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初探:税钢小学站亭的建设
2019-03-24
一、项目背景
我校占地面积为27000 平方米,学生1203人,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各个班级需要按照顺序进出学校。因此,家长来接、送孩子时,都想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班级进出校园的消息,家长们会频繁地咨询门卫和值班教师,这给他们带来很大工作量。
学生们发现了校门口存在的这个问题,了解到家长们的需求,他们要设计、制作一款班级上学、放学显示器,方便家长及时、直接地了解到学生是在校还是放学的状态。因为这个作品能显示各个班级的进校、放学、值日甚至是重大活动状态,和公交站亭功能相近,所以我们把这个活动命名为“税钢小学站亭的建设”。
二、项目问题分析
我们在项目设立之初,做了非常充分的探索,从问题驱动性到项目产出,最终确定要围绕我校目前所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税钢小学站亭设计,又是这些问题中驱动性较强,实施难易适中的一个。把各个班上学、放学甚至值日的状态,显示给家长们,解决现实问题,成为了驱动项目开展的动力。
三、学科融合点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科学的电路、数学的对称、美术设计、信息编程、劳技等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本活动从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展示成果,都力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锻炼、发挥其发散思维和展示能力,使其成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人。
四、学段、学时及团队安排
由于项目中所涉及学科知识与四年级的学情联系紧密,因此,我们首先选择四年级的学生开展项目,共2个班级,每个班分为5个小组。本项目学时安排为四周八课时。由本校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团队,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帮助。
五、项目实施策略
1.课程主题确定。
根据税钢小学门前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内的视频和图片,梳理当前学生和家长每天面临的问题,由同学提出我们校园和身边的问题,再运用“五何”理论,对问题进行筛选。在现实情景的驱使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选择最优活动,明确解决方案和设计目的,在现实问题的驱使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设计方案、明确目的。
2.团队建设。
当代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沟通与协作,而建立团队是沟通与合作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和共享以小组的形式贯穿于课程之中。小组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而且有利于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在组团过程中,需要一个组名、一个组长、一个小组徽章、一个小组介绍等,这一切都要依靠学生们配合完成。同时,整个过程需要充分利用组长的调度能力。
3.关键问题研究。
学生先要在每天上学、放学、值日生放学的时间段,在校门前调查,可以根据家长、同学们的反馈和意见,梳理显示牌需要显示的内容,以及能够实现的功能、安装的位置、合适的尺寸等。然后,在各大网站搜索类似功能的产品借鉴和改进,继续完善设计图,并联系相关制作公司进行咨询。走访比较大的公交站亭,了解设计思路和功能概况,记录活动日记。
4.设计研讨。
根据调查报告和梳理出的功能,利用设计课,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将创意整合,初步完成设计图,同时需要设计出产品形状、材质、功能、尺寸、位置等,并计算出成本,图纸尽量详尽,并记录在活动日记上。我们还将设计图上传到了税钢小学网站上,家长们通过网络为我们出谋划策,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建议。
5.学习改进。
以设计图为基础,分别对尺寸、位置、材质、形状、安全性、功能,以及设计图的画法等,向相关老师学习、探讨,确定最合适的方案,修缮设计图,撰写活动日记。
老师提醒团队加强分工和合作。实施中,如果出现问题,团队应首先自行讨论解决,如果确实没能力解决,再寻求教师的指导。
6.信息化融入。
教师将活动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传感器及编程知识,介绍给同学们,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发散思维,产生更多创意,提升产品智能感。
7.模型制作。
按照设计图,利用科技工程课,各小组分工明确,开始准备材料、设备,并开始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若遇到工程或者技术上的问题,则由老师提供支援。
8.作品展示。
对各组设计图进行张贴,在校园内展示,各组人员负责讲解设计理念,解答疑问。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召开产品推介会,各组带着制作好的模型,上台给同学们介绍,现场解答疑问,互评。
六、活动总结及评价
我们设计了详细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方式也是多元化,运用各种评价表,教师及时对各组的活动推进成果进行评价。各组进行组内评价。各组准备了档案袋,便于各组过程性材料的积累和评价。
我们在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展示了学生作品,学生和家长积极反馈,给出了很多有益的评价。学生们普遍感觉项目式学习非常有意思,意犹未尽。而家长从开始项目问题的提供者,逐渐加入到项目中来,帮助孩子们共同做实践调查,制作产品,展示作品,为我们项目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我们对项目进行了阶段性设想,一代产品已近建模,实现了手动操作和电动显示,初步解决了校门前的实际问题。下一代产品将充分利用编程技术,力争实现人工智能。
我们深信,随着学生们知识与能力的提高,税钢小学站亭项目一定会成为校园、社区、家庭文化交流、传递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