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影响

2019-03-24茹晓冬

关键词:舆论导向舆论价值观

茹晓冬

(福州大学法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国内外的局势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的变化,提出了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网之道,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与互联网治理,大力推进社会网信事业的发展进程。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在首次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包括网信事业发展观、安全观和治理观。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正面宣传,构建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发挥反映民意、具有正确导向的网络舆论带来的积极引导作用。

在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和变革性,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社交方式与上一代人都有很大不同。[1]如今交互性极强的网络交流方式,使得网络信息与舆论的传播速度相较于传统媒体有了很大的改变,快餐化的信息交互与海量化的信息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方式以及价值观形成过程都带来很大冲击。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上,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蓬勃发展的命运前途,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完成。“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主力军,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是决定国家今后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期,正是自身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当前网络用户的主力军,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在他们身上能够得到最为具象化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从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价值观养成方式出发,探究网络舆论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带来的影响。[2]

一、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方式的转变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要素众多,与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社会环境、时代特征以及自身修养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古代谈起,古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士人多怀济世救国之理想,读书人讲究修齐治平,形成相对比较符合封建士大夫氛围的价值观。[3]自1949年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多受主流价值观影响,舆论影响传播较小,即使受到舆论影响也大多来自于身边人情社会的道德要求,对人在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较多,而家庭式的劳动单元也使得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接受家庭氛围影响。此外,在当时特殊环境之下,社会化大生产也使得大学生群体集体意识相对较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带来的社会多元化让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在日趋自由的大环境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主流媒体价值观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方式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逐渐减弱。[4]教育、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市场氛围等都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发挥重要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价值观念逐渐走向个性化。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大学生群体作为时代的先锋者,最先享受到信息化社会带来的益处,在网络上接触到更多更为先进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的猎奇心理影响之下,家庭与周边人情社会影响显得乏味而逐步淡化,为网络舆论让步。网络舆论往往更加猎奇新颖,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因此出现主流舆论在网络环境中被边缘化,商业门户网站挤占主流媒体网站受众群的现象。[5]如此一来,人们在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商业门户网站为博人眼球而夸大化的新闻,这类耸人听闻的新闻极易影响人们的正确判断。虽然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大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接触到更加海量的信息,但是假如不加以科学筛选,那么对于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使其将网络上编造出的内容带入现实社会中,一旦加以仿效则后果难以预料。以文学性作品为例,近年来网络小说盛行,不同于互联网开辟时期的先锋性网络文学,而今的网络文学市场乱象频出,增强冲突制造卖点以换取商业利益,作品良莠不齐,更有许多作品公然宣传拜金主义、崇尚暴力,对于大学生来说,长期在不良网络氛围中浸淫,容易将其中情节带入现实世界,甚至引起违法犯罪。[6]

二、网络舆论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早已成为现今时代高校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必需品之一,其对大学生的研习方式、思维方法乃及交际方式等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7]网络上的各类舆情资讯多元宽泛、良莠并存,每一个网络舆论都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们对相关问题、事件、言论的认识和自我定位的方向。网络舆论导向双向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大学生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好处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网络舆论带来的弊端。[8]

(一)网络舆论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积极影响

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互联网是人类科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打破传统的信息交互方式,也因此能够让大学生在价值构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更多可能。海量的信息能够让使用群体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形式和科学知识,拓宽大学生思维广度,在接触到更多可能性的同时对人生规划有更加深入的思考。[9]

首先,通过对于网络的运用,大学生群体能够了解到父辈们在成长过程中所不曾接触的文化形式,在今后选择人生道路与生活方式时更加自由全面,促进个性发展。

其次,正确的网络舆论能够促进大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带来思维创新与变革。众所周知,网络舆论往往时效性短、严谨性弱,很容易出现一些所谓反转的信息,这与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与传统舆论传播大有不同,传统氛围下的受众很少质疑媒体,而网络舆论让一切皆有可能被质疑,对于大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宽大有裨益。也因此,如今的大学生主体“90后”被称为最有创造力的一代。

再次,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可塑性较强,借助于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获取各类信息,参与事件的讨论,抒发个人的思想情绪,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例如,通过正确的发表网络舆论途径,高校大学生可以针对与自己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常规管理、校园建设以及突发事件等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并且给予建议。再如,通过正确的网络舆论能够使大学生快速了解身边大小事以及当前国内外社会时事热点新闻事件,引发思考。譬如2018年8月27日晚间,发生在江苏省昆山市的“反杀案”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强烈的网络讨论,而该“反杀案”中引起社会强烈热议的关注焦点在于,嫌疑人的反杀行为是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是否应该承受刑事责任,该如何定性嫌疑人的防卫行为。[10]对于该案件中较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网络舆论,能够引起大学生对“正当防卫”行为的关注并参与讨论,进而使得大学生对“正当防卫”行为的定义和界定有更清晰深刻的法律认识和学习,成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大学生构建正确导向的价值观,培养法律意识,形成必要时刻要维护自身安全、脱离险境后不加害于对方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再如发生在2017年6月22日凌晨的杭州市“保姆纵火案”,该案件因保姆莫焕晶纵火而致雇主女主人及其三名未成年子女死亡而备受关注,并引发社会热议,最终以执行死刑的方式对保姆莫焕晶纵火杀人的恶劣行为进行法律审判。该案件纵火罪犯莫焕晶无视法律法规,触碰法律底线,践踏人民道德底线,违背社会道德,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丧失理智的行为,最终还是逃不过法网,受到了法律的严惩。纵火罪犯莫焕晶被执行死刑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彰显了法律的威严性,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警示告诫作用,对当下的社会道德做出了评判,引发大学生的自我反思,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正面的指导作用,形成重视珍爱他人生命、懂得感恩、人人平等、不违背社会道德、不允许践踏法律的价值取向,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

综上所述,正确的网络舆论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作风有不可取代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意识,提高和调动大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扩大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增强鉴别社会事件真相的能力。正确的网络舆论氛围能够让人们接触到更缤纷多彩的世界,而海量化、多角度的媒体氛围也让大学生在思维上自由而全面延展变成可能。这对于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网络舆论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消极影响

在网络舆论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网络舆论内容数量庞大、极其复杂且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难免会掺杂了一些虚假错误的、消极的、不健康的信息内容。作为网络使用人数主力军之一的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新媒体能够快捷地获取大量舆论信息,其舆论导向的力量不可忽视,更不容小觑。

其一,具有不良导向的网络舆论容易造成大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会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大学生大多数处于心理成长阶段,处于社会角色转型特殊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是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决胜阶段。大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着猎奇心理和求知若渴的欲望,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并不能够辨证客观严谨全面地看待某些问题,往往是主观色彩大于客观理性色彩,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网络上各种信息内容的良莠、真伪的辨别能力不足。这是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障碍。

其二,具有不良导向的网络舆论成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引爆点,进而有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舆论发表、散播不成熟、不理智甚至是过激言论的偏激行为,以此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网络使用主体在这充满负能量的网络舆论场地自然而然会受到不良言论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便会容易造成网络舆情危机,进而容易引起社会大面积恐慌,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不良事件,这无疑对不论是社会还是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严重而不利的影响。以前些年的抵制日货事件为例,大学生通过网络上看到一些具有不良导向的舆论后,引发大学生的不良情绪,自发组织抵制日货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示威游行活动,做出偏激行为,抗拒日货,销毁日货,甚至打砸街道上的日产车辆,以宣泄不满情绪,引发了大学生群体性不良事件。正是由于这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形,个人主观色彩太浓,容易做出一些冲昏头脑的不理智行为,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能够辨证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人民应该如何理性爱国的问题,没有能意识到在中国境内的日本产品实际上已经转变为被中国购买的日本生产的中国商品,大学生打砸日货实际上消耗的是国家的资源,这并不是真正爱国的行为。又如,据相关媒体报道,过去两年十分流行的短视频与网络直播平台不断被揭露出粗俗、色情、欺诈等乱象,这些平台内隐藏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忌讳,借助广泛的网络传播,这些禁忌极其容易被轻松打破并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其中的许多行为,不仅是对社会道德的藐视,甚至触碰了国法。这些短视频平台上传播的信息内容乱象百出,题材怪异,博人眼球,对大学生尚不成熟的既有价值体系造成极大地冲击,极其容易引起大学生对不理智行为的效仿和跟风,引发群体性不良事件。

其三,网络舆论导向的逐利性也会给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带来误导。网络舆论导向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因此能够充分利用人们空余时间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而传统的舆论导向大多借助于电视、电台、纸媒等方式,便利性较差,故传统的舆论导向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失效。而网络舆论导向本身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征,许多网络媒体为博人眼球往往传播不正确的价值思想,让社会氛围变得功利化,淡化人们生活中知识的重要性,引起社会上盲目崇拜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近年来,直播搭配销售的新型电商模式风靡国内社会,一所所“隐形超市”应运而生,商家利用直播宣传鼓吹自家商品,人们则在观看直播的同时了解商品,以期获得更好的销售。根据媒体相继的调查,利用网络直播获取可观收入的商家中不乏无牌无证的无良卖家,他们销售的产品中也能见到“三无产品”的影子。一些网络主播见利忘义,逐利性太强,在网络平台上倾力宣传推销不知是否来源正规、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商品,散播虚假不实、过分夸大的不良网络舆论,传播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拜金虚荣的不正确的价值观,误导广大网民,而广大网民中占比较多的大学生群体则更加容易受到不良网络舆论的影响,大学生被不良网络舆论内容潜移默化,在不良网络氛围中被动接受舆论思想,使其极易效仿和跟风不良行为,极易形成急于追逐名利、拜金虚荣的不良价值观。[12]无独有偶,一些经典文艺创作如《黄河大合唱》被粗制滥编,还被搬到网络平台上胡乱传播。原本是一首交织着家仇国恨,抒发着卫国豪情壮志的文艺创作,如今部分平台却把艺术作品当作娱乐大众、顺应低级趣味的工具。谈及文学和艺术创作时,习总书记批评了一些为追逐名利、追求刺激而制造文化“垃圾”的现象。这种在过度娱乐化支配下的道德沦丧,对原作者的艺术创作的不尊重,极易使大学生原有的尊重艺术创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怀传统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这无疑是大学生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路上又一道阻碍。[13]

总而言之,原本是通过网络平台拉近用户端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交互的初衷,部分平台却借此机会打擦边球,传播色情、淫秽、拜金、低俗趣味等不良思想,而受众多为社会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这对大学生在学校正统教育中所接受的价值观塑造带来很大冲击。大学生还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因此在面对网络上各种在包装下展示出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以及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粗制滥造的网络舆论信息内容时难以抵抗,甚至于产生出“读书无用”的想法,对大学生既有价值体系造成强大的冲击,也影响社会整体健康氛围。[14]

三、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构建需要多方合力规范网络舆论导向

在当下网络舆论已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网络舆论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带来拓宽视野,随时获得丰富的网络资源,快速了解世界变迁等诸多好处,改变了青年群体的学习方式、交际方式、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为当代大学生带来许多积极的意义与影响。大学生健康价值体系的构建关系着国家命运和前途,为了大学生能健康地在网络环境中成长,我们需要为其创造一个资源优质广泛、内容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一个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不是靠社会某一方的努力就能够实现,而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为此努力,发挥正确网络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坚决抵制不良的网络舆论。

(一)政府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就国家管理层面来说,政府在大学生健康价值观引导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网络环境健康是网络舆论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法制措施来保障网络健康发展。从国家层面上来说,首先需要政府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发挥正确网络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一代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本领,正确认识光鲜包装下不劳而获的不可取性,在新时代实现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此外,互联网更新换代速度快,更需要政府及时更新互联网管理手段和定期的追踪巡查,对网络上出现的不当观点和舆论及时纠正;推动国家对互联网管理的立法,让互联网在法治环境中运作,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让正确的网络舆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政府要大力弘扬网络正气,净化网络空气,构建健康和谐并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生态。政府还要健全完善舆论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舆论正面、积极的引导,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发挥正确网络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消除不良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企业主动坚守社会责任

互联网企业在大学生健康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互联网浪潮中,传统纸质媒体逐渐转向线上和线下双向发展,在以往社会舆论群体中发挥喉舌作用的官方媒体应该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创新传统传播方式,与某些商业化门户网站形成竞争力,在日常宣传中加入并传播正能量,使其发挥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互联网企业应当规范自身互联网媒体运行内容与方式,加强监管,对于不健康的内容传播采取制止、约谈等方式及时止损,让互联网始终运行在规范制度的笼子里。

互联网企业需要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在第一时间化解风险,遏制和消除社会怪象的生成和蔓延,维护网络正气,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优化平台算法的顶层设计,为社会提供健康、优质的信息和内容,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和思想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三)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文化培养

基础教育是让大学生构建正面、积极的价值观的根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因其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大多由老师们主讲,无法满足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需求以及对于新知识新内容的渴求,因此转向互联网这一信息发布条件宽松、信息量庞大的平台,年轻一代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若不合理对网络舆论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极有可能使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歪曲,因此管理好网络舆论的平台显得极其重要和关键。

近年来,基础教育风气“升学实用性”大为热门,而最基本的德育教育则被忽视,这种偏向性的发展趋势十分令人痛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为了培养未来国家的栋梁,一味地为了升学而学习而忽视对人格培养起重要作用的道德教育,等于让大学生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缺乏基础,思想不够坚定,辨识能力不够强,人格发展不够全面,在网络舆论海量信息的冲击之下人云亦云则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如今互联网上屡屡出现的大学生群体为追星而形成的网络语言暴力、侮辱谩骂等偏激现象,正是忽视基础德育的结果。因此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德育,只有坚定信念,养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在接触网络这一纷繁的世界时才能够坚定自身,始终坚定向前看。[15]正是因为如此,大学生应当主动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除了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还要提高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真伪参半的舆论信息和内容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加人生阅历,多参加社会实践;树立人生目标辨证客观、严谨全面地看待舆论问题,保持对问题客观理性的评判,表达方式合理不偏激;要有任何事物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的意识,要时刻提醒自己,告诫自己,网络舆论丰富多元化给大学生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正视正确网络舆论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坚决抵制不良的网络舆论。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必将在人们生活中长期充当重要角色,对今后的大学生群体成长也会带来重要影响。鉴于网络自身存在的自由特征,假如无法对其正确的引导和制约,很容易表现出互联网的黑暗面,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体系的健康形成,对社会整体氛围也会带来冲击。所以,我们要协调政府、媒体以及教育等各方共同努力,以期在外力规范的同时取得内在规范动力,引领大学生构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和谐社会共同发展。

注释:

[1][7] 邓亮:《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2] 黄玮、毛汉霖:《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系列之二》,《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3] 翁楚歆:《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4][5] 赵敏、郭亚静:《网络舆论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探析——基于大理大学在校本科生的问卷与访谈》,《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5期。

[6] 连雪杏:《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年第5期。

[8] 张杏:《高校网络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大学,2014年。

[9] 徐兴:《基于自媒体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白荣宝:《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及其引导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1] 何振环:《“95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9期。

[12] 赖勖忠、佘锦燕:《微时代新媒体在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及机制》,《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21期。

[13] 王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3期。

[14] 谷玉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路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15] 张磊:《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舆论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