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什县阔西塔西钒矿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
2019-03-25李长虎
李长虎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0)
1 引言
乌什县阔西塔西矿床由乌什县金磷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出资勘查。该矿床于2009年首次引进空气反循环钻探工艺,有效地解决了以往金刚石取芯钻探矿芯采取率不足的问题,为资源量的估算提供了依据并从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该矿床勘查程度的深入。
2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主要为寒武系下统萨尔布拉克组(∈1sr),局部出露中上寒武统阿瓦塔格组(∈2-3aw)及震旦系上统苏盖提布拉克组(∈1s),出露的岩性为一套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岩性以白云岩为主。
寒武系下统萨尔布拉克组在区内大面积出露,与上覆的寒武系中—上统地层阿瓦塔格组及下伏苏盖提布拉克组均为整合接触。
区内钒磷矿赋矿层位位于萨尔布拉克组中段底部。
钒矿层由黑色薄层状、条带状硅质岩与(黄)褐色含钒泥质粉砂岩、泥页岩薄层互层,发育韵律性层理。硅质岩薄层厚2-20cm,多为3-5cm,含钒泥质粉砂岩厚度在1-3cm间,岩层局部呈波状、褶曲状。该层为钒矿(V2O5)的主要含矿层位,厚度为1-4米,一般为2-3米。
磷矿层位于钒矿层底部,异体共生产出,形态、产状等均与钒矿层一致;厚度0.05-1.0 米,一般出露厚度20-30cm,且存在局部层位缺失现象。
矿区内构造不发育,见少量的小规模断层,个别断层对矿体的完整性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区内未见有侵入岩。
3 勘探类型的确定
阔西塔西钒矿详查区内Ⅰ号钒矿体为区内的主矿体,其资源储量占矿区资源储量的98%。因此本次勘查类型的确定以Ⅰ号钒矿体为主,根据《钒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322-2018》五个地质因素进行综合确定。
3.1 矿体规模
区内钒矿体出露形态呈不规则“汉堡状”,南北向长约5400米,东西向宽约4000米,矿体规模为大型。
3.2 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矿体形态整体呈近水平层状,延伸稳定,无分枝复合,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为简单。
3.3 矿体厚度稳定程度
矿体为沉积型层状矿体,厚度变化较小。矿体最小厚度为0.75米,最大厚度为5.38米,厚度变化系数43.92%。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属稳定。
3.4 矿体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控制区内矿体V205品位为(0.50-1.66)×10-2,平均品位0.78×10-2。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品位变化不大,品位变化系数为28.5%,属有用组份分布较均匀。
3.5 构造和脉岩对矿体影响程度
圈定的矿体边部见有规模较小的断裂构造,对矿体的影响不大;矿体中未见有岩脉穿插。矿体受构造和脉岩的影响程度小。
综合上述五方面的地质因素,因矿区矿体中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本区的矿床勘查类型介于第Ⅰ~Ⅱ勘查类型,矿床控制的基本工程间距为400×400~200×200米。
4 基本工程间距的确定
2009 年矿床勘查初期,因还没下发正式钒矿地质勘查规范(该规范与2018 年7 月发布),矿床勘查过程中,地表槽探工程最终形成25×120 米的工程间距;硐探工程最终形成50×110米的工程间距;钻探工程最终形成96×220 米的工程间距;以此网度探求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2019 年在区内开展扩大详查勘查评价工作,根据确定的矿床勘查类型,最终按400×400米的工程间距探求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5 所采用勘查网度的合理性
为确定基本勘查工程网度(400×400米)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采用了“稀空法”储量误差计算来进行验证。
在Ⅰ号钒矿体东部的20 线-24 线之间,选取大致为400×400 米网度的工程划分出K1、K2、K3 三个矿块,进行了钒矿石量和V2O5量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按照200×200米网度加密形成D1、D2、…D12等12个矿块,再次计算钒矿石量和V2O5量。
⑴400×400 米网度资源量估算见表1,400×400米网度矿段划分见图1。
图1 400×400米网度块段划分图
表1 400×400米网度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⑵200×200 米网度资源量估算表见表2,200×200米网度矿段划分见图2。
图2 200×200米网度块段划分图
表2 200×200米网度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经计算,按400×4 图2 200×200 米网度块段划分图400米网度划分矿块后,求得钒矿石量2345千吨,V2O5量176 吨;按加密至200×200 米网度划分矿块后,求得钒矿石量2223 千吨,V2O5量167 吨;矿石量相对偏差为5.2%,V2O5量相对偏差为5.13%,整体偏差在5%-6%之间,影响程度较低。说明阔西塔西钒磷矿的详查评价工作采用400×400米网度估算控制的(332)资源量是合理和可靠的。
6 结论
阔西塔西钒矿的勘查工作中,在最初无勘查规范的情况下对比国内类似矿床的勘查进行尝试性探索,并采用新型钻探工艺,最终完成区内的勘查评价工作,且达到了详查控制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