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策略探析

2019-03-23黄长明

考试周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感策略

摘 要: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表述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显然这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本文对初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策略,以期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还是更重视知识的传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尽如人意,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成为摆在地理教师眼前一的道难题。

一、 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出比思想教育或者德育的提法更具科学性和实践可行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相对独立性,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影响。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复杂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情感与人类的社会需求相联系,在地理课程中的情感是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爱国、爱乡等情感体验。态度是一种稳固的心理倾向,不仅包括学习态度,还包括科学态度,生活态度,合作态度等。价值观是一定时期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的判断标准,价值观影响着人们价值判断,如地理的环境观使人们明白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教学要“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新课标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此外,价值观可进一步补充为能积极主动学习,生活态度健康向上,善于与人合作。这些目标突出了地理教学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也重视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 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实现的策略

(一) 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实施现状

由于地理属于会考科目,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虽然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地理价值观,比如节水意识,不乱丢垃圾等,但是大都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观察、实验等地理活动,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对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地理现象,不能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去解释。

尽管新课标已经颁布多年,仍然有部分教师对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往往更关注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训练,没能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不能把握好这一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没能针对不同内容进行细致设计。在具体地理课堂中,一些教师虽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引导学生发现并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安排课外实践活动,但总体不尽如人意。

(二) 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策略

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逐渐内化的过程,因此要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当前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含大量的情感内容,教材中黑字标题下的内容分别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国情感、审美情趣和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学内容,并贯穿于初中地理教材的始终。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既包含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也包含培养学生科学审美的内容。

初中地理教材从课文的引入到“活动”的设计,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内容载体,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平日也要多积累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思考和认识。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方法,常见的有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情境教学常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地理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容量,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正确态度、观念的形成。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可以通过背景音乐,景观图片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能运用地形图等资料分析并说出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并产生对祖国山河的审美、热爱之情。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演示实验或者让学生参与模拟地理实验等方法,既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能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能使学生在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多种积极的情感,并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化,达到以情化德的教育效果。

2. 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学生的自主活动是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安排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到自然、社会中进行地理观察实验、野外探究调查等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完成地理实践活动。

如学《地球和地球仪》,布置学生亲手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再如,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学完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后,让学生课下自制学校平面图。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开展户外地理现象观察,如测量太阳正午高度,这些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生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教学评价合理化

正确合理的评价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要相结合,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外,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并将学生表现纳入期末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但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特别是对学困生,要多给学生正面、鼓励的评价,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当然,对学生不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给予及时纠正。

4.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要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地理课堂是实施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用充满正能量的言行做表率和示范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素养和综合人文素养。课堂教学要严谨,教学语言力求亲切幽默,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

此外,课堂学习中学生是认识主体。教师要确保其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形成正确的行为。

总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不像知识那样可以直接传授而习得,它是需要在教学中和活动中反复渗透,逐渐熏陶而成,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黄京鸿.审美情趣与地理教学渗透美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

[2]吴玥纹.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張卫青.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4]陈佼.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黄长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情感策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情感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情感移植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