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阳性产妇所产婴儿出院后随访与生长发育监测
2019-03-23刘丽
刘 丽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艾滋病从首次被人类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会将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 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并进行大规模破坏,未经治疗的HIV感染会逐渐发展成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最终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致命性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发生[1-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其中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MTCT)也被称为“垂直传播”,传染率约为15%~45%,占儿童新发感染的绝大部分[3]。艾滋病母亲所产婴儿数量逐年增加,其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也成为临床工作中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5年5月-2016年12月广州市某医院73例HIV感染产妇所产婴儿进行母婴阻断干预的资料,了解HIV阳性产妇所产婴儿出院后的营养、体格发育及HIV感染状况,为以后更好地开展HIV产妇所产婴儿的生长发育监测及随访调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广州市某医院接诊 73 例HIV感染产妇所产婴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胎龄37~41周,出生体重2.5~4.2kg,73位产妇均为孕前、孕中或分娩时经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HIV阳性,进行了抗病毒治疗。婴儿出生后立即进行母婴阻断。入组对象均在某医院建立婴幼儿健康随访档案,并自愿接受出院后的规范化延伸随访服务。
1.2 方法
1.2.1 婴儿出生后对父母发放随访须知及进行随访教育,建立婴幼儿健康随访档案。婴儿出院后即开展规范化范化延伸随访服务。随访时间设定为出生后1、3、6、9、12、18月龄,为期18个月。
1.2.2 随访内容 每次随访对婴儿生化指标、感染指标、身长、体重、头围进行监测,提供预防接种、婴幼儿人工喂养、辅食添加咨询及指导。
1.2.3 随访方式 来访、电话访。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阻断情况73例HIV感染产妇所产婴儿1、3月龄HIVRNA<20。
2.2.1 生长发育情况 两组婴儿出生后1、3、6月龄体重情况比较(表1),由表1、2、3可见,2组婴儿出生后体重、身长存在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表1:2组婴儿出生后1、3、6月龄体重比较[kg]
表2:2组婴儿出生后1、3、6月龄身长比较[cm]
3 讨 论
本研究中针对73位HIV感染产妇所产婴儿进行母婴阻断,并在出院后规范化延伸随访服务,婴儿出生后1、3、6月龄的体重、身长与正常婴儿存在差异性。有研究显示,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在1周岁以内发生营养不良、发育迟滞等问题的可能性较高,但随着婴儿的进一步成长,其营养摄入量有所增强,与同龄、同地区健康产妇所产婴儿相比差异性逐渐缩小[4]。一般而言,临床之中HIV感染产产妇所产婴儿均采用人工喂养方式,在实际喂养过程之中,其婴幼儿喂养方法科学性欠缺合理性,进而婴儿发生生长缓慢及迟滞现象[5]。鉴于此,本研究认为,需对HIV感染产妇及其家庭加大随访力度,通过随访方式对其予以健康教育,帮助婴儿家长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从而提升婴儿健康发育水平。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73例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1、3、6月龄体重及身高均低于正常产妇所产婴儿,说明需对HIV感染产妇及其家属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保障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