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净明篇

2019-03-23

长寿 2019年6期
关键词:古语孝亲青云

名著选录

吾有三则古语,学者可以佩受:志节要高,毋习卑污,毋图近效;器量要大,毋局偏浅,不能容物;操履要正,毋徇己私,随邪逐物。先生曰:世间粗心学道之人,常说自己无有不是处。岂有此理?但是未尝静定思维,若将细细比较他古人成就,是争多少阶级?所以某常说,人不能自谦,何可望其进道?

或问:净除邪念,有何法度?先生曰:这个却在念头几微下功夫。如何是几微?譬如恶木萌蘖初生,便要和根苏却。若待它成长起来,枝叶延蔓,除之较难了。《易》曰:履霜坚冰至。言履霜之初,要防备后头有坚冰(与)阴气转盛时。所以又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此教法大概。只是学为人之道,净明忠孝,人人分内有也,但要人自肯承当。入此教者,或仕宦,或隐遁,无往不可。所贵忠君孝亲,奉先淑后。至于夏葛冬裘,渴饮饥食,与世人略无少异,只方寸中用些整治功夫。非比世俗所谓修行,殊行异服,废绝人事,浸溺空无。所以此学,不至洁身乱伦,害义伤教。

帮您解读

我有三则古语,学习养生之道的人应当以敬佩之心予以接受:志气节操要高尚,不要学习卑下污秽的东西,不要贪图在短期内取得效果;胸怀器量要大,不要偏狭浅陋,不能容纳事物;情操与行动要端正,不要一味顺从自己的私心,随波逐流地走邪路去追求物欲。先生说:世间那些粗心大意学道的人,经常说自己没有一点错处。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只是不曾冷静下来安定地进行思考而已,如果仔细地与古人的成就相对比,自己该评个什么等级?所以我经常说,人如果不能自己谦虚谨慎,又怎能在研究养生之道时有所长进呢?

有人问:要想清除邪念,有什么好方法呢?先生说:这个却要在念头几微(最初萌芽)时多下功夫。什么叫几微呢?譬如有害的恶木在刚开始萌芽时,便要连根一起拔除掉。如果等到它成长起来,枝叶延生蔓长,再要除掉它就很困难了。《周易》说:踩到霜就知道结成坚冰的时节很快会到来。是说在打霜之初,要防备以后会有坚冰乃至阴寒更加严重的时节出现。所以又说:君子之人见到苗头就要做好准备,不可等待长久的时间。这就是传教方法的大致情况。只不过学习做人的道理,做到净明忠孝,是人人分内应当有的,但必须各人自己肯承担。加入这净明教的,有当官的,有隐居之士,无人不可以参加。所最宝贵的是做到忠君和孝敬父母亲,讲究侍奉祖先和慈爱后代。至于夏天穿葛(麻布)衣而冬天穿皮裘,渴时饮水,而饥时思食,与世上一般人并无多大差异。只不过要在心灵上多下一些整治功夫,并非世俗所形容的那种修行方法,似乎形体特殊而衣服怪异,废绝人伦之事,全都浸溺于空无之中。所以学习这净明之学,不会为了洁身而违背伦常,乃至危害正义与教规。

专家点评

本篇表明,李青云是一位净明教的信奉者和推行者。所谓“净明教”,实为将道、儒两家学说加以合流的教派。道家讲究净性明志,心无杂念,心中一尘不染;儒家讲究忠孝,要求忠君孝亲。李青云既主张心如明镜而不染不触,又主张必须做到“真忠至孝”,认为两者缺一不可。李氏明确提出,凡注重养生者,应力求内心洁净纯正,公忠正直,不污不邪,立志成为“世间上品好人”。为人当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内不疚于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可能没有错误,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错误和勇于改正错误。养生者必须谦虚谨慎,因为“人不能自谦,何可望其进道”?这与儒家提倡的“过则勿惮改”与“知耻而后勇”的论述也是相吻合的。李青云还引用古训来教育学徒,他说:“吾有三则古语,学者可以佩受:志节要高,毋习卑污,毋图近效;器量要大,毋局偏浅,不能容物;操履要正,毋徇己私,随邪逐物。”诸如此类的论述,都是极好的人生格言,无论对做人处世或搞好摄生颐养来说,全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以当作座右铭来看待。

——选自《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⑥》

编后小语:《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⑥》对清代养生学家李青云所撰《长生不老秘诀》进行了选录、解读和点评。本期向读者摘选《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⑥》中的内容,因篇幅有限,我们只刊登部分内容,若需阅读书中全部内容,请购买《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

猜你喜欢

古语孝亲青云
中华孝亲故事的数字化开发与普及策略研究*
詹青云的A面和B面
寒号鸟
姚晨:重上青云
古人说现代流行语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渭南市中小学校大唱《孝亲敬老歌》