,福建榧属植物除榧树、长叶榧树外,榧树(原变种)(Torreyagrandisvar.grandis)在福建亦有分布。因此,在福建分布的国家II级重点保护榧属植物中,共有2种榧属植物和1个榧属变种植物,即榧树、长叶榧树及榧树(原变种)。

2.2 根据《Flora of China》修订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名录中,凡属桫椤科(Cyatheaceae)植物均被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鉴于此,2012年福建省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福建植物志》(第一卷)记载的桫椤科木桫椤属(Alsophila)、黑桫椤属(Gymnosphaera)及此后发现的白桫椤属(Sphaeropteris)共3属6种植物全部收录到《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之中,即刺桫椤(Alsophilaspinulosa),黑桫椤(Gymnosphaweapodophylla)、针毛桫椤(G.mettniana)、粗齿桫椤(G.hancockii)、福建桫椤(G.lampricoulon)及笔筒树(Sphaeropterislepifera)。2013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宪春等在吸收石松类与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与形态性状相结合的基础上[9-10],构建了中国现代石松类和蕨类分类系统[11],并在其编撰的《Flora of China》第2卷中,将国产桫椤科分为2个属,即白桫椤属(Sphaeropteris)和桫椤属(Alsophila)。根据该分类系统,木桫椤(Alsophila)属被修订为桫椤属(Alsophila),属下刺桫椤修订为桫椤(Alsophilaspinulosa);原黑桫椤属修订为桫椤属,属下粗齿桫椤及黑桫椤学名分别修订为(AlsophiladenticulateBaker)及(AlsophilapodophyllaHook.),原福建桫椤及针毛桫椤作为小黑桫椤(AlsophilamettenianaHance)的异名;笔筒树列入白桫椤属。鉴于此,建议未来在修订、补充《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有关福建桫椤科植物应由原来《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3属6种,修订为2属5种,植物中名和拉丁学名也随之订正为桫椤(Alsophilaspinulosa)、粗齿桫椤(A.denticulata)、黑桫椤(A.podophylla)、小黑桫椤(A.metteniana)及笔筒树(Sphaeropterislepifera)。

金毛狗(Cibotiumbarometz)作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以往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中,隶属于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金毛狗属(Cibotium)。《Flora of China》第2卷 (2013)编著者根据已有的DNA分子证据,吸收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相关研究成果[12-13],并参考了Smith等的世界蕨类植物分类系统[10],取消蚌壳蕨科,将金毛狗蕨属独立出来成立了金毛狗蕨科(Cibotiaceae)。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将蚌壳蕨科所有种均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此,该科科名的变动,需待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进行修订并公布后才是合法有效的。

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水蕨属(Ceratopteris)所有种均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根据1990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3(1)卷的分类系统,水蕨属隶属水蕨科(Ceratopteridaceae)。但在2013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第2卷中,编著者吸收近年来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10-12],采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将凤尾蕨类及近缘类群归入广义凤尾蕨科的分类处理[13],将水蕨属归并于凤尾蕨科(Pteridaceae)中,并将基于DNA序列分析属于单系类群的卤蕨属(AcrostichumL.)和水蕨属归并在水蕨亚科(Ceratopteridoideae)之中。建议在今后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以及《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能参照《Flora of China》第2卷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对水蕨属的归并及所属的科名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产黄杉属(Pseudotsuga)所有种(包括6种和1变种)均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根据1982年出版的《福建植物志》(第一卷)记载,黄杉属在福建仅有1种,即华东黄杉(Pseudotsugagaussenii),在《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福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但在1999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第4卷中,华东黄杉并非作为1个独立种,而属于黄杉的1个变种,即黄杉(原变种)(Pseudotsugasinensisvar.sinensis),华东黄杉(Pseudotsugagaussenii)属于黄杉(原变种)的异名。因此,建议未来修订《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将华东黄杉订正为黄杉(原变种)。

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2003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第5卷中,此种植物的中名为大叶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其木材耐腐力强,老材常带红色,故有“血榉”之称,为造船、桥梁、车辆、家具、器械等用的珍贵木材,因此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在《Flora of China》中记载的榉树,其植物拉丁学名为(Zelkovaserrata(Thunb.) Makino),由于榉树与大叶榉树2者皆属于榆科(Ulmaceae)榉属(Zelkova),形态特征较为相似,区别为大叶榉树的冬芽常2个并生于叶腋,叶厚纸质,下面密生柔毛等。在福建省上述2者植物均有分布,但仅有学名为(Zelkovaschneideriana)的大叶榉树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建议未来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及《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将名录中的中名榉树替换为大叶榉树,拉丁学名不变。

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菱科的野菱(Trapaincisa)属于为数不多的水生植物。笔者在查阅2007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第13卷 (2007)中发现,野菱中名已被修订为细果野菱(TrapaincisaSiebold & Zuccarini),拉丁学名不变,建议未来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及《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将变更后的细果野菱取代原名录中的野菱。

楝科(Meliaceae)的红椿(Toonaciliata)和红椿的变种—毛红椿(Toonaciliatavar.pubescens)均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鉴于2008出版的《Flora of China》第11卷中,毛红椿等5个红椿的变种均被归并入红椿,其下变种名(拉丁学名)均作为红椿的异名。建议在未来修订《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能依据《Flora of China》对毛红椿的分类处理,不再列入名录中。

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以及福建省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川苔草科的川藻(石蔓)(Terniopsissessilis)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野生植物。川藻也是唯一仅分布在福建的中国特有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鉴于《中国植物志》(第24卷)(1988年)及《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第5卷 (2003)石蔓属(Terniopsis)已被修订为川藻属(Dalzellia),川藻的拉丁学名修订为(Dalzelliasessilis),建议在下一轮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及《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予以订正。

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以及福建省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长柄双花木的拉丁学名为(Disanthuscercidifoliusvar.longipes),为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的变种。根据2003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第9卷 2003),长柄双花木修订为双花木的亚种,拉丁学名修订为(Disanthuscercidifoliussubsp.longipes)。普通野生稻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被列为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植物在福建漳浦县亦有分布,因此被收录到《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之中, 2002年出版《中国植物志》第9(2)卷及2006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第22卷,已将普通野生稻中名修订为野生稻,拉丁学名仍为(Oryzarufipogon)。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及其亚种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biloba)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均被列入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1984年出版的《福建植物志》(第二卷)记载福建仅分布有凹叶厚朴,主产于福建北部山区,因此在《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仅有凹叶厚朴一种被列入保护名录。在2008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7卷),厚朴拉丁学已修订为Houpoeaofficinalis(Rehder et E. H. Wilson) N. H. Xia et C. Y. Wu,凹叶厚朴已不再作为亚种,仅作为厚朴的异名。鉴于此,建议未来在修订《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将凹叶厚朴修订为厚朴列入,作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土沉香(Aquilariasinensis(Lour. ) Spreng. )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在2007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第13卷记载福建分布有土沉香,但在《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未包括土沉香这一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建议予以补充。

3 基于野外科学考察及相关研究论文增补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对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深入调查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野生中药材资源、野生农业种质资源等专项资源调查的深入开展,陆续发现一些以往未曾发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7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何国生教授团队在野外植物资源考察过程中,在福建周宁县仙山海拔1 300 m的山谷池沼湿地中首次发现莼菜(Braseniaschreberi)野生居群[14];此后又有专业研究人员相继在屏南县路下乡仙山山坳沼泽地[15],柘荣县东源乡一山顶沼泽地[16]分别发现莼菜野生植物群落。在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莼菜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福建植物志》(第六卷)(1994年)未将莼菜收录其中,福建省林业主管部门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亦未包括莼菜这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特予以补充。厦门大学李燕飞、丁鑫、耿贺群等[17]于2012年在福建省泰宁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时,在海拔约1 400 m的“东海洋”沼泽湿地中发现东方水韭(Iso⊇tesorientalis)野生植物群落,其中一个自然居群有200余株东方水韭,另一居群约有110株植株。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水韭属(Iso⊇tes)所有种类均被列入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东方水韭的发现不仅使福建蕨类植物新增一个科,也使《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新增一个十分稀有的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需要指出的是,陈开团[18]和刘碧云[19]分别在论文中记述了在闽侯及闽中、闽北地区有酸竹(Acidosasachinensis)分布;2008年,北京林业大学苑虎[20]在“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就地保护研究”的学位论文中,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植物物种分布数据库及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为依据,指出酸竹在福建长汀县有分布 ,由于笔者在《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未查阅到相关标本信息,特记述于此。

4 结果与讨论

以福建省林业厅2012年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基础,通过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馆藏的采集于福建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标本,结合《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等志书和资料,收集近年来专业研究人员在野外科学考察及相关研究论文,共发现12种《福建植物志》未记载,且未被《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莼菜和东方水韭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篦子三尖杉、舟山新木姜子、榧树(原变种)、土沉香、厚朴、酸竹、盾鳞狸藻、烟豆和短绒野大豆9种,建议修订的植物中文科名、种名及拉丁学名共14种,其中涉及科名修订的有金毛狗蕨科、凤尾蕨科,涉及种名修订的有:桫椤、粗齿桫椤、黑桫椤、小黑桫椤、笔筒树、黄杉(原变种)、大叶榉树、红椿、细果野菱、川藻、长柄双花木和野生稻等12种,涉及归并的有2种(详见表1)。

根据笔者调查统计,福建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0种,其中国家I级的有9种,国家II级的有51种;其中属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的有45种,属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有15种。

上述研究表明,福建省有分布但未被《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12种,归并2种。建议有关部门在修订《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予以补充,并在今后陆续开展的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资源调查、福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福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福建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专项调查中,将上述12种增补的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入调查内容,并对上述种类的分布区域、种群数量、林龄结构、分布格局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Flora of China》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些物种的归并、重新组合、分类等级及中名、拉丁学名的变更需待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对名录进行统一核实、修订并公布后才是合法有效的。

表 1 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增补、修订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比较Table 1 Comparing supplementary and revised wild plants under national key conservation in Fujian based on (CVH)

注:“√”指拟增加种类;“△”指拟修订中文科名、种名及拉丁学名;豆科、伞形科、禾本科拉丁科名根据《Flora of China》进行修订;种类后加“*”者,属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

猜你喜欢

桫椤野生植物重点保护
基于群落种间关系的桫椤植物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投稿须知
桫椤科植物多样性及分布研究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
保护野生植物的意义及路径
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修订)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常用野生植物相关传统知识研究
批评新势力 桫椤
题北京香界寺古桫椤(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