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析—以泉州为例
2019-03-24黄芳
黄 芳
(黎明职业大学纺织鞋服工程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泉州的纺织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以纺织、漂染、加工和营销为辅助,构建成的完整产业规模。随着国外环境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得国内的很多企业都被迫进行了转型升级,从原料到设计制作上,追求着细致的加工和环保的设计。纺织服装行业由低价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变,在低端产业过剩、高端产业不足的情况下,推动泉州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为纺织服装业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
产业进行转型在一定的国家和地区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一些显著的影响。[1]但是在纺织服装产业这一特殊的行业进行产业转型是对产业结构、技术等多方面提出挑战。具体而言,产业转型是对产品的供给结构和设计工艺进行调整和提升,对管理水平进行优化和有效的组织,提升产业优化、节能减排的力度,最终实现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明显提升,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实践证明,产业能不能实现成功转型和提升与产业的相关制度紧密相关。对于处在转型中的我国纺织企业来说,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是对产业的提升也是对相关产业管理观念提升的过程。转型升级在当下已经成为我国整个纺织服装产业生存发展的重点问题,自从我国纺织企业进入低迷期之后,我国多次对纺织服装的税率进行上调,行业生产和相关利润正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2]当前,对纺织服装行业进行产业转型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升级机会。
2 着力于研发设计,提升创新能力
2.1 培育纺织服装高端资源
当前的纺织服装行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纺织、漂染和加工为核心来对产业链进行深度推进,拓展并延伸当前产业链新领域,积极使用新材料并设计更多的新产品。开发不同种类科技纤维的功能面料服装,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对漂染的工艺进行积极的改进和推广,提升服装的漂染质量,提升纺织服装在产业中的地位,推动产品结构化升级。对于提升产品研发和设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对接有实力的公司进行,以此提升产业的品牌效应。产业也应该加强与服装学校的联系,对国内外的高水平人才进行招聘和引进,还要注重提升纺织服装装备和设备的水平,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提升泉州纺织服装行业在产业链中的技术地位。
2.2 对相关纺织服装行业的研发设计进行优化
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建设高水平的研发和设计中心,有利于纺织服装产业研发和销售实力的提升,促进纺织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随着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深度融合中互相促进,成为对纺织企业进行推动和建设的标志。[3]建设信息化平台可以促进客户需求的满足和信息共享,也可以灵活地利用信息技术对物流和资金进行控制,对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进行了改变。因此,要积极提升对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的建设和规划,建设网络信息系统不仅能提升泉州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还能为很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开辟全球化的路径。
3 大力实行品牌经营,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3.1 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
泉州纺织服装企业从模仿到自主创造,从加工到自主设计,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品牌效应逐渐有了成效。根据对泉州纺织服装的统计,泉州纺织服装行业拥有十多个品牌,一批设计师还获得了“十佳设计师”的称号。目前,为了适应市场不同的需要,泉州纺织服装行业的品牌逐渐从低端向高端前进,很多品牌都逐渐实现了系统转型,朝着个性化和时尚化方向发展。这些品牌为企业带来了收益和价值,品牌的运作也对泉州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泉州在纺织服装领域拥有不少国内商标品牌,却没有国际品牌,这也导致泉州企业国际市场的占有能力相对有限。从培育自主品牌到树立国际品牌,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应该向高端的产业链进行拓展,促进纺织服装行业不断发展。近年来,很多品牌在都在对国际市场虎视眈眈,想依靠资本运作对国际市场进行收购,还有些品牌想借助高端资源来搭建国际的营销渠道,这些都为泉州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加强区域品牌的管理和运作
区域品牌的体现就是集群品牌,也体现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泉州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内有很多知名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都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集群品牌效应。市场竞争既是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同时也是集群品牌竞争力的竞争。纺织服装产业由于产品同化严重,优质品牌的品牌优势和关键技术都不明显,销售渠道竞争的重要性尤为突出。[4]纺织服装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不仅是为了价值链的迁移,还是为了促进销售模式的提升。因此,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应该加强对新营销方式的探索和创新,提升渠道建设,带动泉州当地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4 结语
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整个制造业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产业一直使用着粗放式发展模式和低价格的贸易模式,使用国内大量廉价原料进行消耗,在进行发展的同时对国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我国制造业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产业链的利润也非常薄弱,这种发展和经营的模式已经不能抵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变得十分脆弱。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促进当前经济和制造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