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地标石之黔东南州香炉山

2019-03-23陈跃康

大众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拱门香炉观音

陈跃康

香炉山位于凯里城西13公里。因形似香炉,常年云雾缥缈如烟得名。苗语称“波别纠”( Bob Bil Jel),意为砥柱山,顶峰海拔1233.8米,四面峭壁崭绝,景致奇特,有“黔阳第一山”之称,1989年8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香炉山迭垒三层。初层有明代苗族起义首领阿榜故居遗址,昔日塘房集市遗迹,有乾隆四十七年立“胜境”二字石碑一块和光绪七年立的“黔阳第一山”碑刻,至今保存完好。

中层名二屯崖,是环山一周的台地,面积约0.14平方公里。四下崖壁陡绝,高近30米。明崇十五年(1642),清平李若星募集民众整建香炉山城时,建有东、北、西三道拱城门。东北两门今有残墙,西门尚存,横楣镌“是一保障”四个大字,两侧刻有“一障保名区雉堞山城千载固;层崖开胜境蜃楼海市两重盘”的楹联。台地有肥田沃土,泉水细流,昔日“聚而居者百余户”。其间有香炉塔、城隍庙、观音阁、顾氏宗祠和古代苗族义军军营等遗址。明天顺年间(1457-1464)始置兵防守。正德十年(1515)设香炉山守御所。嘉靖十二年(1533)设清平卫中左千户所。清设炉山汛。其台地东面半崖有天然洞,名观音洞。洞门高42米,宽2.7米,上方刻有“凌云台”三字,两侧有楹联,上联为“缥缈蕊云垂古洞”,下联是“氤氲甘露溥南天”。洞内原有一石笋,高丈余,夜间闪闪发光,明景泰二年(1451)被官军击毁。崇祯七年(1634),塑大力士像于石笋处。道光八年(1828)顾渤建观音间于左,早年已毁。每逢观音会,人们焚香秉烛供奉。观音洞中还有洞,怪石嶙峋、曲折幽深、滴水叮咚、阴气阵阵、不知胡底,无人敢进。南面有自中层到顶层的“九十九磴坎”,是前人用精钻条石砌成的阶梯路,共99级。此路陡而窄,两侧悬崖峭壁,大有“一夫当关、萬夫莫开”之势。左右两侧分别镌有“南关”、“云梯”斗口大字,赫然醒目。顶端筑有“南天门”,系石拱大门。拱门顶上建有阁楼,后毁,今存拱门。

山的顶层,呈椭圆形,既宽又平,面积约0.18平方公里。登上顶峰,百里众山尽收眼底,凯里市容依稀可辨。山顶上可种茶,明、清贡品“香炉山云雾茶”即产于此。顶层还有棋盘石、翻身石、望天池、双流井、朝天洞等天然景观和古代苗族义军营盘遗址。明代始建的灵关殿、玉皇阁、文庙武庙,东北距“南天门”150米处,建筑占地面积共约500平方米。灵关殿又分三殿:上阁楼为上殿,中阁楼为大殿,下阁楼为前殿。上殿与大殿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文武二庙,呈四合院。玉皇阁建于上殿背后。所有建筑已毁,今仅有残墙和前殿石拱门。

香炉山自建观音庙后,每年农历二月十九(相传为观音苦萨生日)、六月十九(相传为观音菩萨坐莲台讲道日)、九月十九(相传为观音菩萨成佛日)都有庙会。农历六月十九正值农闲,登山游览、观光者甚众,年年如此,成为人们“爬香炉山”传统节日,热闹非凡,沿袭至今而更甚于前。(编辑/高纬时)

猜你喜欢

拱门香炉观音
程家玉
雄伟的自然拱门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拱门
观音送子图
勇闯通天塔第一层
麦当劳:金拱门寻亲记
三个香炉
雨中的人
许愿的香炉
自己的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